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12年对深圳铁岗水库和石岩水库的枝角类进行了调查,探讨级联水库枝角类群落结构的季节演替特征及调控机制。铁岗位于级联水库群的上游,石岩水库则位于其下游,鱼类捕食压力相近。石岩水库营养盐水平明显高于铁岗水库,并且在丰水期显著高于枯水期,但枝角类种类组成基本一致,以象鼻溞(Bosmina)、裸腹溞(Moina)和秀体溞(Diaphanosoma)等小型枝角类为优势种类。2座水库枝角类生物量的季节变化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捕食压力相对较低的丰水早期(4月)。在群落结构上,2座水库枝角类呈现不同的季节变化模式,上游的铁岗水库全年以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为优势种;下游石岩水库在枯水期以长额象鼻溞为优势种,丰水期则以微型裸腹溞(Moina micrura)为优势种。营养盐的季节变化可能是导致2座水库枝角类群落结构呈现不同季节变化模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滆湖控藻网围中鲢鳙对枝角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研究控藻网围中鲢鳙对枝角类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及对富营养化水质改善的效果,于2009年12月-2010年11月对滆湖控藻网围外A区和网围内B、D、C3区(鲢鳙比分别为1∶4、1∶2、1∶1.5)枝角类的群落结构和部分水质特征参数进行比较,并结合二者探讨了控藻网围枝角类群落结构与环境变量的关系.经鉴定,网围内外共采集到枝角类32种,隶属于7科14属.研究表明,网围内外枝角类种类组成相似,A区枝角类的年均生物密度和年均生物量均高于网围内各区,且与B区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优势种主要为长额象鼻溞、角突网纹溞和裸腹溞属未定种.8月A区裸腹溞属未定种的生物密度显著高于B、D区,而网围内3区波动幅度不大,结果表明,体积较大的裸腹溞属未定种比其他两个小型种类更易受到鱼类捕食影响.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水温、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氮和透明度是影响枝角类丰度的主要非生物因素.  相似文献   

3.
湖泊沉积物中保存的枝角类微化石不仅能够重建湖泊枝角类的群落演替历史,还能反映人类活动的干扰强度。本文研究了龙感湖、武昌湖沉积物中枝角类微化石组成、密度垂直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干扰对其影响。结果表明:在龙感湖和武昌湖沉积物中,分别鉴定出9种和12种枝角类卵鞍。龙感湖沉积物中的枝角类总卵鞍密度(LG1: 2.22 ind./(g·dw);LG2: 2.57 ind./(g·dw))高于武昌湖(1.63 ind./(g·dw),象鼻溞壳刺的平均密度(LG1: 360.53 ind./(g·dw);LG2: 558.26 ind./(g·dw))显著高于武昌湖(1.52 ind./(g·dw))。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武昌湖沉积物中枝角类的优势类群由裸腹溞属、尖额溞属种类向裸腹溞属、盘肠溞属种类转变。龙感湖在1950年前,枝角类卵鞍的优势种群为盘肠溞属种类;而1950以后,其优势类群由盘肠溞属、裸腹溞属种类向象鼻溞属种类转变。两个湖泊沉积物中枝角类卵鞍和象鼻溞壳刺密度的垂直变化与湖泊富养化过程和渔业养殖历史相一致。结果表明,人类活动的干扰强度影响了长江中下游湖泊沉积物中枝角类微化石的组成和密度变化。  相似文献   

