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湘球 《油气储运》1994,13(4):19-22
在大型油罐设计中采用线性理论的方法,分析论述了罐顶对罐壁是否产生影响这一问题。通过对拱顶油罐,浮顶油罐的罐壁边界条件,罐顶边界条件的分析计算,求出各层壁板挠度方程中的待定系数,便可得出其应力。从线性方程,可看出影响罐壁应力的主要因素是挠度方程中的系数。待定除受储罐尺寸,液高度的影响外,还受罐顶重量,罐顶剪力和弯矩的影响。以10万m^3浮顶油罐和拱顶油罐为例,进一步证明,液位是罐壁应力的控制因素,而  相似文献   

2.
内浮顶油罐的设计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标志内浮顶油罐设计水平的技术经济指标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项是在基建阶段每立方米容积的耗钢量A,另一项是在投入运行后的有效系数B。如果A值小,B值大,则表明该油罐的建造费用低,油罐投入运行后储存油品的有效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然而,B值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内浮顶油罐内径与罐壁高度的关系、环向通气孔大小及其定位尺寸、控制高液位报警的方式及液位高度、内浮盘上表面以上的最外圈支柱高度及曲率半径等。认  相似文献   

3.
浮顶罐储存煤油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陆朝荣  张永国 《油气储运》1998,17(11):51-54
通常情况下,很少秀内浮顶罐储存煤油。提出了用内浮顶装煤油的设想,分别给出了立式拱顶罐和内浮顶油罐“大,小呼吸”损耗经验计算公式,并对内浮顶罐和共顶罐装煤油时的蒸发损耗量以及两种油罐的造价等进行了对比计算,认为用内浮顶罐储存煤油是经济,合理和安全的,建议新建煤油储罐时应采用浮顶油罐。  相似文献   

4.
浮顶罐刮蜡机构损坏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力学角度分析了浮顶罐刮蜡机构压筑大量断裂的原因:未按设计图安装压簧,导致其实际挠度超过设计挠度的88%,使压簧根部的最大弯矩处正应力超出了许用应力值,应力集中使压簧折角处两边产生微裂纹;罐壁焊缝及施工中遗留的凸出焊点和残留物对刮蜡板产生卡阻和冲击荷载,压簧经长时间运行后发生疲劳断裂。针对上述原因,提出了具体维修方案。  相似文献   

5.
郭欣  康习锋 《油气储运》2020,(4):407-411
油罐火灾蔓延的主要因素是油罐热辐射,在着火罐火焰热辐射作用下,邻近罐极易被引燃,造成整个罐区大面积起火。为了研究邻近罐罐壁热辐射分布规律,建立了油罐燃烧对邻近罐热辐射影响的小尺寸实验装置,开展了火灾环境下邻近罐壁热辐射分布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火灾环境下,邻近罐正对着火罐方向的罐壁受辐射作用最大,热辐射从罐顶到罐底逐渐降低、从中心向两边呈轴对称降低;随着L/D(L为相邻两个油罐的距离,D为油罐的直径)增大,邻近罐热辐射下降。实验数据为火灾环境下邻近罐的热辐射研究提供了参考,对防止邻近罐被引燃,做好油罐区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将拱顶油罐改造成内浮顶罐的设计、施工经验,关键要作好罐壁实际变形测量、合理确定内浮盘直径和弹性密封,同时也要注意罐顶通风孔和静电导线的结构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吴龙平  明斐卿  付丽  王云  唐颖浩 《油气储运》2013,(10):1072-1075,1079
介绍了储罐标准规范GB 50341、JIS B 8501、BSEN14015及API 650的罐壁厚度计算公式;比较分析了4个标准规范在罐壁厚度计算公式、罐壁钢板许用应力、罐壁焊接接头系数方面的差异.通过比较分析发现,除了许用应力、焊接接头系数不同外,罐壁计算厚度的设计液位高度也不一样,对设计液位高度的不同理解是引起罐壁厚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分析结果表明:采用GB 50341与采用其他储罐标准规范中罐壁厚度计算公式确定的罐壁厚度是一致的.为使罐壁计算厚度与国际标准规范相同,给出了许用应力的确定原则,同时重新定义了设计液位高度.通过实例证明,许用应力的确定原则是合理可靠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太阳辐射对浮顶油罐温度场的影响,有必要掌握受太阳辐射影响原油在浮顶油罐中的温度变化规律。通过分析浮顶油罐与环境换热过程,建立2×10^4 m^3浮顶油罐的三维模型,对一天内浮顶油罐油品及罐壁的温度变化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以太阳辐射为主的环境变化影响下,浮顶油罐的近壁面和浮盘处会产生温度梯度较大的高温油层,深层油品温度受到的影响较小。结合模拟结果,提出了考虑太阳辐射时,在不同条件下使用不同罐壁温度计算公式的建议,从而降低浮顶油罐容积的修正误差。  相似文献   

