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华  张绍铃  崔艳波  吴俊  吴华清  陶书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917-14918,14921
以6个省19家企业生产的124种梨果袋为研究材料,对各种纸袋特性、规格、各层纸厚度和纸重、透光率及单价等进行了系统测定和调查。结果表明:82%的梨果袋透光率〈10%,梨果袋的总厚度集中在0.05~0.19mm;37%的梨果袋外袋纸重在45~60g/m2;单价在1.3~10.0分/只;其中D厂生产的黄金梨和水晶梨专用果袋外袋纸重超过了55g/m2。梨果袋标准以规格与果个匹配、袋口一侧有软铁丝固定、透光率〈10%、外袋纸重35~45g/m2为宜。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高档套袋苹果市场售价看好。但由于市场果袋种类繁多,质量差别很大,直接影响套袋苹果的质量。为此,我们选择了8个厂家生产的果袋,从损耗、对果实品质影响进行试验,筛选出既经济实惠,又能生产出优质苹果的小林牌、青和牌、佳田牌等果袋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果袋类型及摘袋时期对玉露香梨果实着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9):1462-1465
为筛选能提高玉露香梨果实着色效果的果袋和最佳的摘袋时间,以10年生玉露香梨为试材,研究了10种不同的果袋和3个不同的摘袋时间处理,对玉露香梨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苷、着色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0种果袋均可使果皮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且与对照差异显著;套2号双层果袋(外袋条纹黄色单光,内袋黑色加蜡的木浆纸),在采前3周摘袋时,其果皮花青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果袋处理下果皮的花青苷含量,且果面着色面积在高于其他果袋处理的同时显著高于对照。因此,就改善果实着色效果而言,套2号双层果袋,在采前3周摘袋可作为玉露香梨的适宜果袋和摘袋期。  相似文献   

4.
不同果袋对红色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酥红为试材,选择5种不同材质和颜色的果袋进行套袋处理,研究其对红色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褐色、蓝色和橙色果袋处理可以增加果实质量。套袋后,果实的果形指数无明显变化,可溶性固形物增加,可溶性糖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褐色和蓝色果袋处理降低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提高了糖酸比。褐色、蓝色和绿色果袋处理的固酸比升高,褐色、绿色、透明果袋处理的VC含量高于对照。褐色、蓝色和橙色果袋处理降低了果皮强度和果皮破裂距离。套袋后,果皮穿刺能量降低;除透明果袋外,其余处理均降低果肉的硬度。套袋处理可以明显提高果肉细度,提升了果面光洁度,果皮色泽更鲜艳。通过综合评价,果袋使用建议依次为褐色果袋、蓝色果袋、绿色果袋、橙色果袋和透明果袋。  相似文献   

