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实施“成人与成才双融合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和现实需要,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有利于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有利于受教育者可持续发展.笔者在茶艺专业实施“成人与成才双融合培养模式”,以创新“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体系、人文素养教育体系、专业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和身心素质教育体系”为手段,全面推进人文素...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亟需一批既有农类专业知识,又熟悉“三农”基本情况,还有强烈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通过实践“导师+项目+团队+基地+农户”的培养模式、构建可持续的创业教育发展体系,从而培育农类创业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独立学院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立学院以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为自身的办学定位,而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构建体现“能力本位”的教学体系。独立学院应根据自身特点及未来市场的需要,在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设计、课程设置及其体系结构、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性教学环节、考核方式、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形成独立学院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十二五”期间,云南、四川、广西三省(自治区)林业部门紧紧围绕林业改革发展大局,高度重视林业人才和教育培训工作,探索创新工作机制,积极实施各项工程计划,人才队伍建设和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与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的需求相比,三省林业人才队伍建设和教育培训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十三五”期间,建议紧抓院校源头教育,推动高校涉林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深度融合;整合政策、资金等资源,加大改革投入力度;实施“十三五”林业干部人才教育培训工程;广泛协同,构建具有林业特色的行业教育培训体系;创新教育培训手段方式,提高教育培训实效.  相似文献   

5.
欧美高校产学研协同服务社会发展主要包括“大学知识核——科技产业园区——创新网络”、“大学作为连结点的产业带”、“大学——企业——政府三螺旋”、“大学参与体育竞技产业”、“大学内部建立新机构”和“大学孵化企业”等六类典型模式.我国高校产学研协同发展的现实路径是以分类培养行业技术人才为核心,构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链;以对接地方典型产业集群为目标,打造高校分类服务模式;以提升科研应用能力为导向,健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以完善体制机制为重点,激发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6.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中央有关文件及规划布局中被多次提及,临洮县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契机,将2022年确定为“人居环境整治攻坚年”,对标学习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全面实施“22211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成效显著,但还存在群众参与不积极、工作落实不达标、垃圾清运不顺畅、卫生整治不彻底、治理机制不健全等方面问题,基于此提出了激发群众参与新局面、统筹推进形成新合力、逐步构建环境新格局、确保治理工作新突破等对策建议,对开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长效治理新局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实践技能要求与教学环节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因此人才培养体系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更要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把学生的“学”与“做”有机联结起来,实现“学中做”、“做中学”和“学做统一”的目的。因此,需要从解决本科人才“应会”和“应熟”问题入手,分别从技能训练体系、实验体系、实习体系三方面,构建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技能训练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验实践教学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生产类专业从国家战略、行业需求和学校发展出发,坚持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和产学研互促共进的办学理念,将科研强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动物生产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和实践: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机构;整合校内外科教资源,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整合课内外创新创业活动,构建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激励与保障机制.系统构建了组织领导体系、支撑体系、科研训练体系和管理保障体系等“四系一体”的动物生产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9.
陈红川  刘斌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6):232-236
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并根据高新技术产业特点,构建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挖掘的K-均值聚类算法对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环境进行分类评价和整体评价,将不同聚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综合结果显示:2012年,政策环境方面上海排名第1,市场环境、人才环境、自主创新环境方面均表现为北京排名第1,且与其他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建议进一步完善自主创新地方法规,完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强化创新意识,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政策支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重视培养创新型人才,引讲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10.
孙翠萍  丁莹莹 《现代农业科技》2023,(22):180-183+187
新时期,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涉农人才的支撑。这是时代交给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新命题。面临当下高校人才培养与涉农人才需求不匹配的难题,潍坊科技学院应积极依托学校“大农科”办学优势、“寿光模式”地域特色以及“产学研”办学特色,紧密结合乡村振兴对人才的需求,重构实践教学模式。结合案例院校的办学资源优势,本文提出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方案,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双基双能”实践能力体系构建、“三层三阶”实践课程体系构建、“政产学研用”五方协同育人实践平台搭建等改革措施,以期为应用型高校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培养水利类本科专业创新人才是水利事业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水利类本科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东北农业大学水利类本科人才培养实践,通过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创新课程体系、优化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师业务素质等途径,搭建了实现水利类本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2.
