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海北部鱼类组成特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李圣法 《水产学报》2004,28(4):384-392
利用1997-2000年东海北部(29°30′~33°00′N,122°30′~128°00′E)四个季节的底拖网调查资料,选取生物量占总生物量90%的前27种鱼类,运用聚类分析和多维标度分析法,研究了东海北部鱼类组成的空间格局特征。结果显示东海北部鱼类组成可分为三个群聚类型,即近海群聚、较深海域群聚和外海群聚。近海群聚的主要种类有凤鲚(Coilia mystus)、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黄鲫(Setipinna taty)等;较深海域群聚的主要种类有鳀(Engraulis japonicus)、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鳄齿鱼(Champsodon capensis)、细条天竺鲷(Apogon lineatus)、发光鲷(Acropoma japonicum)等;而竹(竹夹)鱼(Trachurus japonicus)、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黄鲷(Taius tumifrons)、水珍鱼(Argentina kgoshimae)、日本海鲂(Zeus fober)、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remtrionalis)等为外海群聚的主要种类。同时分析了水深、底层温度、底层盐度等环境因子与鱼类群聚的关系,表明影响鱼类群聚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水深、底层盐度。不同群聚间的种类分布是重叠交错的,并没有明显的群聚边界,但密集分布海域各异,不同群聚的种类组成在不同季节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其种类组成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闽江口及其附近海域鱼类群聚结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闽江口及其附近海域鱼类群聚特征值的时间和区域变化结果。其中S、H_((I))、H_((B))、J_((I))、J_((B))和d值随着月令推移逐月上升;而C_((I))和C_((B))则呈相反的趋势。但其区域差别(闽江口以南和以北)不明显。本海域的种类多样性指数(H_((B)))低于南海北部大陆架和东海深海等海域而与福建省其它类似的沿岸海域很相近。经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J_((B))与J_((I))两者相关不显著;而H_((B))与H_((I))、C_((B))与C_((I))呈极显著相关。鱼类群聚结构特征的研究是鱼类生态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渔业生产和资源管理等均有重要意义。我国在鱼类群聚结构方面的研究,已见报道的有广东鱼塭纳苗群聚、北部湾底层鱼类群聚、南海北部大陆架、浙江北部岛礁周围海域、东海深海和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底层鱼类和中上层鱼类群聚的研究,本文报道闽江口及其附近海域鱼类群聚结构几个特征值的时间、空间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探讨了群聚诸特征值与环境因子和优势种的关系,供渔业生产和管理部门以及鱼类生态学研究等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中国马■科(Polynemidae)鱼类的分类地位,测定了中国7省10个地点马■科鱼类3属5种33条COI基因5′端序列,结合GenBank下载的5属16种41条同源序列,共分析了6属20种马■科鱼类DNA条形码。结果显示,20种鱼类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19.6%,是种内平均遗传距离0.9%的22倍;其中14种形成了单系分支,支持其物种有效性。四指马■(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和多鳞四指马■(E.rhadinum)种间遗传距离(16.0%)是种内平均遗传距离(1.2%)的13倍,支持将二者作为2个独立物种的分类处理。多鳞四指马■种内遗传距离(2.3%)大于2%,形成了2个自展数据支持率为99%的分支,分支间遗传距离(4.8%)是分支内平均遗传距离(0.1%)的48倍,表明在中国沿海分布的多鳞四指马■有可能存在2个亚种或隐藏种。黑斑多指马■(Polydactylus sextarius)与马达加斯加多指马■(P.malagasyensis)外部形态极为相似,种间遗传距离仅为1.0%,且在分子系统树上镶嵌混杂为一支,仅根据分子数据结果,推测二者可能为同一物种;但由于没有可检视的标本,也不能排除GenBank序列种名注释中形态鉴定出错的可能。马伦氏多指马■(P.mullani)与七丝指马■(Filimanus heptadactylus)也混为1支,分支内遗传距离仅为0.1%;如果不是GenBank序列种名注释出错,则二者应为同一物种。GenBank序列中来源于北部湾的六丝多指马■(P.sexfilis),则可能是黑斑多指马■的错误鉴定。  相似文献   

4.
