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了解孕妇血清胱抑素C(Cyst-C)水平的检测对诊断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意义。方法 190例围产妊娠期孕妇按葡萄糖耐量和尿蛋白试验结果分为3组:正常妊娠组(70例)、GDM组(60例)、GDM合并肾损害组(60例)。比较各组Cyst-C和血肌酐水平。结果 GDM合并肾损害组的Cyst-C水平显著高于GDM组和正常妊娠组(P〈0.05或0.01)。GDM组的血肌酐水平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低于GDM合并肾损害组(P〈0.01)。结论 Cyst-C可作为诊断GDM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糖屎病合并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特点。方法:糖屎病患者650例,其中合并心衰者240例(心衰组),无心衰者410例(无心衰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特点及死亡情况。结果;心衰组患者的年龄大,病程长,合并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过性脑缺血、肾功能损害、微量白蛋白尿、周围血管病、血脂代谢紊乱、周围神经等疾病较多.与无心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而两组的空腹血糖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死率心衰组显著高于无心衰组(23.3%vs11.5%,P〈0.01)。结论: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的病死率显著高于无心衰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胱抑素C(Cys-C)及尿糖化血红蛋白(HbAlc)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DN)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68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101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将2型糖尿病患者168例分组.对各组别hs-CRP、Cys-C及HbAlc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检测指标的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临床蛋白尿组hs-CRP、HbAlc、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正常蛋白尿组及微量蛋白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蛋白尿组各项检测指标水平均高于正常蛋白尿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蛋白尿组hs-CRP、Cys-C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hs-CRP、Cys-C、HbAlc阳性检出率随着病程进展逐步增高.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特异度虽略有降低,但灵敏度明显提高、且灵敏度与特异度均保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联合检测hs-CRP、Cys-C及HbAlc水平可明显提高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检出率并极大程度降低误诊率,是预报糖尿病肾损害的可行方法,有利于糖尿病继发肾功能损害的早期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瘦素(LP)水平的变化。方法检测45例GDM孕妇、45名健康孕妇、45名正常非孕妇女血清TNF-α、LP及胰岛素水平,分析TNF-α、LP与胰岛素水平之间关系。结果 GDM患者的血清TNF-α及L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孕妇和非孕妇女(P〈0.01),健康孕妇和非孕妇女的TNF-α、胰岛素水平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DM组TNF-α、LP与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r=0.413、0.738,P〈0.05)。结论 GDM患者的血清TNF-α和LP水平增高,这可能是引起GDM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3-硝基酪氨酸(3-NT)、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生化指标的含量及临床意义.方法按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招募确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64例,正常人对照病例20例.对入选人群进行人体测量、血生化检测和血清3-NT水平的测定,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糖尿病组血清中3-NT、体质量指数(BMI)、HbA1c、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肌酐(Cre)、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并发症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进行比较,各指标如3-NT,BMI,HbA1c,FPG,TG,Cre,收缩压,舒张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患者血清3-NT与各变量之间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血清3-NT的含量受BMI和CHO影响.结论监测糖尿病患者3-NT,HbA1c,BMI及血脂等生化指标十分重要;联合检测3-NT,HbA1c,FPG在糖尿病及并发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CXCR7、VEGF、Ki-67和PTEN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CXCR7、VEGF、Ki-67和PTEN在60例结直肠癌、30例结直肠腺瘤、1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表达。结果 CXCR7、VEGF、Ki-67在结直肠癌中表达明显高于腺瘤和正常黏膜(P〈0.01),而PTEN表达降低(P〈0.01)。CXCR7、VEGF、Ki-67表达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或0.05),而PTEN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直肠癌中CXCR7表达与VEGF和Ki-67表达有关(P〈0.01或0.05)。结论结直肠癌中CXCR7、VEGF高表达参与肿瘤增殖和淋巴结转移,而PTEN低表达可能与肿瘤低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和甲胎蛋白(AFP)在胆管细胞癌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41例胆管细胞癌、42例肝细胞癌和30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液标本中CEA、CA199和AFP水平。