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三峡滨江绿带的区位和绿化设计的特殊要求,设计者以展现长江流域特色和三峡工程风采为主题,以改善生态环境、构筑新颖休憩环境为目的,设计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本文就该绿带的设计构思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以求对滨江绿带和城市绿带的设计有所启益。  相似文献   

2.
城市滨水地带的规划和景观设计近年来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以冷水滩河西长丰段防洪堤景观设计为例,分析了沿江风光带设计的一些方法,充分采用绿色设计理念,沿江留绿,构建连续滨江绿带,形成以风光带为主体的滨水绿化空间,并对水生态环境进行充分地修复,对水利行业可持续发展、人水和谐以及生态环境改善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滨水绿带是城市内河公共活动空间的主要载体,其空间内的绿化设计是展示滨水绿带景观活力、营造公共空间的重要环节。滨水绿带的绿化设计是以景观空间规划为基础的,在不同的空间需呈现不同的植被特点,以便更好地烘托环境氛围。本文从植物营造、树种选择等方面探讨滨水绿带的绿化设计方向,为其他同类型的滨水绿带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滨水区在城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滨水景观是城市社会百态的缩影。本文主要以上海国际客运中心景观规划设计为例,论述了滨江公共空间的设计要点和设计原则,提出了生态优先、空间整合和以人为本,继而论述了滨江公共空间设计中分层和分段相结合的设计手法,最后着重介绍了设计中的植物景观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5.
选取福州市主城区常见的4种干道分车绿带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骑行方式移动监测绿带两侧颗粒物浓度,评估绿带对细颗粒物(PM1,PM2.5,PM10)骑行通勤者暴露浓度的削减作用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道路绿带前后骑行的暴露浓度均高于大气背景浓度,不同绿带对颗粒物的削减效应呈现差异性,乔木与灌木树篱混合型绿带相对突出,其中灌木树篱起到关键性作用;2)较为茂密的路侧绿带会与分车绿带形成郁闭度较高的骑行空间,会降低绿带的削减能力;3)在软风以下及平行风和垂直风(吹向绿带)的气象条件下,有利于提升灌木树篱及乔灌混合型绿带对颗粒物的削减作用,但风速较大(>1.5 m/s)时,会使绿植叶片与骑行车道路面积尘扬起,造成绿带削减率降低;4)为降低骑行通勤暴露的颗粒物浓度,建议乔木与灌木混合型的分车绿带为城市主干道配置方式,并适当提升灌木树篱的高度、宽度和种植密集度,注重对非机动车道路面和绿带的清洁,同时要适当增加路侧绿带与分车绿带的距离并提高乔木的修剪强度,促进骑行区域颗粒物的消散。  相似文献   

6.
枫杨绿带公路噪声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316国道鄂州段枫杨(Pterocaryastenoptera)的单行绿带和其双行绿带为研究对象,同步测定公路绿带旁不同距离的噪声值,分析计算出不同绿带后公路噪声传播的最佳模型,为交通噪声的防治及沿线居民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城市滨江公园空间景观设计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提出滨江公园设计中的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总结,分析未来滨江公园空间景观设计的发展前景,以供作研究和学习。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合肥市环城公园绿带植物配置的调查总结,指出部分环城绿带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人们对景观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参照公园绿带的成功做法,提出环城公园绿带的解决对策,以期进一步完善环城公园绿带的生态、观赏功能,进一步发挥其社会效益,为合肥市民创造更优的生活环境,营造出新时代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徐岭 《上海农业科技》2007,(2):71-71,63
环城绿带基本上沿着规划的外环线道路外侧布置,全长98km,总面积6208hm^2。其规划形态为“长藤结瓜”式,即沿外环线道路一条宽500m的环状绿带为“长藤”,沿途在用地条件较好的地方适度放宽,布置了10余个大型的主题公园,即为“瓜”。从结构上环城绿带可分为三类:100m林带、400m绿带以及各类主题公园。环城绿带工程共涉及浦东、南汇、徐汇、闵行、长宁、嘉定、普陀、宝山等八个区,该工程于1995年正式启动建设,计划用15年时间建成,至2003年底,环城绿带建成面积约3600hm^2,剩余的2600余hm^2作为外环绿带生态专项建设工程正在全力推进实施中。  相似文献   

