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0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38篇
林业   126篇
农学   84篇
基础科学   18篇
  116篇
综合类   519篇
农作物   90篇
水产渔业   65篇
畜牧兽医   144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10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以传统作坊式水代法芝麻油、传统作坊式压榨芝麻油、商品芝麻油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和聚类分析对不同芝麻油挥发性化合物进行了检测和系统对比。结果表明:通过聚类分析,发现水代芝麻油和商品芝麻油的挥发性化合物组成相似程度更高;此外,芝麻油中吡嗪类化合物、含硫杂环化合物和苯系物因不同加工处理方式的差异显示出较大变化,其中3-乙基-2,5-二甲基吡嗪、4-甲基噻唑、愈创木酚等可作为区别三种芝麻油的关键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2.
树木挥发物对植食性昆虫的诱导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木挥发物质对植食性昆虫取食,产卵所产生的诱导抗性是树木与昆虫的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的必然结果,树木与植食性昆虫之间发展了一套互相调节,自身开拓资源,产生生存对策的复杂相互关系,本文着重阐明了树木与植食性昆虫的互相策略,诱导抗性的生物化学基础以及诱导抗性在调节植食性昆虫种群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Microorganisms isolated from wheat leaf surfaces were screened for inhibition of wheat powdery mildew. A new screening method, in which wheat leaves were inoculated with Blumeria graminis f. sp. tritici and incubated with the cultured microorganisms under non-contact conditions, was developed in the present study. Using this method, 10 phylloplane fungi that inhibited wheat powdery mildew were selected from 408 microorganisms isolated from wheat leaf surfaces. Among these 10 strains, a fungus designated as Kyu-W63 had an especially strong inhibitory effect. Kyu-W63 produced white colonies without spores when cultivated on PDA. Kyu-W63 had a strong aromatic odor when being cultured. Wheat powdery mildew was suppressed even though a membrane filter with a pore size of 0.45 μm was placed between the mycelial colony and wheat leaf segment. However, when activated charcoal was introduced, Kyu-W63 did not inhibit growth of B. graminis. It was presumed that volatile substances were involved in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Kyu-W63. GC-MS analysis was used to identify two substances produced by Kyu-W63 with molecular weights of 164 and 166. Kyu-W63 also inhibited the in vitro growth of four plant pathogenic fungi other than B. graminis. Received 19 September 2001/ Accepted in revised form 7 February 2002  相似文献   
4.
利用Y-型嗅觉仪研究了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 Haliday)对Bt玉米、常规玉米、粘虫幼虫和其虫粪及虫害苗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同时研究了Bt玉米对中红侧沟茧蜂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玉米健康植株的挥发物对中红侧沟茧蜂均有引诱作用;中红侧沟茧蜂对两种玉米的健康植株及机械损伤株挥发物之间的选择性无显著差异;相对于Bt玉米,中红侧沟茧蜂更趋向于选择常规玉米的虫伤苗及玉米-粘虫幼虫-虫粪混合物的挥发物。与对照(寄生于取食常规玉米粘虫的中红侧沟茧蜂)相比,寄生于取食Bt玉米粘虫幼虫的中红侧沟茧蜂幼虫历期延长,出茧率、茧重、羽化率、蜂重均有显著降低,茧历期、蜂历期则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以番茄为试验材料,在田间大棚设施条件下,选用白、蓝、黑、红、绿5种不同颜色的遮阳网,探讨不同光质对番茄营养与风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青熟期,黑色光质促进了总氮、蛋白氮以及非蛋白氮的积累。青熟期到转色期,白色光质的番茄有机酸总量较青熟期增加了4.57倍,蓝色和绿色光质提高了番茄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从转色期到成熟期,番茄氨基酸含量大小表现为蓝色>绿色>黑色>红色>白色;黑色光质的番茄有机酸总量较转色期增加了27.8%;红色光质提高了番茄红素含量和Vc含量,降低了硝酸盐含量;白色、红色和绿色光质增加了番茄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番茄主要风味物质(>30 μg/kg)为水杨酸甲酯、6-甲基-庚烯-2-酮、柠檬烯、反-2-己烯醛。红光使番茄水杨酸甲酯、6-甲基-庚烯-2-酮和己烯醛含量较白光增加了11.6%、20.2%和17.2%。在大田设施条件下,转色期到成熟期可以采用红色光质提高番茄果实营养品质和风味。  相似文献   
6.