4.
在水温(25±1)℃的条件下,以熟蛋黄为对照,研究了角突网纹溞(Ceriodaphnia cornuta)和蚤状溞(Daph-nia pulex)作为泥鳅( Missgurnus arguillicaudatus)开口饵料的可行性。试验泥鳅为3日龄仔鱼,全长为(4.23±0.05) mm,体重为(1.21±0.01) mg,试验周期为20 d。结果显示:角突网纹溞组、蚤状溞组及蛋黄组泥鳅仔鱼的成活率分别为59.00%、38.67%和27.00%,三组之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角突网纹溞组、蚤状溞组和对照组的泥鳅仔鱼全长分别为(26.43±1.96) mm、(28.30±7.64) mm和(12.74±0.15) mm,体重分别为(148.98±25.50) mg、(158.02±101.41) mg和(19.36±0.83) mg,两试验组间的全长和体重差异不显著,但均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结果表明,两种枝角类(尤其是角突网纹溞)作为泥鳅仔鱼的开口饵料,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泥鳅仔鱼的成活率,且可获得较大规格的鳅苗,在鳅苗的规模化人工繁育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取脱膜 4d的鲇仔鱼进行开口试验 ,分别喂以轮虫、枝角类、蛋黄、豆浆等饵料 ,结果发现 ,鲇仔鱼开口时口裂宽为 0 90~ 1 0 0mm ,开口摄食枝角类的机会最多。分组喂养 10d的结果显示 ,使用枝角类喂养的鲇仔鱼 ,其生长速度、养殖成活率均高于其他饵料组。  相似文献   

6.
加州鲈鱼食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州鲈鱼在池塘养殖条件下,当水温21.5 ̄25℃时,仔鱼从第5日龄开始摄食,开食期(5 ̄9日龄)饵料为盘肠蚤和粉红粗毛蚤等小型枝角类。11日龄食性转变为捕食鱼苗,并相互残食。幼鱼期至成鱼期,主要以鱼苗、鱼种、野杂鱼虾为食。性成熟期,摄食仍很旺盛。  相似文献   

7.
黄德祥 《水产学报》1980,4(3):285-294
本文描述了达氏鲟仔鱼消化系统的发育过程及仔鱼的食性.将仔鱼消化系统的发育过程归纳为三个阶段,即初期发育阶段、消化道分化完成阶段、发育完善阶段。这三个阶段与仔鱼的垂直游泳、水平游泳和进入底层生活三个生态阶段相对应.观察了仔鱼在池塘培育和室内饲养条件下摄食的种类、开始摄食时的长度及消化道内卵黄物质吸收的情况。根据仔鱼具有口腔齿及消化道结构的特点,认为仔鱼属底层肉食性鱼类的食性类型。其摄食对象主要是水蚯蚓和摇蚊幼虫等底栖无脊椎动物,其次是在池壁和水底活动的枝角类和桡足类。仔鱼的混合营养阶段不是发生在水平游泳阶段而是发生在进入底层生活之后,与其他的鲟科鱼类仔鱼不同。  相似文献   

8.
<正>枝角类又称水溞、溞类,作为水产动物鱼苗和鱼种的活饵料,过去对枝角类的利用主要采用池塘施肥等粗放式培养而且产量常常不足,需人工捞取天然饵料作为补充。天然饵料的繁殖在很大程度上受气候、水温、水域等条件限制,而且质量也没有保障,一些病原菌常常因此带入养殖池,导致鱼类发病而大量死亡,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在实际生产中,枝角类规模化培养技术还不够完善,因此很少有人从事溞类的培育。一、材料与方法1.养殖地点与池子建造养殖试验在泰安市淡水  相似文献   

9.
以人工孵化的黄颡鱼仔鱼为材料,对孵化20天的仔鱼的食性和生长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黄颡鱼仔鱼2日龄开始开口摄食,5日龄全部开口摄食,混合营养期1-4天,仔鱼的开口饵料以轮虫,枝角类为主,体长8-22毫米的仔鱼由轮虫,枝角类等浮游生物为主转变为寡毛类、摇蚊幼虫、水蚯蚓等底栖生物为主,仔鱼昼夜摄食率变化明显。仔鱼随着体长的增长肠胃饱满指数也逐渐增加。仔鱼的体长生长前期较快,后期减慢。  相似文献   

