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9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449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4篇
  291篇
综合类   410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05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探寻较为合理且高效的石漠化植被修复的治理模式,为今后选择治理石漠化的植被组合提供参考依据.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设置样地,选择3种治理模式:模式一为针叶林(马尾松、柏木),模式二为阔叶林(壳斗类,杂灌),模式三为灌木林(荚蒾、杂灌),分析不同治理模式下的土壤养分状况、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结果表明,3种模式下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为细菌>真菌>放线菌;模式二治理下的土壤呈弱碱性,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其他2种模式,土壤微生物具有更高的多样性,罗尔斯通氏菌菌属(H16)、Gaiella、红游动菌属(Rhodoplanes)、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Haliangium、子囊菌门(Ascomycoat)、担子菌门(Basidiomycete)、接合菌门(Zygomycota)是其优势菌属,且与土壤中大多数营养物质具有显著正相关性;石漠化治理效果表现为模式二>模式一>模式三,所以模式二的石漠化治理能力更好.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云南省岩溶面积位居中国第二,是我国石漠化最严重、生态问题最突出的区域之一。该区域岩溶地貌典型,广泛分布有不同类型、各具特点的石漠化草原,近年来通过对石漠化草原开展工程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具体成效如何,不同区域治理成效有何差异以及存在的问题还不是很清楚。通过开展草原石漠化治理工程成效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启示,旨在为今后我国岩溶区生态修复、石漠化草原治理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喀斯特断陷盆地是我国石漠化综合治理8大喀斯特类型中治理成效最低、治理难度最大的区域,面临石漠化严重、干旱频发、植被恢复难等突出问题。文中针对水分是影响喀斯特断陷盆地石漠化治理与植被恢复成效最关键的限制因素,综合分析了国内外水分梯度差异与植物群落构建机制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提出利用日趋成熟的水分脆弱性评价方法,通过建立基于耦合暴露度、敏感性及适应性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满足遥感影像分辨率和植物群落调查样地大小的评价单元进行水分脆弱性评估;在建立物种库—功能性状—生境特征数据库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功能性状差异进行喀斯特断陷盆地植物群落机制构建的研究方案。提出的研究方案有望解决喀斯特断陷盆地石漠化区水分梯度特征与分布格局、自然植物群落组配规律及其生境特征、水分梯度与生境要素对植物群落特征及功能性状组成的影响规律等关键科学问题,可为不同脆弱生态区植被恢复群落构建机制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都匀市先后在杨柳街河、早顶河、沙寨河、沙拉河、小河等流域地区实施了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运用混播技术开展牧草种植,使原属于轻度石漠化的草地转变为潜在石漠化,多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已见成效。笔者介绍都匀市在石漠化综合治理牧草种植中采用的混播技术,供今后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中混播草场建植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龙云叁 《林业调查规划》2006,31(Z1):119-120
沾益县岩溶地貌面积2 054.87k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72.98%,其中已形成石漠化面积564k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20%。伴随不合理的开发,导致土壤肥力降低、库塘淤积、灾害频繁。探讨了石漠化治理模式,提出了生态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特殊生态脆弱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子,为科学评估其生态治理效果、优化土地利用格局、提高生态系统碳储量、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等提供理论参考。[方法]综合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InVEST模型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滇桂黔石漠化片区1990—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演变规律及空间分异驱动因子。[结果]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城市建设蓬勃发展,石漠化治理效果良好。研究期内,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分别增加116.38%和76.40%,以石漠化裸岩石质地为主的未利用地则减少47.45%并主要转化为草地和林地;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生态系统碳储量呈波动下降趋势,2018年降至30.61亿t,较1990年减少了0.52%。建设用地扩张对耕地和林地的侵占是碳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生态系统碳储量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始终维持西南较高、南部次之、北部较低的空间分异特征,整体依次对应云南片区、广西片区以及贵州片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生态系统碳储量空间分布差异受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共同作用,但人类活动影响最为显著。“距离县中心”始终是影响力最...  相似文献   
7.
对贵州省贞丰县银洞湾小流域石漠化的治理对策及模式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全州国土面积31456平方公里,居住着汉、壮、苗、彝、瑶等11个民族,辖七县一市,总人口348万,少数民族占56.7%。文山州是云南省乃至全国典型的岩溶地区,岩溶面积16792.5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9.
遵义市汇川区石漠化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建设视角,对汇川区石漠化治理进行理性的分析,探讨了汇川区石漠化治理对策,为促进汇川区及其类似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最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石漠化现象的产生给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因此我国地方政府对于现阶段石漠化现象以及在相关地区人为地表植被破坏现象进行了大力的整治工作,来维持地表环境,防止石漠化的产生以及环境的继续恶化。而石漠化治理措施实施的同时也会给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会给当地带来一定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