9.
轻油拱顶罐改造成内浮顶油罐,对节能、安全和减少大气污染等都有好处,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拱顶油罐改造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内浮盘的设计,而浮盘设计又取决于浮盘直径的确定。在确定浮盘直径之前,大量的工作是实测罐壁的变形量,并加以整理、计算,最后再准确地确定浮盘直径和密封圈填料的断面尺寸。 东方红炼油厂在拱顶油罐的改造方面走在前面,并取得了比较成熟的经验。1980年5月石油部在东炼开了一次经验推广会,使兄弟厂在改造工作中有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张宏  张好民  许葵 《油气储运》2003,22(9):50-52
针对浮顶罐排水管经常发生损坏漏油的现象,通过对罐体变形的实际检测和有限元力学分析,获得排水管与浮顶连接点偏离设计位置的位移,对排水管应力状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研制出一种安装在浮顶人孔处的液位监测报警装置,通过监测液位反映罐体变形和排水管受力情况,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避免排水管损坏。  相似文献   

11.
浮顶储罐的一种新型密封装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建平 《油气储运》1998,17(9):21-23
大型储罐在施工中椭圆度,垂直度及局部凸凹度的偏差不可避免,在储罐的操作过程中介质,气候,温度以及储罐基础沉降等因素,会引起储罐和浮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的变化,从而影响浮顶储罐的密封效果。滚轮骨架密封采用若干个圆弧线段密封骨架,通过转轴连接,使密封骨架象链条一样在弹簧力的作用下随着储罐改变形状,骨架端部装有滚轮,当浮顶上下移动时滚轮就在罐壁上行走,并保持密封骨架与罐架的距离不变,该装置具有防雨,刮蜡,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某油库储油罐的利用效率,拟将富余的2座5X104m3外浮顶原油储罐改造为内浮顶柴油罐。基于此,分析了改造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储罐缺陷,针对基础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管壁椭圆度、垂直度和水平度,底板腐蚀情况,以及罐体各部位的钢板厚度进行相应检测,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校核,确定各部位改造的具体技术要求。此外,通过调研分析,提出应用双向子午线网壳技术作为改造内浮顶的网壳顶盖。相关经验为后续储罐的改造修复提供了作业依据。(图3,表4,参7)  相似文献   

13.
叙述了我国立式罐窬一计量所经历的“运用-引进-研制”三阶段概况,指出在立式罐窬一计量方面存在着容积表达不到规程所规定的精度;测量程序烦多,误差大;标准温度与国际上广泛采用的不一致;没有建立全罐区同时进行罐容量计量的概念等问题。分析了按检定规程标定的立式罐容积表达不到规程所规定的精度的原因,主要是由规程自身的缺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储液罐在双向地震波激励下的地震响应,以15×10^4 m^3立式浮放隔震储液罐为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ADINA考虑接触非线性,进行大型立式浮放储罐隔震响应数值分析。整个系统主要分为基础隔离部件和液体-结构相互作用子系统两部分,分别利用壳单元和势流体单元模拟罐体结构和液体区域,并用弹簧-阻尼系统等效代替三维隔震。利用Bathe积分法对储液罐进行提离响应、加速度时程、液体晃动波高、罐壁应力变化、基底剪力及倾覆力矩分析。结果表明:在El Centro地震波激励下,隔震前罐底发生了提离且提离区域呈“月牙形”,隔震后提离现象消失。在储液罐中安装隔震层可以有效降低加速度、罐壁应力、基底剪力及倾覆力矩等动力响应,但隔震后储液罐液面晃动的波高有所增大。研究成果可为储液罐的隔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许志军  孙素凤  刘继和  张鹏  卢伟 《油气储运》2007,26(3):46-48,56
借鉴不同容积油罐整体举升的成功经验,设计了50000 m3浮顶油罐的举升方案,针对不同工况的方案组合进行了稳定性和局部强度的校核计算,在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方面提出了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20000m3浮顶油罐进行了首次举升施工,在尚不了解举升力在罐壁上分布规律的情况下,为减小罐壁内力,采用了罐体和浮顶分别举升的工艺.针对该工艺存在的不足,根据现场经验,讨论了将浮顶悬拉于罐体上同步举升、避免罐底开孔安装专用浮顶举升装置的工艺可行性,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案,并根据计算结果,讨论了举升方案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7.
王卫东  梁冰  徐国华 《油气储运》2005,24(12):51-53
分析了15×104 m3双盘浮顶油罐罐底板焊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焊缝收缩使得对接间隙变小是引起边缘板变形的主要原因.认为采用合理的焊接方法和防变形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应力集中,提高焊接质量,为油罐的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