为了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以陕西省农村地区为例,立足于资源化利用这一独特视角,深入分析陕西省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状况及影响其农村人居环境水平的具体要素。分析认为,有效构建陕西省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指标体系、积极推进陕西省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科学制定陕西省农村固废资源化利用分类方法、构建资源化利用的陕西省农村人居环境提升长效管理机制,是从根本上提升陕西省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需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群体,推动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向多元化、现代化迈进.改变以往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教育评价体系,将是新形势下对图书馆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文章阐述了如何根据专业特点整合各种资源,构建和完善培养创新型图书馆人才的知识体系和教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乡村人居环境与乡村振兴具有紧密的逻辑契合性和内在系统关联性,构建5个维度36个指标组成的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因子分析法和空间关联测度等评价分析方法,基于乡村振兴视角对乡村人居环境质量与空间格局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指数高、低值集聚和空间自相关性较显著,指数呈现苏南>苏中>苏北的梯度空间格局,各地市分系统环境质量水平差距较大,冷热点区域空间分异明显,呈不均衡和不充分的发展特征.江苏省乡村人居环境建设需制定差异化的分区调控策略,强调人居环境各子系统的全面补缺和冷热点区域协同优化,注重"拉长板,补短板,重协同,谋特色",统筹促进省域乡村地域产业、生态、文化、治理和生活环境水平的系统振兴,这对江苏省各地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优化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满意度影响因素及其关系,为今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满意度评价提供方法参考及数据支持.以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南岭乡黄回村为研究区,以社会人文环境、情感感知在内的6个指标层,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满意度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及确定性因子分析,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通过对评价体系指标层因子特征向量值及因子贡献率的统计分析,设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满意度评级参考标准.结果表明,自然居住环境、基础设施、村民情感感知、社会人文环境、安全防御保障为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满意度的显著因子,其中,自然居住环境因子影响最为显著.同时,依据所构建的评价模型中整体满意度的计算,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满意度划分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中立""满意""非常满意"5个等级.依据研究所得结果,可为今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满意度评价及工程的开展、评级、验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数据支持及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人居环境问题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居环境概念人手,综述了人居环境研究中的相关问题,如人居环境规划模式研究,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研究以及人居环境建设对策研究等.就人居环境研究现状进行了展望,指出人居环境的概念尚待明确,规划建设问题有待深入,评价体系研究有待完善统一.  相似文献   

17.
从社会经济、居住条件、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4个层面上选取24个指标,构建了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聚类分析法对2012年河南省城市人居环境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城市人居环境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共分为4个级别,城市人居环境较好的地区大多分布在北部和中部地区,东部和西南部地区城市人居环境相对较差。河南省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指数与城市化率之间具有极高的相关性,表明运用熵值法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评价切实可行。最后,结合各区域城市人居环境状况,提出城市未来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根据都市型现代农业对农业人才的需求,设置了富有特色的园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了“三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了适应都市型农业园艺人才的培养方案;按照坚持高等学历教育与现代农业职业素能教育的有机结合,培养了“双证型”应用型人才;建设了都市型农业园艺人才培养的校内外实践基地,以教师科研项目、为三农服务及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和为纽带,搭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对“生态宜居”要求的积极回应。通过调查四川省遂宁市蓬南镇人居环境整治情况,了解到蓬南镇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治理资金短缺,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治理主体单一等问题。针对现实困境,提出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强环保意识与服务意识、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等措施,以期为蓬南镇人居环境整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采用层次分析、加权求和等方法,在30名专家和近900名居民的访谈与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别从横向与纵向角度评价广州市边缘区人居环境,并与客观参照系统共同组成综合评价系统,构建了综合评价的“天平”模型.研究发现:主客观评价以及专家与居民的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因此将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以及专家的优化度评价与居民的满意度评价置于同一个研究框架内,有助于全面地、科学地衡量人居环境状况,为制定人居环境的优化调控措施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