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86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94篇
林业   254篇
农学   842篇
基础科学   623篇
  380篇
综合类   6394篇
农作物   1066篇
水产渔业   335篇
畜牧兽医   392篇
园艺   615篇
植物保护   16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486篇
  2013年   525篇
  2012年   604篇
  2011年   564篇
  2010年   467篇
  2009年   469篇
  2008年   538篇
  2007年   497篇
  2006年   628篇
  2005年   616篇
  2004年   341篇
  2003年   261篇
  2002年   302篇
  2001年   426篇
  2000年   327篇
  1999年   279篇
  1998年   370篇
  1997年   436篇
  1996年   377篇
  1995年   323篇
  1994年   183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145篇
  1991年   202篇
  1990年   164篇
  1989年   134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9篇
  1974年   10篇
  1965年   33篇
  1957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实现苹果园农药减施增效目标,开展了“绿色防控+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化学农药减施模式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药模式相比,农药减施区在化学农药施用量减少31.7%的情况下,病虫果率降低3.6%,增产3.2%,亩增加收益752.6元。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新型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粮食增产的引领作用,讨论不同规模新型经营主体对小农户影响的异质性,依托江苏省13个地级市、26个县、52个村的538个农户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半对数线性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对小农户水稻单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意味着新型经营主体起到了引领小农户粮食增产的作用.从不同规模新型经营主体的对比来看,村庄耕地由[50,100)亩(1亩=666.7 m2,下同)、[100,500)亩新型经营主体所耕种的比例对小农户单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该比例每增加1%,小农户单产将对应增加0.3090%和0.1290%;而由500亩以上新型经营主体所耕种的比例对小农户单产的影响在统计上和经济意义上均不显著,表明随着规模扩大,新型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粮食增产的引领力度逐渐降低.因此,从带动周边小农户粮食增产的角度来看,政府应该重点鼓励和扶持500亩以下规模经营主体的发展和成长.  相似文献   
3.
花生黑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平均增产20%~30%。其主要栽培措施是: 选择中上等肥力的壤土和沙壤土地块。地膜选择黑地膜。本文就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花生田利用黑膜除草增产进行了专门研究。结合试验研究,认为使用黑地膜,能够起到很好的除草、增产效果。花生田利用黑地膜除草增产是目前一项较好的实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2018年在庄浪县卧龙镇杨魏村进行了马铃薯绿色增产增效集成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起垄方式、不同化肥施用量、不同耕作模式和绿肥间作对陇薯10号的经济性状、生物量和产量均有影响,其中全膜覆盖垄上微沟+化肥减量追施+深旋松+绿肥间作模式的株高、商品薯率和折合产量均最高,分别为97 cm、46.45%和36 298 kg/hm~2;全膜覆盖垄作模式(CK)的株高、商品薯率和折合产量最低,分别为91 cm、38.1%和31 858.5 kg/hm~2。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萘乙酸吲哚丁酸对水稻浸种后对生长和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不同浓度6%萘乙酸吲哚丁酸水剂用于水稻浸种。试验结果表明:对水稻生长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可增加有效穗数和实粒数,提高产量,增产效果较为明显,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土壤酶活性、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多样性等指标的影响。以河北省辛集市马庄乡保高丰农场为试验地点,在增施生物有机肥的基础上,设置化肥减量10%,30%,50%,100%的施肥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T5)相比,生物有机肥处理+化肥减量30%处理(T3)、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10%处理(T2)、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50%处理(T4)的冬小麦产量分别为6 510.65,6 237.30,6 084.15 kg/hm~2,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T5)和仅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T1),其中生物有机肥处理+化肥减量30%处理T3产量最高,比常规施肥处理(T5)增产13.42%。