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公害茶园是指以生物防治、施用有机肥为主,少施或不施化肥和农药等。没有有害物质污染的茶园,其生产的茶叶是一种无污染、卫生、安全、对人体健康有利的优质茶叶或茶叶绿色食品。一、建立无公害茶园的意义茶叶是我国的主要饮料,又是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意识的增强,对茶叶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防止污染、清除公害,愈来愈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茶园污染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来自茶园农事活动,即由于化肥、农药、激素等化学物质大量施用,导致土壤环境恶化,理化性状变劣,有害物质残留,破坏了茶园生…  相似文献   

2.
朱俊庆 《茶叶》2004,30(2):103-103
发展无公害茶叶是当今茶叶生产的热点。在无公害茶园的病虫防治中,应认真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才能降低农药残留,使茶叶中的农残符合无公害茶叶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上茗轩(英德)茶厂是省农垦商业总公司承包原红星茶厂而成立的,茶厂成立的主要目的是为总公司提供稳定的无公害优质茶货源。 茶叶作为一种日常的大众饮料,品一杯色、香、味、形俱佳的优质茶,使人心旷神怡、精神振奋,茶叶需要优质;茶叶作为新世纪的健康饮料,其卫生与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严格限制茶叶中农药残留量和其他对人体有害物质的含量,是茶叶发展的迫切需要,所以,茶叶更需要健康。健康与品质是总公司对基地建设的要求,也是我厂的立场之本。一、基地现状 我厂位于粤北山区英德市以北30公里,这里四面环山,…  相似文献   

4.
谢继金  周继法 《茶叶》2001,27(3):50-51
在人们日益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开发有机茶和发展无公害茶叶已成为市场所趋,是茶叶生产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为切实将茶叶农药残留量降低至安全允许范围内,并符合欧盟等消费市场的需求,有效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最近,我们对重点产茶县、市茶园中的化学农药使用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5.
闽东无公害茶园建设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农药残留问题长期以来未予重视,直到1996年12月才着手抓这个问题。1997年全省在宁德、南平、泉州、三明、漳州、福州六地市建立无公害茶园示范点10个,闽东占4个。经过几年来的科学治理、示范、推广,茶园病虫害逐年减少,茶叶质量、产量逐步提高,全市现有无公害茶园13万亩,绿色食品基地2万亩。2000年全市茶叶抽查合格率在87%以上,各县(市)送检合格率达85%以上,具体有:①省技术监督局2000年6月份在宁德市蕉城区和寿宁县分别抽样36批次和20批次,“农残”合格率均为100%;②宁德市技术监督局2000年4月、9月在全市各茶区共抽检茶…  相似文献   

6.
苏峰 《福建茶叶》1999,(3):30-31
1闽东无公害茶园建设的现状闽东虽然产茶历史悠久,但无公害茶园建设的起步较晚。1997年省农业厅在全省建立了十个无公害茶园试验示范点,其中宁德地区就有4个、面积达193hm2。全区茶叶业务部门在省定示范点的基础上,在福安、福鼎、宁德、霞浦等县(市)的重点菜区建立无公害茶园示范点10个、面积666.6hm2,以点带面,全面开展无公害茶园建设。1998年3月行署召开了全区茶叶工作会议,总结了过去无公害茶园建设的经验,进一步布置了今后无公害茶园的建设任务,确立了“九五”期间全区建立无公害茶园基地6666hm2的奋斗目标,在全区范围内进…  相似文献   

7.
段新友 《中国茶叶》2007,29(3):16-17
“十五”以来,是四川省茶叶产业历史上发展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的时期。全省现有产茶县(市)120多个,重点产茶县(市)30多个:2006年全省茶园面积15.53万公顷,无性系良种茶园比重提高到42%;茶叶总产量10.0万吨,其中名优茶产量3.98万吨;茶叶总产值18.0亿元,其中名优茶产值达到11.5亿元,全省茶叶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70%的投产茶园通过了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名山县、峨眉山市、洪雅县被列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县;21家企业的79个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证书;33家企业的1667公顷茶园获得了有机茶认证:  相似文献   

