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生态学野外实习教学是生态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野外实习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对生态学野外综合实习基地的选择、实习教学的组织以及实习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提高学生利用生态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锐铣  黄小波  吴昊  胡滨  谷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165-14166,14194
植物生理生态学是植物生态学的分支。它主要结合了植物生理学和植物生态学2门学科的优势来分析生态学现象和解决所面临的环境问题。该研究着重从光合、逆境以及实验仪器的研究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植物生理生态的研究进展,并展望研究趋势,为我国的相关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3.
植物他感作用是化学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文章概述了植物他感作用的概念、意义、研究现状和进展及目前急解决的问题。同时,根据分子生态学理论,矿质养分作为环境因子有着重要的生态学作用。  相似文献   

4.
植物他感作用是化学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文章概述了植物他感作用的概念、意义、研究现状和进展及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根据分子生态学理论,矿质养分作为环境因子有着重要的生态学作用,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也已成为化学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对此方面作者根据本人和前人的研究结果综述了矿质养分的化学生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土壤生物退化及其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阐述土壤生物退化概念和退化机理的基础上,论述了土壤生物退化的不可避免性和防治的重要性;比较了土壤生物退化治理与生态恢复;提出了土壤生物退化的防治措施;建议按照恢复生态学的原理组织植物保护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微生物学、植物生态学及化学生态学多学科联合攻关,从微观生态恢复角度对土壤生物退化问题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园林学科发展趋势、特点以及主要问题的分析,阐述了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体系构架,即:系统的生态学理论知识,扎实的植物学基础与植物应用能力,熟练的绘图、制图能力,较高的艺术鉴赏与景观设计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根据人才培养的能力体系架构和园林发展的趋势,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园林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六大模块:园林设计理论课模块、植物科学模块、艺术表现模块、制图技能模块、专业素养模块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模块。  相似文献   

7.
生态学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实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外实践教学是生态学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加强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的生态学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首先对生态学野外实践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和阐述,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的实际做法,对野外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体系设置与实施、教学过程设计等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生态学教学尤其是野外实践教学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了植物分子生态学课程的特点、讲授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强调了培养学生农业生态环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植物在园林应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景观设计中应该利用植物生态学原理进行植物群落的搭配。而植物生态学原理中的他感作用是植物群落间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植物应用中注意植物间相生相克关系,合理安排园林植物布局对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笔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污染是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重要影响。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高效、安全、低成本的污染处理技术。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微生物修复技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验室环境下筛选微生物菌株在实际污染土壤环境中不能完全发挥其有效活性;植物修复技术关键是筛选具有增生扩散能力和强力吸收污染物能力的高效修复植物;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应该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理念出发,在遵循植物微生物共存的自然规律基础上用生态学理念解决石油土壤污染问题。建议从以下方面开展相关研究,首先搞清楚遭受石油类物质污染的土壤中最主要的污染物及其迁移规律;其次借鉴根际微环境研究的成果,引入自然生态学理念,筛选有效植物和微生物,解决修复的高效性问题;警惕生物修复过程中可能给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以及目前还无法预测的其他生态灾难。  相似文献   

11.
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尝试将"探究式教学法"应用于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实践证明该方法对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农业昆虫学》课程教学实习的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志萍  刘怀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1):218-219
<农业昆虫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因此,加强教学实习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本门课程教学目标.本文在总结农业昆虫学课程教学实习改革的具体措施和体会的基础上,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学科发展和学分制改革不断深化,植物生理实验教学面临着实验内容陈旧,缺乏对学生创新性思想的培养等一些新问题,应革新实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想。  相似文献   

14.
野外实习是相关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有利补充。参照"园林植物病理学"学科特点,分析了"园林植物病理学"课程野外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从野外实习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学生科研活动和课外活动相结合、新技术与实习相结合等方面对"园林植物病理学"野外实习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探索,探讨了其教学新模式的优势特点。实践证明教学模式的改进,可有效提高野外实习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并确保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以和谐思想为指导,提升农业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对生态学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内容进行深入改革,从多角度、多方面使学生们能够主动学习生态学知识、树立生态思想、灵活应用生态学理论,并利用创新性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为高素质农业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高职植物及植物生理课程学习状况的调查和分析,认为要进一步深化高职植物及植物生理课程内容的改革、开展高职植物及植物生理教学模式创新、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浅谈提高《花卉与盆景》教学效果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忠民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2):151-152
根据专业选修课《花卉与盆景》课程的特点,针对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出发,本文提出了更新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等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研究以安徽农业大学的农学概论课程为对象,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改革及考核制度改革3方面出发,探析教学改革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调研结果表明:教学改革后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对农业知识的兴趣爱好、查阅文献能力、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大幅提升。教学改革后,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加深了对农业的认知和兴趣,更为重要的是显著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该项教学改革措施为安徽农业大学农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实施提供了参考,为其他课程改革拓展了思路。  相似文献   

19.
李水清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2):78-79,81
介绍了农药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增加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农药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生态学专业课程教学实习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学专业具有较强的现实性、综合性和研究性等特点,课程教学实习是该专业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课程教学实习,有利于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根据生态学专业课程体系,对课程教学实习进行相应改革,分析了实习设置、组织形式等环节,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相关课程综合性实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