从土壤酶活性变化看,与常规施肥处理(T5)相比,单施生物有机肥处理(T1)、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10%处理(T2)、生物有机肥处理+化肥减量30%处理(T3)、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50%处理(T4)的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4.33%,15.60%,14.08%,9.12%,脲酶活性分别提高了8.22%,7.22%,10.47%,5.41%,纤维素酶活性分别提高了63.89%,30.35%,66.45%,57.19%。分析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发现,增施生物有机肥所有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T5)相比,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的总量、细菌、真菌数量升高,但真菌占比降低。从土壤微生物的种群分析,增施生物有机肥的所有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增加,其中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30%处理(T3)的Shannon指数、Chao1指数、ACE指数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T5)提高了3.61%,19.74%,22.43%,土壤微生物菌群含量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
喷施免疫增产蛋白(吡能)对芝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芝麻的单产和品质,进行了喷施免疫增产蛋白(吡能)对芝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免疫增产蛋白(吡能)能增加芝麻的平均株高、单株蒴数、千粒重,对芝麻产量增加和品质提升有较好的作用,喷施浓度以1 000倍液为宜,在芝麻始花期和芝麻盛花期各喷施1次,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选用芸乐收3 000倍及天丰素3 000倍(对照药剂)在蕾期、初花期、盛花期进行茎叶喷雾3次,比较二者对棉花生长发育、抗逆性和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芸乐收(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性液剂+250 g·L-1吡唑醚菌酯乳油)对棉花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及抗逆增产等方面均有较好的效果,籽棉增产14.38%。  相似文献   
9.
南方稻田紫云英作冬绿肥的增产节肥效应与机制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9  
本文对我国南方稻田紫云英作冬绿肥以及紫云英与稻草共同利用的增产和节肥效应及其植物营养学、土壤微生物学等相关作用机制进行综述。2008—2019年间开展的11个联合定位试验结果 (n = 930) 表明,冬种紫云英在不减肥或者减肥20%条件下增产效果显著,水稻产量增加幅度分别为6.53%和4.15%;在减施40%化肥时可保障水稻与常规施肥相比不减产。紫云英的增产和节肥效应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强,5个联合定位试验连续7年的监测结果表明,冬种紫云英减施40%化肥条件下,紫云英种植第一年相对常规施肥增产0.87%,至种植第7年增幅为3.98%。紫云英与稻草联合利用是近些年稻区推行的重要技术模式,2016—2019年间开展的7个联合定位试验结果 (n = 342) 表明,紫云英–稻草联合还田相对于单独稻草还田,水稻产量增加了11.71%。本文分别从优化水稻产量构成、促进水稻养分吸收、提升土壤肥力3方面阐释了紫云英作冬绿肥的增产、节肥机制。稻田冬种紫云英可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优化了产量构成。与常规施肥相比,紫云英配施减量化肥的水稻吸氮量增加了6.4%~6.9%,氮肥利用率提高了6.6%~31.1%。稻田种植紫云英使土壤碳、氮库得到培育,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碳转化酶活性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土壤物理性状明显改善。以有机质和全氮为例,相比常规施肥处理,种植翻压紫云英后减施20%和40%化肥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3.95%和4.15%,土壤全氮含量分别增加1.22%和1.74%。在紫云英调控土壤微生物及氮转化机制方面,冬种绿肥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增强与微生物活性密切相关的土壤酶活性,并通过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功能微生物影响土壤养分循环。紫云英配施减量化肥可提高土壤固氮菌丰度,通过合理的调控措施可优化紫云英的生物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对冬绿肥的响应在不同类型土壤中有较大差异,碱性水稻土中冬种绿肥可通过抑制硝化作用降低氮素淋失风险,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是冬绿肥影响硝化作用的重要机制。通过近十多年来的研究,逐渐明晰了我国南方稻田冬种紫云英的增产、节肥效应及其机制,为今后稻田绿肥的效应与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苗王360肥采用干式物理碰撞法生产,将矿物性、动物性、植物性三种原料加工成纳米级材料科学混配而成。能够提高肥料吸收利用率,增强作物抗逆性,具有用量少、应用方法简单、增产效果显著等特点,为验证该产品在水田应用的实效性,采取大田生产试验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