10.
绿带对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在316国道华容至鄂州临江段,通过对不同绿带后0~20 cm土层的土壤铅、铜。锌含量的测定,结果 表明:①0~150 m范围内 3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平均值为双行绿带区<单行绿带区<元绿带对照区。绿带对公路 旁土壤中的重全属污染有根好的防护作用,可有效地降低污染程度、缩小污染范围,双行绿带的防护作用优于单行 绿带必上壤中铅、铜、锌的含量均随距公路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其中锌含量与采样距离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③3种重金属元索间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铜与锌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南京明外郭环城绿带是指以城墙为背景,以环城而成的带状绿地为依托,形成的环城公园、护城河、环城路道路绿化为一体的绿色空间。通过对其历史沿革及性质特点的梳理,探讨了对城墙的保护与利用的技术手段,在此基础上,提出环城绿带中现存的问题,如环城绿带内的开发与后期维护不足,公众对环城绿带建设的理解和参与水平较低,历史文化资源管理缺乏整合,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环城绿带的建设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整个环城绿带全长98km,宽500m,总体规划面积6208hm^2,途经八区,其中浦东新区规划面积3593hm^2,占上海市总体规划面积的50%以上。浦东环城绿带从1997年建设至今,已建成绿带面积2343hm^2。从1997年绿带实施以来,病虫危害是困扰绿带养护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人工林本身生态系统脆弱,生物多样性降低,稳定性差,与其它城市绿地相比,绿带病虫发生呈现种类多、危害大、潜在危险性大等特点,在防治过程中目前不可避免地使用化学农药,但长期以往对整个环城绿带的生态环境会造成较大的损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群落构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为例,以城市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以生物多样性的营建为目标,结合国内外湿地公园设计进展,对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与生态意义的结合做了一次尝试性的分析,对滨江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景观建设中的成败之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对上海市杨浦区45条城市道路绿化状况进行调查,从道路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和路侧绿带3个方面分别调查分析了植物的种类、配置方式、观赏特性以及植物应用的频度,并对道路植物的配置模式进行探讨,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蒋村湾西江西岸一期绿化工程设计实践,对滨水绿带的趋水性设计、滨水绿带的空间营造及造景手法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新江湾城道路中央隔离绿带是上海近年建设的植物种类最丰富、结构最复杂的隔离绿带之一,具有借鉴和推广价值。本研究选择新江湾城淞沪路中央隔离绿带的典型群落进行调查,分析了隔离绿带复层型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总结了群落中植物配置方式。研究表明:新江湾城中央隔离绿带植物种类丰富,调查的4个群落有维管束植物33科55属57种。整个绿带呈现草本层和灌木层物种丰富度高、乔木优势度大的多样性格局,不仅增加了群落稳定性及物种多样性,更提高了生态景观效果。此绿带主要以乡土植物为主,同时选择抗逆性强的外来种以适应中央隔离带的特殊生境。隔离绿带普遍采用乔-灌-草自然混交林式与模纹式相结合的配置结构,不仅丰富了生态景观,也提高了群落稳定性,降低养护成本。  相似文献   

17.
城市道路绿带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地绿量对热岛效应的调控功能受到广泛关注。以福州市仓山区道路绿带为研究对象,基于2019年9月的Landsat-8 OLI/TIRS和12月的GF-1影像数据,利用辐射传输方程法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并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法和分层分类法提取典型树种,结合实地测定叶面积指数完成对道路绿带绿量的计算,进而分析城市道路绿带绿量与地温的关系。结果表明:1)道路绿带对周边环境具有一定的降温作用;2)道路绿带的位置与面积差异会对其发挥降温效应产生影响;3)在不同绿带面积范围内,绿量与地温的关系不同。当绿带面积<1 hm2或>10 hm2时,地温分布几乎与绿量无关,在1~10 hm2面积范围内,二者呈负相关;4)绿量在绿带面积为1~4 hm2的降温效率优于在4~10 hm2,单位绿量可分别平均降温0.343℃~0.373℃、0.087 8℃~0.157 2℃。通过分析不同面积范围内城市道路绿带绿量与地温的关系,以期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科学规划城市道路绿地提供新思路与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在对南宁市13条精品城市道路分车绿带植物景观调查的基础上,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指出南宁市道路分车绿带植物景观设计建设的特点和亮点,分析了存在问题,提出南宁市城市道路分车绿带的景观特色和道路绿化进一步优化建议,旨为本地区乃至亚热带及热带地区城市道路绿带的植物造景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街道绿化是指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能够改善卫生条件,美化市容,点缀街景,降低噪音,为行人创造良好的小气候环境。加强街道绿化树种规化,为城市居了的生存创造一个街道整洁、社会空气清新的生活环境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必然选择。其内容包括:人行道绿化、防护绿带、基础绿带、分车绿带、广场和公共建筑前的绿化,街头休息绿地,绿化停车场、立体交叉的绿化,还包括高速公路,滨河路,花园林荫路等多种形式。根据东北地区街道绿化树种的调查结果,为了选择适宜的树木种类,提高养护水平和绿化效果,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勐仑镇(段)滨江河岸现状及现有地形进行调查,通过评价滨江河岸景观在城镇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价值,提出了在城镇滨江河岸景观设计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设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