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49篇
  免费   407篇
  国内免费   821篇
林业   548篇
农学   863篇
基础科学   562篇
  637篇
综合类   4497篇
农作物   591篇
水产渔业   507篇
畜牧兽医   3367篇
园艺   309篇
植物保护   296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328篇
  2022年   338篇
  2021年   331篇
  2020年   351篇
  2019年   424篇
  2018年   232篇
  2017年   394篇
  2016年   455篇
  2015年   495篇
  2014年   569篇
  2013年   588篇
  2012年   758篇
  2011年   830篇
  2010年   836篇
  2009年   644篇
  2008年   725篇
  2007年   614篇
  2006年   521篇
  2005年   486篇
  2004年   397篇
  2003年   373篇
  2002年   244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废弃矿山试点项目实施案例,总结矿山生态恢复中的新措施、新方法,减少废弃矿山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本文基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论述了3S技术在废弃矿山建设规划方法中的应用,并对照行业标准,统筹相关规划,提出了当代绿色矿山的建设目标和基于3S技术的绿色矿山建设措施,为促进绿色矿山发展,提高矿山建设水平,推动废弃矿山修复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纯培养法对采集自云南地区的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 kikuchii)3龄幼虫进行肠道细菌多样性的研究,这些研究资料与菌种数据为后研究思茅松毛虫发育奠定基础.对采自安宁市的150头思茅松毛虫3龄幼虫的肠道细菌进行分离与纯化,并且对所培养菌株的进行形态特征观察及生理生化指标测定,通过这种方法对菌株进行初步的鉴定,再结合16S rDNA分子鉴定技术进行分析,判定细菌多样性.结果显示,从3龄幼虫肠道中共分离到152株细菌,初步鉴定隶属于6个属9个类群,分别为62株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3个类群)、35株微球菌属(Micrococcus sp.)(2个类群)、23株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sp.)(1个类群)、11株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1个类群)、12株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1个类群)、9株泛菌属(Pantoea sp.)(1个类群).其中,芽孢杆菌属具有最高的相对分离率为40.78%,为优势菌群.思茅松毛虫3龄幼虫肠道细菌的多样性丰富,通过分析细菌种类及各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为更深入研究细菌与思茅松毛虫的关系和为思茅松毛虫的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施氮水平对7S亚基缺失大豆根系形态和结瘤固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推广功能型大豆7S亚基缺失品种,以7S亚基缺失大豆品系东富2号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施氮水平(纯N),N0(0 mg·kg~(-1))、N1(25 mg·kg~(-1))、N2(50 mg·kg~(-1))、N3(75 mg·kg~(-1)),采用桶栽法研究大豆根系形态和结瘤固氮对不同施氮水平的响应。结果表明:N1(25 mg·kg~(-1))水平下根系干重加大,根冠比增大,根瘤固氮潜力高,单株产量较高。N2(50 mg·kg~(-1))水平下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在生育后期增长较快,根系干重较大,根冠比低,固氮酶活性最高,单株籽粒产量最高。N3(75 mg·kg~(-1))水平下植株干重较大,无效生长较多,根瘤数少,固氮潜力和根冠比低,单株产量不高。综合籽粒产量和根系特性指标,功能型大豆7S亚基缺失品系东富2号的适宜施肥量为25~50 mg·kg~(-1)。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促卵泡激素受体结合抑制剂(FRBI)是否影响卵母细胞中糖类抗原125(CA125)、表皮生长因子(EGF)、雌二醇(E_2)、三磷酸肌醇(IP3)和cAMP分泌,雌激素受体β(ERβ)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阐明FRBI作用的信号通路。以绵羊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作为研究对象,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10,20,30,40μg/mL的FRBI,分别检测培养液中CA125、EGF、E_2、IP3和cAMP的浓度,研究卵母细胞中ERβ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CG)相比较,FRBI-3组和FRBI-4组CA125和IP3浓度降低。FRBI-1组CA125和FRBI-2组IP3浓度明显高于CG。E_2浓度随FRBI添加量增加(从10μg/mL到30μg/mL)而升高,FRBI-3组E_2浓度最高。FRBI-3组和FRBI-4组cAMP浓度明显低于CG和FSH组。FRBI组ERβ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FRBI-4组ERβ蛋白水平低于FSH(P0.05)。FRBI浓度与EGF和E_2呈正相关。结果表明,高剂量的FRBI能抑制绵羊卵母细胞中CA125、cAMP和IP3产生,增加E_2浓度,降低卵母细胞ERβ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FRBI可能抑制IP3和cAMP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5.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是一种在真核细胞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作为细胞内最重要的能量感受器,AMPK在细胞生长、繁殖、维持机体能量平衡以及细胞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AMPK活化主要受细胞内一磷酸腺苷/三磷酸腺苷(AMP/ATP)水平及肝激酶B1、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活性等因素的影响;在动物处于营养缺乏、热应激、氧化应激等环境中,AMPK通路能做出适应性调整,以降低应激环境对动物的负面影响。本文对AMPK的结构、活性调节以及对处于应激环境中的动物能量代谢的调节进行综述,为缓解畜禽各种应激综合征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7.
