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海表面温度及叶绿素a浓度对西北印度洋鸢乌贼时空分布的影响
引用本文:魏裙倚,崔国辰,玄文丹,陶迎新,苏施,朱文斌.海表面温度及叶绿素a浓度对西北印度洋鸢乌贼时空分布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22,29(3):388-397.
作者姓名:魏裙倚  崔国辰  玄文丹  陶迎新  苏施  朱文斌
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 浙江 舟山 316021 ;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浙江 舟山 316021;海安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江苏 南通 226600;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 浙江 舟山 316021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重点渔场渔业资源科学观测实验站, 浙江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 舟山 316021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D0901505);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C02026)
摘    要:西北印度洋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资源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可作为商业性捕捞对象。本研究基于西北印度洋 2017 年 1—3 月, 8—12 月鸢乌贼的渔捞日志数据, 结合同期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及叶绿素 a 浓度(chlorophyll-a, Chl-a)数据, 运用渔场重心分析、地统计插值、GAM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模型分析, 探究西北印度洋鸢乌贼渔场时空变动及其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 2017 年 1—3 月, 8—12 月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渔场重心大多分布于海洋锋带附近, 分布范围集中于 13.6°N~17.2°N、58.3°E~ 62.2°E 海域, 1—3 月渔场重心向西南迁移, 8—11 月渔场重心往东北移动, 12 月向西南折回。GAM 模型分析结果显示, 西北印度洋鸢乌贼渔场最适 SST 范围是 25.5~27.0 ℃, 最适 Chl-a 浓度范围是 0.2~0.4 mg/m3 , 月份是影响鸢乌贼单位捕捞努力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 CPUE)的主要因子。研究结果对于了解该海域鸢乌贼资源变动规律、 指导鸢乌贼资源科学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西北印度洋    鸢乌贼    CPUE  时空分布    环境因子    GAM  模型

Effects of SST and Chl-a on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 fishing ground in the Northwest Indian Ocean
WEI Qunyi,CUI Guochen,XUAN Wendan,TAO Yingxin,SU Shi,ZHU Wenbin.Effects of SST and Chl-a on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 fishing ground in the Northwest Indian Ocean[J].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2022,29(3):388-397.
Authors:WEI Qunyi  CUI Guochen  XUAN Wendan  TAO Yingxin  SU Shi  ZHU Wenbin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产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产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