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立英 《北方牧业》2003,(17):18-18
一:种鹅产蛋前15天左右进行预防往射小鹅瘟疫苗.免疫后15~90天内所产的种蛋孵出的雏鹅在1月龄内能抵抗小鹅瘟病毒的感染。束经免疫种鹅后代的雏鹅或种鹅经免疫后期(即100天后)的雏鹅在出壳后48小时内预防注射小鹅瘟疫苗,免疫9天后能抵抗小鹅瘟病毒的感染。雏鹅注射后  相似文献   

2.
抗小鹅瘟母源抗体是由种母鹅经卵传递给雏鹅 ,具有抵抗小鹅瘟病毒侵袭 ,保护雏鹅不受感染发病的作用。本试验通过免疫监测及攻毒试验 ,测定雏鹅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和对强毒攻击的保护效果 ,为制定防制小鹅瘟病的措施 ,更有效的防治好本病提供参考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种鹅 选一养鹅户饲养种鹅 6只 (♀ 5只 ,♂ 1只 ) ,供小鹅瘟疫苗免疫。1.1.2 雏鹅 来源于免疫鹅种蛋孵化鹅雏 2 4只 ,为母源抗体检测组 ,供采血测定母源抗体。另选无母源抗体雏鹅 15只 ,隔离饲养 ,作为对照组。1.1.3 小鹅瘟疫苗及强毒 系黑龙江省兽医科学…  相似文献   

3.
1小鹅瘟小鹅瘟是小鹅瘟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发生于3~20日龄的雏鹅。病鹅精神萎靡,食欲废绝,主要表现为严重下痢,有时出现颈扭曲、抽搐、瘫痪等神经症状。剖检可见消化道特征性病变,肠道发炎严重,弥漫性出血。肠腔内有大量渗出物和伪膜脱落,在小肠中段和后段内形成腊肠状栓子堵塞肠腔。发病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10日龄以内发病率、死亡率最高。20日龄以上的雏鹅很少发病。防治措施:①在种鹅产蛋前30天注射小鹅瘟疫苗,使种蛋中含有母源抗体,从而使雏鹅产生被动免疫。如果种鹅没有注射小鹅瘟疫苗,对刚出壳的雏鹅要注射小鹅瘟弱毒苗…  相似文献   

4.
<正> 用小鹅瘟疫苗免疫种鹅,是预防雏鹅不得小鹅瘟病的最好方法。种鹅接种疫苗的时间十分重要,最好在产蛋前一个月进行。将小鹅瘟疫苗100倍稀释,每只种鹅皮下注射1毫升,这样能使免疫母鹅至少在六个月内所产的蛋内含有母源抗体,因而在整个孵化季节,用这类种蛋孵出雏鹅都可以抵抗小鹅瘟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科研人员几年前发现的一种雏鹅传染病,经过一系列试验,日前被确认为是一种世界上新发现的雏鹅传染病。据介绍,世界上已发现能引起雏鹅感染发病的病毒只有小鹅瘟病毒和鸭瘟病毒。但自1993年以来,四川省一些地区30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生一种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方面与小鹅瘟极其相似的传染病,特别是综合性病例,后期死亡雏鹅的病变及其组织学变化与小鹅瘟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种鹅在开产前注射多次小鹅瘟疫苗,其下一代于3日龄开始仍然发病和死亡,应用小鹅瘟超免疫血清进行预防和治疗也无效。该病的死亡率一般为25…  相似文献   

6.
对养鹅危害比较大的疫病主要有小鹅瘟、小鹅流行性感冒、禽霍乱、鹅大肠杆菌性腹膜炎、鹅的沙门氏菌病。针对小鹅瘟,平时的防治措施是:自繁自养的农户,种蛋必须是于开产前15~30日接种过小鹅瘟疫苗,并于开产后15日左右再次接种过小鹅瘟疫苗的种鹅所产的蛋,而且每次的种蛋和孵化室要进行彻底消毒。每次孵出的雏鹅在1~3日龄内都应注射抗小鹅瘟血清,剂量为每只0.5~1.0毫升;外购饲养的农户,对新购的雏鹅也应马上注射抗小鹅瘟血清,剂量同上。而且两种雏鹅都要在5~7天后再注射一次抗小鹅瘟血清,这样效果更好。鹅群一旦受到强毒袭击,突然暴发小…  相似文献   