IGF2、MUC13、PHKG1、RYR1和VRTN基因是应用于实践生产的影响猪抗病、肉质及生长性能的基因。利用PCR扩增、Sanger测序和RFLP技术在姜曲海猪和苏姜猪核心群中检测了这5个基因的基因型。结果表明:姜曲海猪中的IGF2、VRTN基因和苏姜猪中的VRTN基因的有利等位基因频率相对较低。RYR1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姜曲海猪混有外来血缘,需要进行提纯复壮。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常规育种技术,苏姜猪需要经过多世代选育才能将这5个基因的有利等位基因纯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S)-乙酸苏合香酯是手性药物合成的关键手性砌块,其在多种手性化合物的合成及医药、香料的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化学合成手性化合物的方法需要有毒有机溶剂及重金属的参与,对环境及人类具有严重的危害,同时得到的手性化合物的光学纯度较低.与传统的化学合成相比,酶法选择性拆分消旋体化合物,具有高立体专一性和区域选择性、副反应少、产率高、产物光学纯度好以及反应条件温和的优点,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拆分方法.实验表明,Bacillus sp.DL-2胞内蛋白游离酶可拆分制备(S)-乙酸苏合香酯,然而游离酶不易回收且稳定性差,将Bacillus sp.DL-2胞内蛋白游离酶制备成固定化制剂,克服了游离酶对环境敏感,稳定性不高的缺点,为工业化生产(S)-乙酸苏合香酯奠定了基础.[方法]酶的固定化方法主要有物理吸附法、离子结合法、共价结合法、交联法和包埋法.以吸附法固定酶,酶的构象很少改变,因此,酶的催化活力损失较少;且吸附法固定化操作过程简单,因此吸附法在经济上是最具吸引力的固定化方法.硅藻土由硅藻的细胞壁沉积而成,硅藻土表面的多孔性与负电性使其呈现明显表面吸附性,因而被常用做吸附载体.以硅藻土作为固定化载体,对Bacillus sp.DL-2胞内蛋白酶进行固定化,用以拆分制备高光学纯的(S)-乙酸苏合香酯.利用单因素实验优化,确定制备固定化酶的最佳固定化条件及制备(S)-乙酸苏合香酯的最佳拆分条件,并测定了制备的固定化酶对金属离子的敏感度及储存稳定性.[结果]最佳固定化条件为:温度40℃,pH为7,固定化时间10 h,载体添加量100 g/L.在最佳固定化条件下制备了固定化酶,优化确定了制备(S)-乙酸苏合香酯的最佳拆分条件为:固定化酶用量为160 mg/mL,拆分时间7 h,拆分温度30℃,缓冲液pH为7.[结论]在最佳固定化及拆分条件下,制备的(S)-乙酸苏合香酯e.e.值可达到96.8%,转化率为73.9%,且固定化酶对金属离子敏感度较低,对反应环境要求较低,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固定化酶在4℃条件下储存,随保存周数的增加,e.e.值及转化率均逐渐降低,但4周后e.e.值仍能达到90.1%,转化率保持在66.6%左右,具备较高的储存稳定性,为工业化生产(S)-乙酸苏合香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中国特有的野生牡丹一直被国内外视为珍贵的种质资源。野生矮牡丹被认为是现代栽培牡丹品种重要的祖先种之一,开展矮牡丹在内的芍药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cp DNA)特征分析对阐明牡丹系统进化、培育和改良栽培品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方法】在矮牡丹叶绿体高通量测序的基础上,从NCBI数据库下载凤丹牡丹、大花黄牡丹、滇牡丹、川赤芍和草芍药的cp DNA数据,利用Geneious 8. 0、EMBOSS 6. 4. 0等软件,对芍药属6个种的cp DN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矮牡丹cp DNA序列共152 628 bp,共有112个基因,使用25 988个密码子,编码蛋白78个;有19个基因(包括4个rRNA、7个tRNA、8个蛋白编码基因)在IR(反向重复)区重复。共搜索到143个SSR位点,单核苷酸重复基序位点最多,为116个(占81. 12%),没有六核苷酸重复基序。尽管芍药属叶绿体基因组比较保守,但不同种间IR和LSC(大单拷贝区)的边界位置仍有一定变化,凤丹牡丹LSC/IR的rpl2基因有718 bp延伸至LSC区域,而其他种的rpl2基因均完整地位于IR区。【结论】从基因组大小和基因内容来看,芍药属cp DNA高度保守;草芍药与滇牡丹cp DNA最大,为152 698 bp;凤丹牡丹cp DNA最小,为152 153bp。矮牡丹cp DNA蛋白编码基因密码子偏好使用A/T碱基,SSRs位点的碱基组成也偏好使用A/T碱基,143个SSRs位点中,A/T组成的位点有134个;矮牡丹cp DNA SSRs分布具有不均匀性,14个SSR位点位于IR区段,103个位于LSC区段,26个位于SSC区段。IR边界分析显示,芍药属LSC/IRb的边界变化是IR区扩张与收缩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为芍药属植物的系统进化与栽培起源等研究提供支持,对芍药属植物分子标记开发及优良品种选育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2017,(5):13-15
N632S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广占63S为轮回亲本,与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株系6G241杂交、回交和自交,将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和抗稻瘟病基因Pi9(t)导入广占63S后育成的籼型水稻光温敏不育系。该不育系株型松紧适中,剑叶内卷,叶色深,不育起点温度低,开花习性较好,异交结实率较高,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2011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以N632S与科恢752选系配组育成的高产抗病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两优6375于2017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