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17篇
  免费   4350篇
  国内免费   2931篇
林业   2747篇
农学   2121篇
基础科学   1774篇
  8947篇
综合类   9852篇
农作物   1256篇
水产渔业   2564篇
畜牧兽医   4067篇
园艺   582篇
植物保护   3288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576篇
  2022年   858篇
  2021年   985篇
  2020年   1345篇
  2019年   1922篇
  2018年   1562篇
  2017年   2111篇
  2016年   2131篇
  2015年   1761篇
  2014年   1958篇
  2013年   2583篇
  2012年   2999篇
  2011年   2595篇
  2010年   2226篇
  2009年   1874篇
  2008年   1617篇
  2007年   1622篇
  2006年   1337篇
  2005年   1028篇
  2004年   765篇
  2003年   611篇
  2002年   470篇
  2001年   425篇
  2000年   309篇
  1999年   229篇
  1998年   189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流苏香竹(Chimonocalamus fimbriatus)是云南特有珍稀竹种,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南部。文章以野外调查获取的流苏香竹分布信息为主,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同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基于19个气候因子,预测其在当前及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结果表明:当前流苏香竹的高适生区和中适生区主要分布于德宏州、保山市和临沧市等地,除迪庆州、丽江市和昭通市外,云南其他区域均有低适生区零星分布。在未来2050s和2070s的2个时间段,基于2种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1-2.6和SSP5-8.5),流苏香竹的高适生区面积呈减少的趋势,尤其是SSP5-8.5路径下,高适生区面积仅为当前的12.51%(2050s)和18.63%(2070s);中、低适生区在SSP1-2.6路径下,显著扩张(2050s)或略微扩张(2070s),在SSP5-8.5路径下,则大幅收缩。流苏香竹野外实际分布区及其潜在分布区均以斑块状为主,可能与云南特殊的地形、地貌有关。影响流苏香竹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为最湿月份降水量、最暖月份最高温度、最干季度降水量和平均气温日较差。流苏香竹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根据其野外分布状况,建议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在其潜在适生区内适当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4.
惠州市对猴头菇的栽培研究还比较少,但市场对猴头菇的需求却日益增加。该文主要从8个方面介绍了惠州地区猴头菇的高效栽培技术,为菇农生产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作物叶面积测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作物叶面积测量理论和方法进行梳理,综述了基于单叶叶面积、单株叶面积、群体叶面积3个维度进行叶面积测量的研究进展,提出作物叶面积测量的物理原理、数学建模原理、光学特征提取原理的理论分类,从精确度、有损和无损测量2个角度分析了叶面积测量的研究进展,并对叶面积测量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分别于平水期和枯水期采集了花溪河流域典型农业区地表水和地下水样品。利用氢氧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土地利用类型对研究区不同水体的补给来源、季节变化及主要影响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水体氢氧同位素值进行了空间插值分析,同时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阐明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影响下的主要水文过程。结果表明:(1)研究区不同水体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当地大气降水,月亮湖水库受蒸发作用影响明显,地表水和地下水的δD和δ~(18)O整体上呈现平水期高于枯水期的特征。(2)地下水的δD和δ~(18)O在枯水期与平水期均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性特征,西部水田/水库集中区富集,东部旱地集中区贫化,土地利用对研究区环境水文过程影响明显。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地表水对地下水的影响,为流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辽金元农业开发的基础上,明清时期西辽河地区农业开发取得了很大进步。农业发展有利于维护西辽河地区乃至边疆地区的稳定,良好的农业开发环境促进了西辽河地区经济繁荣。明清两代非常重视农业,大力支持西辽河地区的农业开发,给予西辽河地区农业生产资料,加之其他政策的实行、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授、高产耐旱粮食作物的栽培和驿站、桥梁的建设等,使西辽河地区的农业开发成果颇丰,至清代更加显著。自然灾害等成为制约农业开发的主要因素。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西辽河地区农业开发的动力与制约因素做出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8.
采用DEA-mamlquist指数测算2004—2019年中国17个玉米主产省(区)的全要素生产率,运用联立方程组模型实证检验农村互联网发展对玉米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分区域探讨其差异性。结果显示:2004—2019年中国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0.2%,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的单轨模式驱动。农村互联网的发展显著(P<0.01)提升玉米全要素生产率,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协同作用驱动。分区域来看,农村互联网发展对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均具有显著(P<0.01)的促进作用,其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北方春播玉米区>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建议进一步提高农村互联网的配套设施建设,发挥互联网“连接经济”的优势,应用多元化互联网技术,促进不同生态类型区玉米生产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油蒿的种子大小和比叶面积对不同增雨处理的响应,探明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揭示油蒿植物功能性状对降水量变化的响应机制和演变趋势。【方法】根据内蒙古磴口县多年平均降水量,在植物生长季5—9月设计4个增雨梯度(25%,50%,75%和100%),对天然油蒿灌丛进行增雨试验,利用Winseedle种子和针叶图象分析软件系统,对比了油蒿种子表型形态特征和比叶面积对降水增多的响应,同时通过相关分析研究了油蒿种子大小与比叶面积的关系。【结果】不同增雨量对油蒿种子长度、宽度、体积、表面积及千粒重均有显著影响,在100%增雨处理下种子各性状指标达到最小值,其中种子宽度、体积、表面积与增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种子长度和千粒重与增雨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种子长宽比与增雨量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不同增雨量对油蒿比叶面积的影响差异性显著(P<0.05),且随着雨量的增加,比叶面积不断增大。种子大小与比叶面积呈负相关关系,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降水增加后油蒿种子会先增加后减小来适应环境变化,通过油蒿种子、比叶面积两大植物功能性状组合对增雨量处理响应的研究体现了荒漠植物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生存策略和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10.
Plant eradication is difficult, particularly in remote, protected areas. The Southern Ocean Islands are very isolated and highly protected, but the flora contains many alien plants. Small restricted populations have been eradicated, but eradication of established species has proven difficul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icacy of control methods at sub‐Antarctic temperatures and their off‐target impacts may increase eradication success. With interest in controlling non‐native Poa annua in the region, we aimed to determine if physical and chemical methods can control P. annua (the sub‐Antarctic biotype) in sub‐Antarctic conditions and examined their impact on native plants. We quantified the effectiveness of physical control methods on P. annua in situ on sub‐Antarctic Macquarie Island through field‐based experiments and assessed their selectivity on P. annua compared with native grasses. We also quantified the effectiveness of several herbicides on P. annua at sub‐Antarctic temperatures and assessed their selectivity on native grasses. Of the four physical disturbance methods tested, none effectively reduced P. annua cover as one‐off treatments. Of the herbicide treatments, glyphosate and trifloxysulfuron sodium were effective and were less damaging to native grass species, indicating potential selectivity. Physical control was of limited effectiveness, but did not affect native species richness. An integrated weed management programme utilising the strategic use of selective herbicides with follow‐up chemical and physical intervention may balance control and biodiversity outcomes. This research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site‐specific testing of control methods and understanding off‐target impacts of control when managing alien plant species in protected are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