7.
小鹅瘟病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4~25日龄,25日龄以上者也有发病,不过较少发生。本病以全身急性败血性病变.渗出性或伪膜性肠炎和心肌炎为特征。具有高度传染性,发病快.死亡率高。抗菌素和化学制剂对小鹅瘟均无治疗效果。防制本病的根本办法是搞好以特异预防为主的综合防制。特异预防包括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用于主动免疫的疫苗有两种.一种是小鹅瘟鸭胚化弱毒苗,注射时机是在产种蛋前半个月至1个月时注射,一次剂量为100倍稀释.肌肉注射1毫升。接种免疫的鹅整个产卵期的卵随卵黄的母源抗体传递给雏…  相似文献   

8.
(一)发病情况我县香泉镇一养鹅户于2007年3月12日购进1日龄雏鹅3 200只,分别于1日龄和8日龄两次用小鹅瘟精制高免卵黄抗体颈背侧皮下注射0.5 ml/只和1 ml/只,12日龄免疫注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0.5 ml/只.15日龄突然发病死亡7只,次日死亡26只,病鹅40余只,禽主认为鹅感染了小鹅瘟.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地控制小鹅瘟的发生,探究疫苗免疫及抗体注射对雏鹅小鹅瘟的预防效果。将200只1日龄试验鹅随机分成4组,其中A组为疫苗组,B组为卵黄抗体+疫苗组,C组为卵黄抗体组,D组为对照组。对试验鹅分别于1日龄、7日龄进行注射,并在首免后第7、14、21及28天检测小鹅瘟抗体。结果显示:在第7天,B组和C组的免疫抗体平均效价均高于A组;在第14天,B组抗体平均效价出现明显下降,均低于A组和C组。在第21~28天,A组和B组均保持较高的抗体水平,而C组抗体效价下降较快。结果提示,在没有母源抗体保护的情况下,对于雏鹅小鹅瘟多发高发的地区和场群,建议1日龄、7日龄均注射卵黄抗体加以预防;对于雏鹅发病日龄明显增加,超过20日龄仍有发病的地区和场群,建议1日龄、7日龄均免疫小鹅瘟疫苗加以防控。  相似文献   

10.
1 小鹅瘟 小鹅瘟是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病鹅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严重下痢,并有时伴有神经症状.对于本病,各种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均无治疗作用,因此主要做好预防工作. 尽量做到自繁自养,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母鹅在产蛋前一个月注射小鹅瘟疫苗,可使其所产的蛋孵出的鹅雏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对未获得母源抗体的雏鹅,尤其是存在疫情的情况下,应在出壳当日或三日内接种小鹅瘟血清或卵黄囊抗体,间隔7日后再接种小鹅瘟弱毒疫苗,有时直接对1~3月龄的雏鹅接种小鹅瘟弱毒疫苗(因为雏鹅7月后产生免疫力,所以应注意避免超前感染,以防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1.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几年来笔者在临床诊治鹅病时,发现小鹅瘟发病率较高,即使雏鹅实施了小鹅瘟疫苗免疫仍有部分鹅群发病,给养鹅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就几年来临床实践诊治小鹅瘟的体会浅谈如下。一、小鹅瘟的流行情况病鹅和带毒鹅为本病的传染源,通过污染小鹅瘟病毒的饲料、饮水、工具、种蛋进行传播。由于饲养管理不当或营养缺乏使雏鹅体质弱、抗病力低而易感本病,无母源抗体又未实施疫苗免疫的雏鹅易感,种蛋来自不同种鹅场或来自发病鹅场的雏鹅也易感。母源抗体参差不齐的雏鹅群,实施小…  相似文献   

12.
小鹅瘟是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发生在出壳后5至15日龄的雏鹅,7到10日龄可达最高峰,蔓延到全群。以后逐渐缓和,15日龄以后逐渐平稳,发病率与死亡率一般在50—80%。初出壳的雏鹅及30日龄左右的雏鹅很少发症。预防雏鹅感染本病,每年应在母鹅产  相似文献   

13.
1小鹅瘟各种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对小鹅瘟均无效。必须切实做好预防与疫苗接种工作。严禁从疫区购进种蛋、雏鹅及种鹅。入孵的种蛋应严格地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以防止病毒经种蛋传播,孵化场也必须定期用消毒剂进行消毒。病死的雏鹅应焚烧或深埋,对被污染的场所要彻底消毒,严禁病雏鹅外调或出售。在母鹅产蛋前30天内,注射小鹅瘟弱毒疫苗2次,  相似文献   