10.
对池养仔、稚、幼鱼的摄食与生长作了较深入研究.仔鱼的混合营养期短,仅2~3 d,并处在开食期内,开口摄食率低.5日龄仔鱼全长4.31 mm,开口饵料主要为100~150 μm轮虫:稚鱼饵料为350~800 μm裸腹溞、枝角类幼体和桡足类无节幼体,并逐渐转为枝角类为主:后期稚鱼可驯化摄食人工混合饲料.仔、稚、幼鱼具明显的昼夜摄食节率,属晚间摄食为主的昏晨摄食型鱼类.体长与日龄呈直线关系,体重与日龄呈指数函数关系,体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其曲线回归方程为W=0.0112L3.1827,b=3.1827,接近于3,属等速生长型.  相似文献   

11.
<正> 淡水浮游动物主要由四大类组成: 1.原生动物以纤毛虫为主,形体较浮游植物稍大些,种类多但生物量一般不大。2.轮虫类较纤毛虫稍大,数量多时在玻璃瓶中肉眼可见到许多缓慢移动的小白点,在淡水中种类和数量都较多,是刚孵出鱼苗的主要食物。3.枝角类通称红虫,池塘习见的溞和裸腹溞肉眼可见,呈球形或卵圆形的红色和灰白色小体,在水中不断跳动着,种类不  相似文献   