闽东沿岸海域鱼类群聚结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类组成和种类多样性指数是反映生物群聚结构的重要特征值.目前种类多样性指数己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应用,但在渔业上的应用则不多,起步也较其它领域晚.我国运用种类多样性指数对鱼类群聚结构特征的研究,最早见于六十年代费鸿年教授对广东鱼媪纳苗群聚的形态变化和南海北部(北部湾)底层鱼类群聚的研究.近十几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有所进展,已见的报道有南海北部大陆架、东海深海,浙江北部岛礁周围海域和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等底层鱼类和中上层鱼类群聚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
以海洋生态系营养动力学为基础,采用Steele模式估算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中上层鱼类资源年生产量为86.14×10~4t,进而以鲐鲹鱼类群聚资源在中上层鱼类资源的比例,估算鲐鲹鱼类群聚资源的年生产量为51.76×10~4t。Gulland和MSY简单模式估算鲐鲹鱼类群聚资源的最大持续产量分别为25.00×10~4t和25.88×10~4t。Schaefer和Fox剩余产量模式估算鲐鲹鱼类群聚资源的最大持续产量分别23.60×10~4t和23.41×10~4t,最大持续捕捞力量分别为1140.41×10~4kw·d和1266.66×10~4kw·d。折算为福建灯光围网渔船分别为424和471组,并从开发现状和种群生态学及捕捞死亡等参数分析鲐鲹鱼类群聚资源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中国马鲅科(Polynemidae)鱼类的分类地位,测定了中国7省10个地点马鲅科鱼类3属5种33条COI基因5′端序列,结合GenBank下载的5属16种41条同源序列,共分析了6属20种马鲅科鱼类DNA条形码。结果显示,20种鱼类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19.6%,是种内平均遗传距离0.9%的22倍;其中14种形成了单系分支,支持其物种有效性。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和多鳞四指马鲅(E.rhadinum)种间遗传距离(16.0%)是种内平均遗传距离(1.2%)的13倍,支持将二者作为2个独立物种的分类处理。多鳞四指马鲅种内遗传距离(2.3%)大于2%,形成了2个自展数据支持率为99%的分支,分支间遗传距离(4.8%)是分支内平均遗传距离(0.1%)的48倍,表明在中国沿海分布的多鳞四指马鲅有可能存在2个亚种或隐藏种。黑斑多指马鲅(Polydactylus sextarius)与马达加斯加多指马鲅(P.malagasyensis)外部形态极为相似,种间遗传距离仅为1.0%,且在分子系统树上镶嵌混杂为一支,仅根据分子数据结果,推测二者可能为同一物种;但由于没有可检视的标本,也不能排除GenBank序列种名注释中形态鉴定出错的可能。马伦氏多指马鲅(P.mullani)与七丝指马鲅(Filimanus heptadactylus)也混为1支,分支内遗传距离仅为0.1%;如果不是GenBank序列种名注释出错,则二者应为同一物种。GenBank序列中来源于北部湾的六丝多指马鲅(P.sexfilis),则可能是黑斑多指马鲅的错误鉴定。  相似文献   

7.
鲿科鱼类是一类高度多样化的类群,一些具有高度相似特征的物种难以通过形态进行识别,系统分类关系混乱,因此,选择一种更为有效、便捷的鱼类鉴定和分类方法十分必要。对5属36种共214条鲿科鱼类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6种鲿科鱼类的种内和种间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16和0.158,种间平均遗传距离是种内平均遗传距离的9.875倍;大多数鲿科鱼类的种内遗传距离小于种间遗传距离,在种内、种间重叠较少,能形成的一定的DNA条形码间隙。ABGD结果将36个物种定义为25个运算分类单元,运算分类单元的划分与距离法结果大体一致,种间遗传距离较小的物种被划分为同一个运算分类单元,种内遗传距离较大的物种分化为多个运算分类单元。聚类树结果显示:黄颡鱼属、拟鲿属和■属的鱼类聚成一大支;鳠属和半鲿属中各有1个物种聚类到对方的分支中,这两属之间存在不完全的谱系分选。在本研究中,DNA条形码在大部分鲿科鱼类中能进行有效的鉴定,但对一些近缘种,条形码鉴定存在局限性,同时,COⅠ条形码也阐明了鲿科鱼类的系统进化关系,可为鲿科物种的系统分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关于南海北部大陆架底栖鱼类群聚若干属性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变化研究概略。采集鱼类是在1964年3月到1965年2月由3艘研究船在137,667平方公里范围内人为地划成8小区共计51采集点进行的。在每一点拖2小时,每一样品当作一个鱼类群聚。本研究仅使用3月、6月、10月和12月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鱼类饲料添加剂分为营养性和非营养性添加剂两类.其中营养性添加剂包括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与微量元素;非营养性添加剂是指在饲料的主体物质成分之外,添加到饲料中的促进生长发育、改善饲料结构、保持饲料质量、帮助消化吸收、防治鱼类疾病的添加剂,包括生长促进剂、促消化剂、益生菌制剂、诱食剂、粘合剂、抗氧化剂等.非营养性代谢调节物的合理使用,会改善机体的代谢,提高养分的利用效率,增加鱼类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汕头~台湾浅滩海域生态系统渔业资源容纳量、初级生产力和资源生物含碳率及其转化为基础,根据鲐黪鱼类体内含碳率的测定结果,估算渔场中上层鱼类资源量和鲐黪鱼类群聚资源量,并运用Gulland模式和MSY简单模式估算渔业资源最大可持续开发量。结果显示:渔场中上层鱼类资源量为33.75万吨、最大持续产量16.875万吨:渔场鲐黪鱼类群聚资源量20.25万吨、最大持续产量10.2万吨。近十年来全渔场实际年捕捞量在5.5—10万吨之间,中上层鱼类资源接近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1.