以‘Micro-Tom’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为试材,种子发芽后30d移入人工气候室,分别进行红/蓝光组合(1:1、3:1、5:1、7:1)处理,以白光处理为对照。在番茄果实绿熟期、转色期、成熟期取样,测定果实挥发性物质含量及蛋白组数据。结果表明,在转色期和成熟期,对番茄风味有积极作用的己醛、反式–2–己烯醛、β–紫罗兰酮、牻牛儿丙酮、6–甲基–5–庚烯–2–酮、2–苯乙醇、愈伤木酚的含量在红/蓝光3︰1组合处理中最高,而对风味有消极作用的水杨酸甲酯的含量较低,并且在成熟期为0。进一步分析了红/蓝光3︰1组合处理与对照相比的差异蛋白,在成熟过程中番茄果实共鉴定到12个与挥发性物质产生有关的差异蛋白,其中8个上调表达,4个下调表达。通过对12个差异蛋白进行mRNA水平的验证发现,只有转色期的苯丙酮酸互变异构酶(MIF)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表达不一致,其他11个蛋白在两个水平表达均一致。  相似文献   
7.
8.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沼液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快速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VFA)作为厌氧发酵过程的重要中间产物,其在厌氧反应器中的累积能够反映出产甲烷菌的不活跃状态或厌氧发酵条件的恶化。为了实现对农牧废弃物厌氧发酵进行过程分析和状态监控,将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与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相结合构建玉米秸秆和畜禽粪便厌氧发酵液乙酸、丙酸和总酸含量快速检测模型。将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与遗传模拟退火算法(Genetic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GSA)相结合构建CARS-GSA算法对沼液中的乙酸、丙酸和总酸进行特征波长优选,原始光谱数据1 557个波长点经预处理和波长优选后,得到乙酸、丙酸和总酸特征波长变量分别为135、101和245个,建立的回归模型验证决定系数分别为0.988、0.923和0.886,预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分别为0.111、0.120和0.727,相对分析误差分别为9.685、3.685和3.484,与全谱建模相比RMSEP分别减少了17.78%、15.49%和1.22%,能够满足农牧废弃物厌氧发酵过程发酵液中乙酸和丙酸含量的快速检测需求,基本满足总酸的检测需求。结果表明,通过构建CARS-GSA算法优选乙酸、丙酸和总酸的敏感波长变量,参与建模的波长点数量显著减少,有效降低了变量维度和模型复杂度,提升了回归模型检测精度和预测能力,为快速准确检测沼液VFA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李琳  修春丽  路伟  陆宴辉 《新疆农业科学》2020,57(11):2020-2027
【目的】 筛选对黄地老虎Agrotis segetum雌性成虫具有引诱活性的植物挥发物,为黄地老虎食诱剂的研发提供候选物质【方法】 利用触角电位仪(EAG)测试黄地老虎雌性成虫对15种植物挥发物的电生理反应,通过风洞试验,评价每种物质对黄地老虎雌性成虫的吸引作用。【结果】 黄地老虎雌性成虫触角对4种挥发物(癸烷、对乙基苯乙酮、2-甲基壬烷和3,3-二甲基辛烷)没有明显的EAG反应,对其余11种挥发物(1,2-二乙苯、1,4-二乙苯、丁酸丁酯、4,8-二甲基-1,3,7-壬三烯、桉叶油醇、乙酸叶醇酯、芳樟醇、β-月桂烯、壬醛、罗勒烯和β-蒎烯)的电生理反应明显,且反应程度随着挥发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最大测试浓度100 μg/mL时产生最强烈的电生理反应。在风洞测试中,黄地老虎雌性成虫对1,2-二乙苯、1,4-二乙苯、丁酸丁酯、癸烷、4,8-二甲基-1,3,7-壬三烯、对乙基苯乙酮、桉叶油醇、乙酸叶醇酯、芳樟醇、β-月桂烯、壬醛、3,3-二甲基辛烷、罗勒烯和β-蒎烯14种挥发物表现出明显的行为趋好。【结论】 筛选出对黄地老虎雌性成虫具有电生理和行为吸引活性的植物挥发物组分。  相似文献   
10.
4份桃种质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桃果实中共有的挥发性成分及初步探讨果皮毛和果肉颜色性状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情况,以此2对性状均存在差异的4份桃种质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提取其成熟果肉中的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质谱联用仪对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4份桃种质中共鉴定出116种挥发性成分,其主要为酯、醛、醇和烷烃等类物质。从挥发性成分的种类数量上看,白肉桃‘大久保’和‘华光’中检出的挥发性成分种类较多,分别有68和52种;而2份黄肉桃种质中检出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均较少。从挥发性成分的种类上看,2份普通桃与2份油桃中的差异挥发性成分总共仅有3种,其分别为反式-2,4-庚二烯醛、戊酸-2,2,4-三甲基-3-异丙酸-异丁酯和脱氧精胍菌素,远低于2份白肉桃与2份黄肉桃种质中差异挥发性成分的数量(13种)。此外,从挥发性成分的类群上看,2份白肉桃含有较多的"青香型"的C6类化合物,而2份黄肉桃含有较多的"果香型"的酯和内酯类化合物。文中综合分析认为,果皮毛的有无和果肉的颜色性状均可能影响果实中挥发性成分的数量和种类,但后者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