14.
朱来明 《动物保健》2009,(8):55-55,60
(一)发病情况 我县香泉镇一养鹅户于2007年3月12日购进1日龄雏鹅3200只,分别于1日龄和8日龄两次用小鹅瘟精制高免卵黄抗体颈背侧皮下注射0.5ml/只和lml/只,12日龄免疫注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0.5ml/只。15日龄突然发病死亡7只,次日死亡26只,病鹅40余只,禽主认为鹅感染了小鹅瘟,再次注射小鹅瘟精制高免卵黄抗体1.5ml/只,并在饮水中加入10%氟苯尼考,给鹅自由饮用,第3d死亡98只,病鹅有100余只。  相似文献   

15.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GPV)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30日龄以内雏鹅和雏番鸭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养鹅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传统的小鹅瘟弱毒苗在免疫预防小鹅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潜在毒力易返强、不易区分自然感染与疫苗抗体等不足[1].  相似文献   

16.
<正>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侵害4~20日龄以内的雏鹅,特别是10龄以内的雏鹅。1发病情况2008年3月19日,本县某养鹅户购进1日龄雏鹅200只,当天按0.5毫升/只注射抗小鹅瘟血清,10日龄注射小鹅瘟弱毒疫苗,生长情况正常。但在4月13日早上,发现少数雏鹅精神不振,排灰绿稀粪,下午死亡3只雏鹅。发病期间曾用庆大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等治疗无效。遂邀笔者诊治。  相似文献   

17.
叶健强 《兽医导刊》2008,(10):14-16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NGVEV)是继发现小鹅瘟(GPV)和鸭瘟病毒(DPV)能够引起雏鹅感染发病后,于1993年由四川农业大学程安春在四川省内首次发现且于1998年首次报道的新型病毒,是一种能引起30日龄以内的雏鹅感染发病的病毒,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综合病例)和病理变化(后期死亡雏鹅病变及其组织学变化)与小鹅瘟极相似的传染病,因而在实际生产中常常将其误诊为小鹅瘟.但其种鹅在开产前注射1次小鹅瘟疫苗,其下一代于3日龄开始仍然发病和死亡,用小鹅瘟高免血清治疗无效,其死亡率一般为25%~75%,严重的地区可达100%.  相似文献   

18.
1 小鹅瘟 冬春季天气寒冷,是小鹅瘟的流行季节.主要侵害3~25日龄的雏鹅,年龄越小越易发病,且有很高发病死亡率.在种鹅开产前1个月,肌肉或皮下注射种鹅用小鹅瘟疫苗(按1∶100稀释),每只1毫升,15天后产生免疫力,使所产种蛋孵出的雏鹅获得被动免疫.如果种鹅未接种过疫苗,则应在小鹅出雏后18小时内皮下注射或滴鼻0.1毫升雏鹅用小鹅瘟疫苗,5天后产生免疫力;如购进的种鹅未接种小鹅瘟疫苗,则应尽快给雏鹅接种小鹅瘟疫苗.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探讨小鹅瘟卵黄抗体对不同日龄雏鹅在小鹅瘟病毒攻击后的治疗试验。将小鹅瘟强毒(H株)病毒液接种1、4、7日龄健康易感雏鹅,攻毒后将鹅按患病程度划分为轻度患病及重度患病组,分别皮下注射琼扩效价为1:16的三批小鹅瘟卵黄抗体实验室产品(批号为:201301、201302和201303),雏鹅注射剂量为1.0 m L/只,注射后观察10日,记录雏鹅发病情况。结果表明,在观察期内,轻度患病雏鹅1日龄治愈率为97.44%,4日龄治愈率为94.87%,7日龄治愈率为90.48%;未注射抗体对照组1日龄92.31%死亡,4日龄91.67%死亡,7日龄85.71%死亡;重度患病雏鹅1日龄治愈率为6.06%,4日龄治愈率为10.00%,7日龄治愈率为9.52%;未注射抗体对照组1日龄100%死亡,4日龄100%死亡,7日龄90.00%死亡。说明采用小鹅瘟精制卵黄抗体治疗不同日龄轻度患病雏鹅,治疗剂量为1.0 m L/只,治疗效果较好,对不同日龄重度患病雏鹅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20.
用病毒分离法鉴定诊断小鹅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未免疫小鹅瘟疫苗的健康母鹅所产种蛋的12日龄鹅胚,从死亡的具有小鹅瘟典型症状雏鹅的脾中分离到1株病毒,电镜负染观察到细小病毒样粒子。雏鹅接种试验结果,试验组雏鹅表现出小鹅瘟临床症状和剖检特征。由此证明该雏鹅死于小鹅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