8.
乌龙茶无公害栽培的技术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年来,为彻底解决茶叶“农残”问题,生产产品达到各进口国所制定的茶叶卫生质量标准,我县上下形成共识,。大力实施尤公害茶叶栽培,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在我县2万hm^2茶园中,无公害茶园占2/3左右。2001年,我县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首批觅公害种植业(茶叶)生产示范县”。2003年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全国无公害农产晶(茶叶洼产示范基地县达标单位”证书。在乌龙茶无公害栽培过程中,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技术特点是:  相似文献   

9.
茶园的清洁状况是生产无污染、安全优质茶叶的关键,也是茶叶生产者所关注的问题。本文将根据近年来对福建省茶叶生产区茶园污染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茶园污染的预防与综合治理措施。1茶园农药残留现状1.1茶园土壤农药残留量BHC、DDT禁用近二十年后,茶园土壤中BHC、DDT残留甚低,基本上都在100μg·kg-1(绿色食品产地土壤农残标准)以下。不同层次上壤其农药残留量不同,表层土壤BHC为3.7μg·kg-1,略高于深层土壤的3.5μg·kg-1,两者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R=0.528*);茶园土壤BHC残留量高于背景土壤(…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天然食品的追求,开发生产无公害茶叶已成为新世纪农业主题之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指日可待,国内外市场要求加快生产无害化食品和饲料的呼声愈来愈高。为此,建立无公害茶叶基地,培植优质精品茶园,生产符合卫生标准的茶叶产品,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建瓯茶叶出路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生物防治控制病虫害是无公害茶叶生产的重要环节。1996年以来在安徽省十字铺茶场设置大面积的无公害茶叶生产、试验区,以生物防治的措施治理病虫害,增施有机肥和复合肥增强茶树生机和抗性,取得一定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兹报告十字销茶场无公害茶园和化防茶园病、虫种群数量和农药残留量的差异。1试验区概况无公害茶园,从1996年春季起禁止施用化学农药,对主要病虫害进行生物防治。以球孢白僵菌防治茶小卷叶蛾,以韦伯虫座孢菌剂防治黑刺粉虱,以茶尺蠖NPV制剂防治条尺蠖。该茶区重要病害茶云纹叶枯病4月份病情开始上升,5~6月份明…  相似文献   

12.
明溪县地处闽西北,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0%,宜茶山地面积大,是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新茶区,现有茶园面积1.5万亩,年茶叶产量1300吨,茶叶已成为茶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县建立无公害茶园4000亩,无公害生态茶园1000亩,已初见成效。现根据本县生产实际,笔者对无公害生态茶园建设,作一些粗浅讨论,希望对茶叶生产有所裨益。 1 无公害生态茶园模式的类型 目前,建设的无公害生态茶园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1 立体结构型。这是一种根据生物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而合…  相似文献   