12.
水溞又名红虫、油毛虫,属浮游动物中的枝角类。是一类小型甲壳动物,体长0.1—5毫米,一般肉眼可以看见。水溞繁殖快,产量高,营养丰富,是鳙鱼和其他鱼类幼鱼的优质活饵料。实践证明,要使鲢、鳞鱼长得好,就要培肥水质,其中也包括了培育水溞的问题。在养鱼发达的地方,已有专门培育水溞喂鱼,对增产起了显著作用。为使养鱼高产稳产建立在可靠的饵料落础上。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澎溪河枝角类的种类组成、时空分布特点以及三峡水库蓄水对库湾回水末端区域枝角类的影响,为防治三峡水库富营养化和水华发生提供基础资料,于2013年3月(春季)、6月(夏季)、9月(秋季)、12月(冬季)对澎溪河库湾6个断面(河口、双江、黄石、高阳、养鹿和渠口)的枝角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4次采样共采集到枝角类7属、7种,透明溞(Daphnia hyalina)、简弧象鼻溞(Bosmina coregoni)、短尾秀体溞(Diaphanosoma brachyurum)为全年优势种,优势度值分别为0.330、0.128、0.034;受上游2个断面(养鹿和渠口)3月份枝角类的影响,澎溪河库湾春、夏、秋、冬枝角类密度(65.9、17.4、4.0、0.6个/L)呈递减趋势,生物量(20.6436、0.6772、0.1072、0.1469 mg/L)基本呈递减趋势;从下游至上游,澎溪河库湾河口、双江、黄石、高阳、养鹿、渠口采样断面枝角类密度(0.5、1.4、11.4、18.8、50.3、49.6个/L)和生物量(0.0348、0.0528、0.6230、1.1538、15.1529、15.3450 mg/L)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14.
长薄鳅开口饵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合适的长薄鳅仔鱼开口饵料,分别以卤虫、枝角类、蛋黄、卤虫+蛋黄、枝角类+蛋黄、卤虫+光合细菌、枝角类+光合细菌等7种不同的饵料对刚脱膜4d的仔鱼进行了饲喂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饵料对长薄鳅仔鱼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枝角类+光合细菌组生长最快,绝对增重率和特定增重率分别为4.63±0.075 mg/d和19.02±0.404 %/d;蛋黄组生长最慢,绝对增重率和特定增重率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2)第1周投喂卤虫+光合细菌组合的饵料,仔鱼的成活率最高,为96%;蛋黄组的最终成活率最低,只有34%,且该组仔鱼个体发育较为缓慢,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根据试验结果,建议在水泥池育苗的条件下,对刚脱膜4d的长薄鳅仔鱼,第1周投喂卤虫+光合细菌,后期投喂枝角类+光合细菌,以提高仔鱼的成活率和成长率.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湖泊中不同环境因子对于枝角类群落的影响,分析了处于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几个湖泊中枝角类群落的生长情况,包括枝角类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组成、生物量和丰度等特征值的变化。通过了解这些不同环境因子的变化,并结合这些湖泊中与之对应的枝角类群落反应,可以更加全面地探知环境因子对于枝角类群落的影响。对比分析表明,湖泊的富营养化水平、水温、捕食作用、饵料和水动力这五个因素对于枝角类群落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进一步分析总结可知,其中富营养化水平和水温的变化对于湖泊枝角类群落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多刺裸腹溞摄食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枝角类常见种类不多,但数量很大,是仔鱼和很多水生经济动物幼体的优良天然饵料。枝角类干物质含粗蛋白70%以上,是很有开发价值的蛋白源。多刺裸腹(Moinamacrocopa)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人工培养易达到很高的丰度,大规模培养产量(湿重)可达10kg/m3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不同开口饵料对鸭绿沙塘鳢仔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枝角类(Moina sp.)、水丝蚓(Limnodrilus sp.)、鲂鱼苗(Megalobrama amblycephala)、鱼苗宝(配合饲料)和枝角类+水丝蚓为开口饵料投喂鸭绿沙塘鳢仔鱼,经13d培育,结果表明:以枝角类+水丝蚓作为鸭绿沙塘鳢的开口饵料,仔鱼的生长速度最快,成活率最高,其平均体重、平均全长和平均成活率分别为21.37±8.44mg、12.58±1.11mm和88.33%;其中平均全长高于其它各组,差异显著(P0.05);平均体重大于其它各组,与枝角类、鲂鱼苗、鱼苗宝(配合饲料)组差异显著(P0.05);平均成活率高于其它各组,且与各组差异显著(P0.05)。鸭绿沙塘鳢仔鱼的最适开口饵料是枝角类+水丝蚓;其次为鲂鱼苗、水丝蚓和枝角类,鱼苗宝不适合作为其开口料。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固城湖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和高等水生植物等渔业生物资源的现状调查和历史资料对比,探讨了固城湖当前渔业生物资源时空分布差异和群落结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固城湖7月绿藻、蓝藻为优势种,4月时绿藻、硅藻为优势种,群落生物量急剧上升,生物群落趋于小型化。浮游动物群落枝角类以长额象鼻溞、短尾秀体溞、诺氏僧帽溞、蚤状溞为优势种,桡足类除了无节幼体与桡足幼体,以跨立小剑水蚤、中华窄腹剑水蚤为优势种,种类组成显示固城湖处于中富营养状态。底栖动物近年来腹足类种类数量减少,寡毛类和摇蚊幼虫种类和生物量上升。高等水生植物锐减厉害,仅发现少许的菹草和苦草分布,生物量较少。研究结果为加强固城湖生物资源的适度利用和环境资源的合理保护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9.
采用赤虫、轮虫+藻类、枝角类、蛋黄和人工配合饲料投喂云南光唇鱼仔鱼21d,研究其对云南光唇鱼仔鱼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轮虫+藻类、枝角类两组的成活率分别为91.33%、88.67%,显著高于其他三组;轮虫+藻类组生长速度最快,体长为12.32 mm,体质量为7.2 mg,其次为枝角类组,体长为12.15 mm,体质量为6.8 mg,优于其他组。结果表明轮虫+藻类是云南光唇鱼仔鱼的最适开口饵料。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前言枝角类是淡水鱼类营养价值很高的优良天然饵料,研究枝角类的生态是了解水体生产力,合理利用鱼类饵料资源的主要内容之一。大型溞(Daphnia magna Straus)是广温性的世界种,在我国分布也很广。文献中已记载的地区有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青海、西藏。大型溞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