5.
液膜果袋在石榴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榴生产中存在果实感病较多,果面光洁度、色泽较差及农药残留量高等问题,套纸袋和塑膜袋各有缺点,为了探索新的套袋途径,对液膜果袋和纸制果袋、塑膜袋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液膜果袋后的石榴果实比套纸袋、塑膜袋及对照的感病率低,果实着色指数及果面光洁度较高,单果重增加,果实六六六残留量低于套纸袋和塑膜袋。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适宜陕西渭北黄土高原苹果产区使用的果袋,通过测定不同果袋处理果实的外观品质、内在品质及病虫害发生状况,比较了该苹果产区16种果袋对红富士苹果的套袋效果。结果表明,红富士苹果套双层纸袋,显著提高了果面光洁指数、着色指数、退绿指数和花青苷含量,显著降低了果面果锈指数、叶绿素含量、单果质量、V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病害和虫害发生较轻。综合考虑各指标认为,适宜渭北地区红富士苹果的双层纸袋为旬宝双层袋、精工双层袋、光亮双层Ⅱ号袋、光亮双层Ⅰ号袋、三秦双层袋、小林双层袋、兆丰双层袋及青和双层袋,可供生产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7.
套袋能有效地防止病虫为害;果皮细嫩,果点木栓化轻;促进果实着色,色泽鲜艳;还具有减少果锈和裂果,提高果面光洁度、减轻果实中农药残留等作用。在雹灾频繁发生的地区,具有避免或减轻雹害的效果。近年来,在苹果生产上,越来越多地应用套袋技术,对改善果实品质起到了重要作用。果实套袋对果袋质量、套袋及摘袋时期、摘袋后管理都有较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探明不同颜色果袋对阳光玫瑰葡萄果锈发生及品质的影响,为生产上更好地选择果袋并进行优质生产奠定基础。以10年生阳光玫瑰葡萄植株为试验材料,设置5种不同颜色果袋处理,以不套袋为对照,比较果实成熟过程中的果锈发生及品质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的成熟,果锈发生率表现出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对照、红袋、白袋、蓝袋、绿袋和黑袋的果锈发生率达到较高水平的时间分别为盛花后97 d、107 d、107 d、107 d、122 d和107 d,对应果锈发生率分别为19.47%、12.48%、12.42%、9.62%、7.59%和0.84%。对照、蓝袋的果皮较亮,黑袋的果皮较暗。对照、白袋和蓝袋的单粒质量均在盛花后107 d达到最大值,其他处理在盛花后122 d达到最大值,且白袋的最大单粒质量最大,为15.57 g,其次是蓝袋。对照、白袋和黑袋的果实硬度较大,绿袋和蓝袋的果实硬度较小。对照、白袋、蓝袋和红袋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较高,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在盛花后97 d达到18%或以上,绿袋和黑袋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盛花后107 d均达到18%或以上。总之,蓝袋可以显著降低阳光玫瑰葡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颜色果袋对‘金冠’果皮着色及品质的影响,为‘金冠’有色果袋的应用和生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分别用蓝色、红色、绿色双层果袋处理苹果,以小林袋作对照.测定果袋光谱、透光率、果实色泽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等果实品质指标.[结果]果袋的透光率与果皮外观色泽有密切关系,不同颜色果袋透光率存在差异,透光率大小顺序为:蓝袋>红袋>绿袋>小林袋.随着果袋透光率的降低,反映果实光泽明亮度的L*值在不断增大,而反映果实绿色饱和度的a*值和果实黄色饱和度b*值呈下降的趋势.内在品质方面,不同颜色果袋处理的成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均存在差异.[结论]透光率较高的蓝色果袋和红色果袋有利于果皮叶绿素的积累,使果面黄色、绿色饱和度增强;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含量均高于对照小林袋处理,更有利于‘金冠’果实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张民 《油气储运》2006,(9):16-16
除袋与采收是果实套袋生产的两个重要技术环节。但受传统生产的影响,不少果农对这两个环节重视不够,重套轻管,造成收后残、次果增多,商品率下降,生产成本相对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以"阳光玫瑰"葡萄为材料,用4种不同类型果袋进行套袋处理,研究其对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果袋均能显著降低"阳光玫瑰"的果锈率和鸟害率,增加葡萄的单果粒质量。不同处理方式以套绿色木浆纸袋综合表现最好,果实成熟时果面亮绿,几乎无果锈,口感极佳,单果粒质量为1.56 g,果实硬度为1.73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8.29%,可滴定酸含量为0.31%,市场价格可达40元/kg。所以在"阳光玫瑰"葡萄生产上建议使用绿色木浆纸袋。  相似文献   

12.
以庚村阳桃为试材,于硬核期对果实进行白色、黄色、外白内黑、外黄内黑4种不同纸质果袋的套袋处理,并于采前7 d对部分果实进行拆袋处理,不套袋为对照,比较不同处理对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性状的影响,旨在为筛选适宜庚村阳桃优质栽培的套袋方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白袋、白袋拆、黄袋处理对果实纵径、横径、侧径、单果重没有显著影响,其他处理显著降低;套袋处理均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otal soluble solids, TSS),其中黄袋、黄袋拆、白黑袋、白黑袋拆、黄黑袋拆处理的降低程度较小;套袋处理均显著降低了果肉可滴定酸(titritableacidity, TA)含量;除黄袋拆外,其他处理均提升了果实硬度;白黑袋、黄黑袋处理能显著降低果肉花青苷含量,其他处理均显著提高;白袋、白袋拆处理能显著提高果皮花青苷含量,其他处理均显著降低。不同纸质果袋遮光强度不同,对L*、a*、果实着色指数(CIRG)的影响不同,其中白袋、白袋拆、黄袋拆综合表现较好。白袋处理的果实花青苷含量在所有样品中最高,但果实外观暗红,着色过深;黄袋处理的果实果...  相似文献   

