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据东北林业大学动物实验场1986—1989年度对所饲种貉繁殖过程中交配行为的观察,发现在生长日龄、饲养条件等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某些种貉在发情且达成交配后往往发生互相嘶咬的现象。(大约占15%左右)这种现象普通表现为:种貉发育正常且适时出现发情症候,并顺利达成交配但达成配对后一段时间(1—2分钟)即出现嘶咬行为,母貉首先嘶咬公貉但嘶咬仅限于公貉的头面部、呈间歇性可贯穿在交配的整个过程中,公貉则处于被动地位,一般不出现公貉嘶咬母貉的现象只随母貉动作相应变换体位,后期可出现尾对尾的特殊交配姿势,开对时间2—15分钟,开对后母貉即马上出现收尾后站立状态。因种貉在配种过程中出现的这种现象可能对繁殖力产生影响,86年我们对出现上述现象的5对种貉采取了人为辅助交配的方法(用木板在  相似文献   

7.
8.
9.
10.
选择52只幼龄作为试验动物,设计2种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进行育成期配合饲料饲养成试验。结果表明,2种日粮对试验貉体重,体长的增长影响组间呒显著差异,但Ⅰ组貉每日所消耗饲料成本、总能和粗蛋白质代于Ⅱ组,Ⅰ组貉成活率高于Ⅱ组,故本试验以Ⅰ组日粮较佳,能满足幼貉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11.
养貉生产周期为一年。一般在当年留作种用的仔貉在次年春季就可参加配种繁殖,不作种用的仔貉在当年冬季便可育成取皮。每年“五一”节前后3~5天,是水貉产仔高峰,因此,每年4月下旬到5月中旬是提高仔貉成活率的关键时期。如果对初生仔貉的护理、代养和补饲等环节粗心大意,必要的技术措施跟不上,就会因仔貉大批死亡而造成“丰产不丰收”的局面。提高仔貉的成活率,是提高养貉经济  相似文献   

12.
13.
14.
貉皮向短毛类方向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津 《北方牧业》2006,(16):12-12
养殖乌苏里貉是为了给裘皮加工企业提供原皮材料,而裘皮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又必须被广大消费者所认可,消费终端的需求就是今后貉皮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15只正常貉胫骨骨髓细胞进行了观察和分类计数。其结果为:貉的嗜中性粒细胞核表面一般有“豆芽状”小突起;粒细胞总数占54.35%,红细胞总数占28.91%,粒红比为1.88:1;淋巴细胞总数占13.46%,其它细胞占3.29%。  相似文献   

16.
17.
新色型突变棕色貉毛色遗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首次发现新色型突变棕色貉,近3年内累计扩繁89只。依据孟德尔遗传定律,对不同选配组合后代毛色分离数据的统计分析和x^2适合性检验证明,其突变棕色毛色基因为显性,基因型为杂合体。建议其基因符号用“G”表示,基因型为“Gg”。  相似文献   

18.
貉是珍贵的毛皮动物.其养殖效益与繁殖性能密切相关。在实践中很多养户都发生过因发情鉴定不准。而出现漏配现象.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所以必须掌握好母貉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技术。1母貉的发情鉴定貉属季节性发情的动物.每年的发情时间在2月上旬到4月下旬、多集中在2月上旬到3月上旬。在此期间仅发情1次.很少有发情两次的。据资料报道.日本一养户饲养的母貉在产后40d左右又发情.并受配、但未产仔、而在整个发情期内并不是任何时间都接受交配。因此、一定要做好发情鉴定工作。在实践中常用的发情鉴定方法有两种。1.1放对试情…  相似文献   

19.
乌苏里貉是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经济动物,貉皮则以毛绒丰厚,保温性能好而著称。貉肉是珍稀的营养丰富的野味食品;胆、睾丸是名贵中药材;貉的脂肪是高级化妆品的原料。可以说,貉全身是宝,用途十分广泛。近些年来,由于人们的捕杀,加之貉在野生状态繁殖力较低,貉的数量已濒临绝境,因此积极开展貉的人工饲养,有利于保护野生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衣食住行也跟着上了一个台阶,在穿着方面更为讲究美观大方。为了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各商家都把眼光投向了乌苏里貉的貉皮上,貉皮也就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这一变化,不仅为貉的饲养创造了商机,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条致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