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选用高产、多抗、紧凑型优良玉米品种浚单20作为供试材料,对黄淮海夏玉米的种植密度、产量构成、叶面积指数变化及群体光合势进行分析,研究了黄淮海地区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浚单20在高密度条件下维持了较高的整齐度,叶面积高值持续期达60d以上,整个玉米生育期内PAR_Avg≥300mmol/s/m2的有效光照时数达780h以上。通过高产栽培措施的综合应用,2005年和2007年均实现了超15000kg/hm2的夏玉米高产目标。  相似文献   

2.
浚单29是河南省鹤壁市农业科学院2005年初以自选系浚313作母本,浚66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属紧凑型中熟品种.2007~2008年参加河南省夏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8~2009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耐密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等特点,产量一般在9 000 kg/hm2以上,高产可达15 552.45 kg/hm2.  相似文献   

3.
浚单22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浚单22是河南浚县农科所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玉米品种,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豫审玉2004012;2005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冀审玉2005003。2006年“浚单22玉米杂交种的试验与示范”被列为河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玉米要想高产,良种良法是关键,现将浚单22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浚单18玉米是丰乐种业2002年推出最新审定高产、密植品种,为了探讨该品种在河南省夏玉米区的潜力及其高产规律,现制定本高产攻关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不同栽培技术对高产夏玉米‘浚单29’产量性能的调控效应,进一步挖掘‘浚单29’高产潜力的技术途径,以‘浚单29’为试验材料,于2013—2015年连续3年在河南鹤壁设置种植密度与不同生产水平的田间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生长期间光照及气温对‘浚单29’生长产生了显著影响,苗期低温寡照导致‘浚单29’生育期的延长;散粉期高温或阴雨影响着授粉,灌浆期高温少雨或低温阴雨均导致玉米千粒重下降,最终导致产量的下降。随密度增加,‘浚单29’产量、叶面积指数、实收穗数均增加,穗粒数、千粒重降低。适当增加‘浚单29’种植密度可增加叶面积指数、生育天数及穗粒数,有利于产量的提高。试验表明,‘浚单29’生育期天数为108天、有效穗数71000株/hm~2、单穗粒数为580粒、千粒重为297 g,可以实现12000 kg/hm~2以上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夏玉米生产的关键生育期,组织专家通过对河南省鹤壁市品种试验田、展示示范田、大田等具有代表性田块进行实地考察。经过品种生产利用现状、生产特点等对比分析认为:2023年鹤壁市夏播玉米主导品种推荐迪卡653、陕科6号、浚单29、郑单958、MY73、豫单132、东单1331、郑单538、浚单20等,搭配品种为秋乐368、德单5号、中玉303、东单1775、中科玉505、永优618、泛玉298、浚单3136等,扩大种植面积品种为浚单658、良玉99、商道909、豫单9953等。  相似文献   

7.
浚 313 是鹤壁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良玉米自交系,具有高配合力、高产、品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利用浚 313 作为亲本或亲本改良系相继育成玉米杂交种浚单 29、浚单 3136、浚单 658、浚单 996,并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玉米自交系浚 313 在玉米杂交种选育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以郑单958为对照材料,采用多点评价的方法,研究夏玉米品种浚单658在河南省夏玉米产区的综合适应性。结果表明,浚单658具有抗倒性好、抗病性好、丰产性好、稳产性好等特点,适合在河南省夏播区推广种植,适宜种植密度为5000株/667m2。本研究为夏玉米品种在生产中适应性的研究提供新路径,为河南省夏播玉米品种的引种、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合理密植是建立玉米高产群体的核心,也是发挥良种增产潜力的重要栽培措施.有关研究表明,玉米增产措施中,密度对玉米增产的贡献率为17.8%.玉米适宜密度的确定受品种、肥水和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在陕西现有基础条件下,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玉米的增产潜力,达到高产超高产的目的.本试验采用了3个优良玉米品种,在充分保证肥水供应的条件下,进行了不同群体密度试验,明确各品种的最佳栽培密度,并进一步探讨密度与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以充分挖掘玉米高产群体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0.
遂平县夏玉米常年种植面积4.7万hm2.近几年,随着玉米新品种的推广,单产有所提高,但由于良种良法脱节,高产田也多徘徊在400~500 kg/hm2的水平.为促进夏玉米生产再上新台阶,我站针对夏玉米生产的实际,提出相应高产栽培技术. 1选用紧凑型为主的中早熟品种 据近几年生产验证,遂平县夏玉米宜选用耐密型郑单958、浚单20等为主推品种;搭配中科4号、鲁单981等.  相似文献   