结果胆管细胞癌组的血清CEA和CA199水平明显高于肝细胞癌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AFP则低于肝细胞癌组,而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项检测中,肝细胞癌的AFP阳性检出率最高(73.8%),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联合检测(76.2%)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管细胞癌的单项检测以CA199的阳性检出率最高(60.9%),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而联合检测阳性率(95.1%)又明显高于CA199的单项检测(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EA、CA199和AFP有助于胆管细胞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和TIMP-3在肝细胞性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例HCC、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用q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组化SP法检测PTEN、TIMP-3mRNA和蛋白表达,分析PTEN和TIMP-3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癌组织中PTEN和TIMP-3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P〈0.01),且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亦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P〈0.01)。PTEN和TIMP-3蛋白表达在肝外转移、分化差、血清AFP≥400μg/L和Ⅲ~Ⅳ期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无肝外转移、分化好、血清AFP〈400μg/L和Ⅰ~Ⅱ期肝癌(P〈0.01或0.05)者;两者在是否伴有肝硬化和不同肿瘤大小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癌组织中PTEN和TIMP-3表达下调,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HCC侵袭转移能力、临床分期和肝外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有或无并发疰忠者血浆起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方法:6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并发症组(n=30)和有并发拄组(n=34),体检正常的健康人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用HITACHI 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血浆中的hs-CRP水平和空腹血糖浓度。结果: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组、有并发症组的hs-CRP水平,空腹血糖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糖尿病无并发症组与糖尿病有并发症组之间的hs-CRP水平、空腹血糖浓度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P均〈0.01)。同时.2型糖尿病患者的hs-CRP水平与其空腹血糖浓度呈低度正相关(r=0.259,P〈0.05)。结论:定叠测定hs-CRP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监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结肠癌组织中中期因子(MK)、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表达及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55例病理学确证的结肠癌组织标本(病例组)和30例结肠癌癌旁的正常组织标本(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其MK、uPA的表达。结果病例组中MK、uPA表达率分别为56.36%、61.82%,对照组分别为13.33%、16.67%,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肠癌组织中MK、uPA表达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而与性别和年龄无相关性。MK与uPA表达呈正相关(r=0.44,P〈0.05)。结论 MK、uPA表达与结肠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结肠癌发展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观察糖康抗氧化应激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糖康高、中和低剂量组和达纳康组,每日灌胃,定期检测大鼠体重和非空腹血糖;第12周末,消化铺片法观察视网膜微血管病理和形态学改变;化学比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视网膜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及视网膜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无细胞毛细血管条索数明显升高,约为正常组的5.33倍(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可提高血清及视网膜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且以糖康高剂量组最为显著(P0.01),无细胞毛细血管条索数明显降低(P0.01)。糖康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氧化应激水平,提高糖尿病大鼠血清及视网膜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丙肝病毒感染者外周血NKT细胞含量与HCV感染状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cR Vα24/Vβ11双阳性NKT细胞.结果抗-HCV阳性且HCVRNA也阳性的病例NKT细胞数量明显低于抗-HCV阳性而HCV RNA阴性的病例(P〈0.0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由于NKT细胞数量减少或活化受阻,造成HCV的持续感染,不利于病毒的清除;另一方面,由于肝内有HCV的存在,NKT细胞大量向肝内趋化,导致外周血的数量相对减少.  相似文献   

13.