13.
茶树病虫害的防治是保证茶叶正常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才能达到既经济有效又不污染环境。一、条国使用化学农药的特点1.茶树是全年进行多次分批采摘鲜叶,采摘间隔期短,一般春茶3~5天,夏秋茶10天左右来摘一次。所以,要求所使用的化学农药残留期要短,一般7~10天以下。2.茶树的收获物(嫩芽、嫩消)就是药剂的主要接触部位,又是用来直接加工成茶;成茶饮时用开水连续多次冲泡,其中的农药残留成份有较多的机会被溶入茶汤,而危害饮用者身体健康。二、我国茶叶中农殊的限量标准是检验茶园是否科学用药的尺度为了保障…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兰岭茶厂位于湘阴县六塘镇,地处洞庭湖滨,新发展福云六号和福鼎大毫良种茶园650亩,茶园平均海拔150米。从1993年开发茶园起,就制定茶园坚决不用化学农药的方针,走绿色茶叶生产之路,茶园已实现八年未喷化学农药,我们的主要措施是: 1.以市场为导向,走绿色茶叶生产之路. 经过细致的市场调查研究,当时全国有很多普通茶卖不出去,但是没有农药残留的无公害茶叶相对较少。我厂领导认识到若干年后,无公害的绿色食品茶一定会走俏市场,因此决定建设无公害的绿色食品茶园. 2.坚决不用化学农药是死命令。 良种茶建园…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提高茶叶生产技术水平、茶叶卫生标准和品质,最终实现茶叶绿色食品的目的。罗源县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技术指导下,1997年开始承担实施了“九五”福建省无公害茶园建设试验、示范项目,1998年建立了2000亩县级示范片,通过示范辐射带动了全县1万亩无?..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健康营养食品的追求日趋迫切。茶叶是食品,是目前世界无酒精的三大饮料之一,对卫生标准有着严格要求,尤其是对农药残留含量有严格规定。自93年5月1日起,日本政府对进口我茶实行农残法定检测以来,并对茶园使用的28种农药实行最高限量。96年欧共体也开始对进口我茶实行在残检测。之后,美国等茶叶进口国也相继开展此项工作,检测范围之扩大,且要求更加严格。这样,我省和我市茶叶出口将面临着严峻挑战和考验,务必引起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茶区的高度重…  相似文献   

17.
松阳县出台茶叶病虫害统防统治考核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松阳县委、县政府研究通过了《松阳县茶叶病虫害统防统治考核办法(试行)》,要求全县20个乡镇,近期内现有茶园面积50%以上实施茶叶病虫全程专业化统防统治,其中现代农业综合区、茶叶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农业精品园区内所有茶园100%实行统防统治。同时,凡今后列入项目建设的茶园,必须实施统防统治。实施后,农药残留量100%达到国家无公害食品茶叶标准。  相似文献   

18.
潘建义 《茶叶》2003,29(4):228-229
无公害茶叶生产已成为全国茶区一个热点 ,发展无公害茶叶已成为当前山区茶农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但是 ,无公害茶叶生产中一些技术问题 ,特别是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无公害茶叶的发展 ,亟待解决。本文根据丽水市无公害茶叶生产实践 ,就山区茶园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有关技术作一阐述。1 山区茶园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思路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应实行综合防治 ,即从茶园生态系的整体平衡来考虑 ,不要只局限于防治对象 ,既要考虑当时当地的病虫种类 ,还要考虑到未来和环境保护 ,既要考虑当前的利益和效益 ,更要考虑长远的影…  相似文献   

19.
茶蚜和茶楼癭螨、茶短须螨、茶黄螨等螨类是福建省茶区常见的刺吸性口器害虫、害螨,以往茶园防治茶蚜主要使用扑虱灵、乐果、甲胺磷等剧毒、高残留农药,防治螨类则大量使用三氯杀螨醇.造成极为严重的农药残留,为此,应抓紧开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及茶园适用生物农药的筛选与应用技术研究,作为无公害茶叶生产系统的配套技术,以替代剧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本试验对集琦虫螨克等药剂对茶蚜及螨类适用性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害虫茶蚜(ToxopteraaurantiiBoyer);茶橙癭…  相似文献   

20.
加快福建省无公害茶园建设的一些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现有茶园面积12.66万公顷,占全国茶园面积的13.57%,1997年茶叶产量10.99万吨,占全国茶叶产量的183%。茶叶既是我省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又是广大菜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许多菜区地处丘陵山区,土壤肥沃,生态环境优越,害虫的天敌种群丰富,大部分茶园远离城镇、工厂,水质、大气、土壤污染程度小,十分有利于无公害茶叶和绿色食品茶叶生产。但是,在无公害茶园建设和绿色食品茶叶生产方面却相对滞后,有些茶区的产品农残检测还存在超标现象。目前,这一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省农业厅已开始组织实施无公害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