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toxB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引用本文:张雪寒,何孔旺,赵攀登,栾晓婷,叶青,温立斌,倪艳秀,李彬,郭容利,王小敏,周俊明,俞正玉,茅爱华,吕立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toxB基因缺失株的构建[J].江苏农业学报,2012(2):337-343.
作者姓名:张雪寒  何孔旺  赵攀登  栾晓婷  叶青  温立斌  倪艳秀  李彬  郭容利  王小敏  周俊明  俞正玉  茅爱华  吕立新
作者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农业部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0068);江苏省农业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BE2011771);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项目[CX(09)106]
摘    要:为了明确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O157∶H7大质粒pO157编码的蛋白质ToxB与O157∶H7在肠道黏附、定殖的关系,构建含有toxB基因同源臂的重组自杀性质粒pMEG375-BN-Kan-BC,转化SM10宿主菌获得重组SM10(pMEG375-BN-Kan-BC)。将SM10(pMEG375-BN-Kan-BC)与O157∶H7进行混合培养,通过同源重组,获得杂交toxB基因缺失株。用体外接种的HEp-2细胞和体内感染链霉素处理的小鼠,明确缺失株黏附定殖能力。经PCR和Western blot鉴定,toxB基因被卡那霉素(Kan+)选择标记基因表达盒所代替。O157∶H7(△toxB)生长特性与亲本株相比无明显差异。O157∶H7(△toxB)与亲本株相比,对HEp-2细胞的黏附能力降低了2倍。口服感染小鼠后,O157∶H7(△toxB)第3 d粪便排菌量仅为3.1×105 CFU,持续排菌11 d;而亲本株排菌量高达4.03×107 CFU,持续排菌时间超过14 d。

关 键 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toxB基因  缺失株  小鼠  黏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