以己二酸为相变材料,二氧化硅溶胶为基体,采用水热法制备己二酸/二氧化硅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应用X 射线衍射仪(XRD)、外光谱分析(FT-IR)、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同步热分析仪(TG)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所制备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相变温度和相变焓。结果表明:当反应条件为pH=5、反应温度为150℃、反应时间为4 h时,己二酸与二氧化硅之间是简单的物理嵌合关系,复合材料粒径较均匀,平均粒径在1~2μm;当己二酸的质量分数为30%时,复合材料相变温度峰值为139.0℃,相变焓为48.82 J/g;当己二酸的质量分数为50%时,复合材料相变温度峰值为140.5℃,相变焓为71.89 J/g。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北五味子木脂素(Schisandra lignans,SCL)和北五味子粗多糖(Schisandra chinensis polysaccharides,SCP)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小鼠心室重构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初步机制.方法采用连续10 d皮下注射ISO的方法诱导小鼠心室重构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ISO组、SCL低、中、高3个剂量组和SCP组,采用灌胃给药方法.实验结束后计算小鼠心脏重量指数;观察心肌病理形态学改变情况;HE染色后测定心肌纤维直径(MD);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SO组小鼠心脏重量指数、HYP含量和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NOS和SOD活性及NO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与异丙肾上腺素组相比,北五味子木脂素和北五味子多糖组能明显降低心脏重量指数(P〈0.05或P〈0.01),改善心肌病理学变化,抑制心肌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提高心肌中NOS活性和NO水平(P〈0.05,P〈0.01或P〈0.001).结论北五味子木脂素和北五味子多糖对ISO诱导的小鼠心室重构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NOS活性和NO水平、清除氧自由基、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自发病美洲鳗鲡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对该鱼的致病性,试验将60尾美洲鳗鲡平均分为对照组、浸泡组和注射组3组,3组鳗鲡分别注射PBS、以1.0×10^8cfu/mL的嗜水气单胞菌浸泡和1.0×10^8efu/mL嗜水气单胞菌注射感染.各组鳗鲡分别于处理后6h和30h断尾采血并分离抗凝血和血清,抗凝血由血常规检测分析仪检测7项血液指标,血清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3项与免疫相关的生化指标,数据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鳗鲡注射感染后6h,与浸泡组相比,血清谷草转氨酶(fiST)与谷丙转氨酶(ALT)的比值显著(P〈0.05)升高,其他指标在三组间均无显著(P〉0.05)差异.鳗鲡注射感染后30h,同对照组和浸泡组相比,血清总蛋白和血糖极显著(P〈0.01)下降,Na^+和Cl^-浓度显著(P〈o.05)下降,而AST和ALT则均极显著(P〈0.01)上升.  相似文献   

16.
对当年、前1年受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危害的病死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及健康马尾松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松材线虫病病死木木材的静曲强度、弹性模量、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冲击韧性和握钉力与健康材差异显著,密度与健康材差异不显著。健康木材的静曲强度比松材线虫病木材高30%;弹性模量比病材高20%;病木的抗拉强度只有健康材的54.1%~76.9%;健康材抗压强度比病材高出26.8%;健康材冲击韧性比病材高21.0%~32.5%;病木的弦向握钉力是健康材的77.3%~91.7%;径向握钉力是健康材的65.9%~70.1%;健康材密度较病材高出15.0%。表3参1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介素-8(IL-8)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水平与结肠癌的关系.方法选择结肠癌住院患者64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用ELISA法测定结肠癌患者术前、术后与健康者血清中IL-8和VEGF含量,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组间两两比较.结果结肠癌患者血清IL-8和VEGF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DukesC,D期结肠癌患者血清IL-8和VEGF含量明显高于A,B期(P〈0.05);肿瘤根治术后血清IL-8和VEGF含量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检测血清IL-8和VEGF含量对于结肠癌病情估计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千烟洲湿地松中幼林树冠生物量及生长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枝条解析法对江西省千烟洲19年生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枝条生物量及生长量进行估算,建立了树冠生物量及生长量回归模型。结果如下:枝生物量(WR)与枝径(DB)间呈WB=0.0178DB^3.0061的幂函数相关,r^2为0.8408。分枝断面积合计(ATB)与胸径(DBH)间呈ATB=1、8502DRB^1.5418的幂函数相关,r^2为0.75097树冠生物量(Wc)与胸径间呈WC=7.1059 DBH^2.5965的幂函数相关,r^2为0.9205。树冠生物量模型的参数估计及分组检验结果表明:方程的总相对误差在允许范围内.顸估精度总体在90%左右。树冠生长量(Y)与胸径生长量(x)间呈Y=29.354 lx^2.554的幂函数相关,r^2达0.9566。图3表1参23  相似文献   

19.
油松不同种源种实性状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揭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天然群体中种实性状的变异规律,对陕西省天然群体中7个种源的141个油松家系(单株)的球果和种子表型性状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相关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讨论了油松种源间和种源内家系间的遗传变异与相关。结果表明,油松种实性状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家系间存在极其丰富的遗传变异。油松球果长度、球果宽度、球果鲜质量、种子长度、种子宽度和种子厚度等6个性状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球果鲜质量的表型和遗传变异系数达到最大。油松球果3个性状间相关紧密(P〈0.05),种子性状间两两相关显著(P〈0.01),而球果性状与种子性状之间相关多数未达显著水平。海拔和年降水与球果宽度和种子宽度正相关显著;年均温与种实性状呈负相关,与种子的性状和千粒质量的负相关达到5%的显著水平;地理纬度、≥10℃积温和无霜期与种实性状的相关性弱,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表7参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