13.
河北唐山市昌荣纸业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疏水型果袋纸”,经过在北京平谷大桃产区和山东烟台苹果产业带等地大规模应用表明,该产品能够确保水果在生长期内保持终身疏水,成熟后无果锈、光泽鲜艳。与传统果袋相比,所产一级果(达到出口外形色泽标准)比率可提高20%,生产成本每亩降低60-80元。制成果袋后防水性好,不易破损,抗农药,  相似文献   

14.
不同果袋对苹果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6种不同类型的果袋对苹果梨果实进行套袋处理,研究了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改善苹果梨果实外观品质,果面光亮、洁净、着色好、果点变小且不明显;但套袋也会使苹果梨果实的内在品质有所降低,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Vc含量降低。在6种果袋类型中,编号为D-1和D-5果袋处理的果实综合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5.
不同果袋处理在石榴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青皮和泰山红为试材,选择4种果袋对石榴果实进行套袋处理。结果表明:套袋后,石榴果实果面鲜艳有光泽,病虫果率较对照(不套袋)明显降低,果袋的防治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外灰内黑双层>外白内黑双层>外黄内黑单层>外白内白单层。  相似文献   

16.
在土窖洞条件下采用TY型袋、BL型袋和普通食品袋对辣椒的保鲜贮藏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宜贮藏的品种为纯保椒、羊角椒、茄门椒;TY型袋和BL型袋的保鲜效果优于普通食品袋,且添加防腐剂处理的椒果完好率明显高于未添加防腐剂的对照处理;贮藏90d后,TY型袋、BL型袋加防腐剂处理的椒果蛋白质、水溶性糖、维生素C和水分含量分别仅比贮藏前降低3.5%、3.0%、10.7%和1.6%。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透气性处理工艺制作微孔黄色和白色纸质果袋,并对金陵黄露桃进行套袋试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普通果袋相比,微孔果袋袋内的光热条件都得到显著改善。微孔果袋比普通果袋的透光率提高了16.3%~24.4%;在40.1~45.0℃、45.1~50.0℃、>50.0℃3个高温区间,微孔黄色、白色果袋内的温度累积时间比普通黄色、白色果袋分别减少1.8 h、1.0 h; 2.2 h、2.3 h; 3.2 h、3.2 h。套袋试验结果显示,微孔果袋处理与普通果袋处理相比,总糖含量、糖酸比增加,但差异不显著,但与不套袋对照相比,差异缩小至无显著差异水平(P>0.05),普通果袋处理的总糖含量、糖酸比与不套袋对照相比下降显著(P<0.05);各处理之间,有机酸含量变化不大(P>0.05);果皮色泽方面,微孔白袋处理优于普通白袋。总之,与普通果袋处理相比,桃果实通过微孔果袋处理提升了桃果实内在品质,且外在品质没有降低。  相似文献   

18.
以3年生乌克兰2号樱桃“早大果”为试材,研究了果蔬美液膜果袋(BVOA)对防治樱桃裂果的试验效果,结果发现,与氯化钙和清水对照相比,喷施果蔬美液膜果袋可明显降低樱桃的裂果率,且该处理樱桃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单果重均与清水对照差异不大,对果形指数的影响也优于喷施氯化钙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延庆县国光苹果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产品,从完善质量标准体系的目的出发,在县域内3个重点国光果园进行了5个品牌果袋套袋对国光苹果果实品质影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牌果袋套袋对国光苹果果实的日灼率、光洁度指数、着色度指数、单果质量、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均有一定影响,3个试验园的套袋表现基本一致,均优于当地小厂生产的低档袋。对果实品质指标的综合评定,小川果袋效果要好于其他果袋。  相似文献   

20.
刘志坚 《新农业》2001,(5):22-22
苹果套袋后易发生的突出问题有弱树套袋、使用劣质袋、幼果期发生日灼果.缺钙症、黑点病加重、果在袋内腐烂、害虫进袋为害、果皮粗糙裂口.果在袋内皱缩不长、上色差或暗红色、脱袋后易萎蔫、不耐贮藏等。针对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看法,供广大果农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