Pseudomonas piscicida, Aeromonas formicans and Flavobacteria sp. were involved in aggregation of hatchery reared Penaeus stylirostris larvae. Aggregation was experimentally reproduced with pure cultures of these organisms at densities of 104 cells per ml. Adding at least 3 μg/ml gentamycin, 10 μg/ml nalidixic acid, 0.1 μg/ml acridine or Cutrine Plus®1 into test suspensions prevented aggregation of the shrimp larvae.  相似文献   

12.
针对水利枢纽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基于鱼类产卵期较大时间尺度(月为周期)的河道生态蓄水过程和小时间尺度的场次模拟生态洪水过程2种工况,建立赣江中游万安、石虎塘和峡江梯级枢纽群联合生态优化调度模型,分析生态调度对水库群经济效益的影响。数学模型中生态流量过程为约束条件之一,以水库群发电量最大作为调度目标,求各水电站的流量过程和发电量,采用逐次优化算法(POA)。结果表明,考虑生态调度后,系统总体发电量减少约185万kW·h,减少1.65%,对水库经济效益即总发电量的影响不大,实施水利枢纽群生态优化调度有利于减缓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研究中性紫色土表面吸附Cu~(2+)、Zn~(2+)后对其在水体中凝聚沉降的影响,为重金属离子释放对三峡库区水-土界面生态系统造成的风险提供数据参考。2014年10月,采集西南大学桑园的中性紫色土表层土壤,以Cu-(NO_3)_2和Zn(NO_3)_2配制重金属离子,进行Cu~(2+)和Zn~(2+)对中性紫色土凝聚沉降实验、测定中性紫色土颗粒吸附Cu~(2+)和Zn~(2+)后zeta电位值。研究结果表明:(1)中性紫色土吸附Cu~(2+)、Zn~(2+)后水体中土壤颗粒含量随时间不断减小,并且呈先快速后缓慢减小的规律,在不同浓度条件下土壤颗粒含量变化规律表现差异较大,其临界浓度分别为0.3~0.5和0.5~0.7 mmol/L。(2)水体中中性紫色土颗粒平均沉降速率均随Cu~(2+)、Zn~(2+)浓度升高而增大,分别从1.01 cm/min增加到2.92和2.58 cm/min,表现为Cu~(2+)Zn~(2+);过程分为3个阶段:缓慢增加,快速增加和基本不变,平均沉降速率随浓度变化临界范围分别为0.3~0.5和0.5~0.7 mmol/L。(3)水体中中性紫色土颗粒zeta电位绝对值随Cu~(2+)、Zn~(2+)浓度升高而变小,同时表现为Ca~(2+)Zn~(2+)Cu~(2+),土壤颗粒吸附Ca~(2+)、Cu~(2+)和Zn~(2+)后zeta电位绝对值随浓度变化临界浓度范围分别为0.8、0.3~0.5和0.5~0.7 mmol/L。重金属离子吸附在中性紫色土表面减小zeta电位值和静电斥力,加速土壤颗粒凝聚沉降过程。  相似文献   

15.
肖俞辰  周成  万荣  张同征  王禹程  谢程兰  张禹 《水产学报》2023,47(3):039719-039719
为了解鱼类在人工集鱼装置(FADs)周围的集群特性,基于2021年我国金枪鱼围网船在中西太平洋的回声探测浮标数据,对FADs投放后鱼类首次到达FADs的时间以及聚集的动态过程进行了探究。利用U检验和H检验分析了鱼类首次到达FADs时间的差异性,利用广义加性混合模型(GAMMs)分析了金枪鱼类聚集生物量随FADs海上漂流时间和漂流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1)鱼类首次到达FADs的时间为(8.9±9.0) d,其中金枪鱼类为(3.8±4.2) d,非金枪鱼类为(16.0±8.9) d;(2)金枪鱼类在不同水下长度FADs下的首次到达时间存在显著差异,而非金枪鱼类无显著差异;(3)金枪鱼类在FADs周围的聚集生物量随FADs海上漂流时间呈现动态变化,约在其投放后第25天到达峰值,随后逐渐下降;(4)金枪鱼聚集生物量随着FADs漂流速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5)随机效应表明,水下长度为80 m的FADs下金枪鱼类聚集生物量一般最高,其次是60 m,90 m最低。研究表明,FADs投放后金枪鱼类往往先于非金枪鱼类到达,其首次到达时间与FADs的水下长度有关;具有较浅水下长度和缓慢漂流速度的F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