11.
1 选用良种 选用良种是实现玉米高产的重要措施.适合江苏淮北地区种植且表现较好的品种有郑单958、浚单20等新品种.夏直播田宜选用莱农14号、鲁玉10号等生育期较短的品种.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是通过对郑单958、浚单20、浚单29、伟科702和中单909五个玉米品种植株特性分析及产量的比较,从而对其增产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伟科702亩产最高为756.7kg,千粒重最高为341.00g,植株特性优良,绿叶有效功能期,抗倒能力等综合性能好,增产潜力大,是五个推广品种中最佳的品种,将有望成为黄淮生态区未来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3.
河南夏玉米苗期抗旱性评价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河南夏玉米品种的抗旱性,建立玉米苗期抗旱性评价体系。以18个河南夏玉米品种(浚单20等)为试验材料,利用人工控水盆栽试验,通过测定其苗期干旱胁迫处理下苗高、叶面积、蒸腾速率、光合速率等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筛选玉米苗期抗旱性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根鲜重、根干重、根总吸收面积等指标与玉米苗期抗旱性关系较为密切,而苗干重等指标与抗旱性关联度最小。结合隶属函数分析法发现隆平206、浚单29和豫禾988等玉米品种抗旱性较强而蠡玉16抗旱性最弱。  相似文献   

14.
选用玉米新品种浚单29,在豫北、豫西、豫南、豫中等河南省主要玉米种植区进行小面积示范种植.测定其生育期、抗倒性、抗病性、丰产性等特征特性。结果表明:浚单29在河南省不同的光温条件下生育期均能较好的适应当地的种植模式:具有较好的抗病性:抗倒性一般。在大面积推广过程中要付之于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措施:丰产性较为突出,易于获得高产,适宜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不同生态区夏玉米丰产、稳产性品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河北省各地区生态条件差异大,适应不同生态条件的丰产、稳产玉米品种较少的突出问题,以当前推广的紧凑型、半紧凑型和松散型玉米为材料,采用高稳系数法对近几年河北省主要推广的夏播玉米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的丰产、稳产性能进行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最适宜推广的品种如下:山前平原区为郑单958、雅玉12和浚单22,高稳系数(HSC)分别为0.85、0.87、0.86;冀东平原区为豫玉23、唐玉15和浚单20,HSC分别为1.02、0.97、0.96;黑龙港地区为蠡玉16、矮秆225,HSC分别为0.95、0.83。本研究为筛选适宜河北省不同生态区种植的丰产、稳产玉米新品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1因地制宜,选用玉米新品种 黄淮海夏玉米区雨热同季,光热水资源丰富,但旱、涝、风灾等自然灾害频发,对夏玉米高产稳产不利。应选用耐密、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玉米品种,尤其是耐阴雨寡照和抗倒伏能力较强的品种。建议选用农业部门推荐的主导品种,如郑单958、浚单20、中科11号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河南省近几年来育成的几个竖叶型玉米杂交种进行种植试验,结果表明郑单17、济单7、浚单18、安玉5竖叶型玉米品种,比本生态区目前种植的主导品种郑单14增产达到显著水平,可以在本生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追肥时期与肥料种类对夏玉米产量及水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探明晋南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下夏玉米合理追肥时期和追肥种类。采用裂裂区设计,研究了追肥时期(拔节期和喇叭口期)和追肥种类(尿素 磷酸二铵,仅追尿素)对不同夏玉米品种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主区、裂区和再裂区的产量方差分析均达极显著水平,穗粒数和百粒重是影响夏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4 个夏玉米品种平均产量、氮肥表观利用率均为‘先玉335’>‘强盛51’>‘临玉3 号’>‘浚单20’,籽粒水分利用效率为‘强盛51’>‘先玉335’>‘临玉3 号’>‘浚单20’。对于高产夏玉米品种‘先玉335’和‘强盛51’,拔节期追施尿素和磷酸二铵产量及水肥利用率均高于单追尿素;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产量及水肥利用率则高于尿素和磷酸二铵配施。因此,晋南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下,拔节期一次性追肥应选用尿素和磷酸二铵配施,大喇叭口期一次性追肥应选用尿素单施,可获得夏玉米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9.
晟单188是2008年冬以自交系GW754为母本、自交系GW2为父本,进行杂交组配的玉米组合,具有稳产、高产、抗性优良等突出特点,2015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陕西关中灌区夏播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乙矮合剂对密植夏玉米叶片衰老及后期早衰的调控机制, 建立华北夏玉米区密植高产稳产化学调控技术, 以中单909和浚单20为材料, 设置乙矮合剂(ECK)和密度梯度处理, 研究密度梯度对夏玉米花粒期不同部位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与ECK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 随密度增加, 两品种花粒期单株叶面积减小且降幅增大; 各叶位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降低趋势; 丙二醛(MDA)含量则呈增高趋势; 上述指标在叶位和品种间存在差异。ECK处理显著提高各密度不同部位叶片SOD、CAT、POD活性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 显著降低MDA含量; 单株绿叶面积降幅减小, 叶片衰老进程延缓, 衰老程度减轻。ECK处理后, 较高密度群体下(7.5~10.5万株 hm-2), 中单909和浚单20较各自对照分别增产5.59%~6.63%和6.73%~8.10%。因此, 采用合理的种植密度结合喷施乙矮合剂可作为华北夏玉米区高产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