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小农户步入绿色发展轨道是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江苏、吉林和四川3个省份2019年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考察规模化经营主体对小农户化肥减量的引领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规模化经营主体对小农户化肥减量具有引领作用。从不同规模化经营主体的引领效应来看,区域内耕种[100,500)亩的中等规模化经营主体对小农户化肥减量的引领效应最大,而其他类型规模化经营主体对小农户化肥减量的引领效果不明显;从引领不同规模小农户化肥减量效应来看,区域内[100,500)亩的中等规模化经营主体对15亩及以下小农户化肥减量的引领效应最大。进一步研究表明,规模化经营主体促进了施肥新知识的传播和外溢,进而降低了小农户的化肥施用量;而限于规模门槛和附加成本,小农户采用施肥新技术的比例仅为6.3%和12.9%,这导致新型施肥技术的外溢效果不明显。由此,本文提出引导区域内农地连片流转,鼓励规模化经营;扶持适度规模化经营主体,引领小农户化肥减量;培育规模化经营主体的社会化服务功能,提升化肥减量效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要以农户意愿为基础。以农户成为种植大户的意愿为例,基于粮食主产区的农户样本数据,运用Logit模型与联立方程组模型,分析农机社会化服务在不同作物和不同生产环节间的差异,探讨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户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样本农户中,40.27%的农户有成为种植大户的意愿,农户在耕地、播种/插秧和收获三大生产环节的农机服务利用比例分别为66.55%、50.68%和63.82%,小麦种植户的农机服务利用比例较高,水稻和玉米种植户成为种植大户的意愿较高。综合来看,耕种收综合农机服务对农户成为种植大户的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分环节来看,机收环节的农机服务对农户成为种植大户的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分作物来看,与小麦相比,水稻和玉米种植中的农机服务对农户成为种植大户意愿的影响更加明显。控制内生性后,农机服务对农户成为种植大户意愿的影响仍然正向显著。此外,生产决策者的健康状况、种植面积对农户成为种植大户的意愿也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提出积极引导农户成为种植大户、鼓励扶持农户利用农机社会化服务和提升薄弱环节与重点作物农机服务质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引领力量。来自山东省8市25县68个粮食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周边的60个普通小农户的调查数据显示:与普通小农户相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者年龄偏低,文化程度偏高,近半数拥有村干部任职经历,在盈利能力、农艺管理、销售渠道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在保险、融资、灌溉、晾晒、贮藏、政府补贴等方面仍面临困难和挑战。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节本增效,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转变扶持方式,才能保障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培育一定规模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方式,但从我国的农业现状来看,小农户将会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主体。与自给自足式的传统小农户不同,现代小农户以市场化方式进行家庭分工,根据土地资源禀赋采取半机械半自动化的生产手段和商品化的经营方式,已经具备了一些与现代农业对接的因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规模效益,是实现我国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的主体。我国农业在推行从小农户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变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未来仍将长期共存,并形成联合发展的业态。  相似文献   

5.
丘陵山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因国家及区域政策调整、产业发展阶段不同而异,面临着合作博弈风险,它较传统农户在土地、人力、资本、技术、信息、金融、社会等资源要素方面更具优势,使其成为丘陵山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核心载体.从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2个方面阐明借力多元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时代要求.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新时代下多元主体适度规模经营"度"确定的多维困惑,进而对丘陵山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经营"度"的确定进行思考与展望.结果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要求,也是促进农业转型、产业扶贫的关键,同时还是农业现代化的特征所要求,更是由丘陵山区地域特色及现实生产力所决定的.新时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适度规模经营二者不可分割,新型主体须找准合适的"度","度"应兼顾主体培育的产业阶段性、要素资源的异质性和经营类型的差异性.丘陵山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的解析与重构须兼顾3个方面:首先,不同产业发展阶段以引领什么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如何基于要素差异性、功能互补性、产业关联性,处理大小业主、先进后进业主、本地与外来业主等经营主体间的关系,规避主体培育中的合作竞争风险?其次,针对现代农业经营目标转变,丘陵山区土地生产力水平约束、经营主体资源禀赋差异,产业发展阶段演化和产业类型规模需求差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经营规模的"度"如何把握?最后,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路径是多种形式的,不同阶段、尺度、资源禀赋、生产经营性质、种养品种等所对应的最优实现路径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黑龙江垦区赵光农场建立以家庭农场、合作社和农业服务组织等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一大批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迅速崛起,成为农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亮点。农场现有46个农业专业合作社,社员6500余人,覆盖全场九个管理区,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通过土地流转和入股经营,带动全场规模经营土地45万亩,占农场总耕地面积90%。为  相似文献   

7.
<正>商水县是农业生产大县,耕地面积8.8万hm2,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粮食种植规模是当务之急。为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统一化管理,商水县进一步加强了土地流转承包经营权管理和服务,引导农户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现代农业主体发展规模经营。目前,商水县建立了25个乡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土地流转服务大厅。2014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0.64万hm2,全县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8.
针对陕西省农户分散经营条件下粮食生产规模狭小、经济效益低下、粮食生产能力下降等突出问题,专题调研了种粮大户和粮食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推动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型经营主体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载体,农户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使得农村劳动力紧缺,因地制宜地研究新型经营主体劳均适度规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重庆市江津区石门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新型经营主体调查数据及石门镇各村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于利润最大化,从产业异质化视角,以劳均适度规模为出发点,测算出不同产业类型新型经营主体的适度经营规模,并运用熵权法评估石门镇村级适度规模实现难易程度.结果显示:(1)石门镇新型经营主体大部分未能达到适度规模,只有少部分主体达到或超过适度规模值.劳均适度经营规模中“度”值最大的为果蔬产业(3.42 hm2),最小的为花木产业(0.29 hm2).(2)石门镇实现适度规模经营难度整体较大,其中李家村为较易,金龙村、白坪村为一般,永安村为较难.测算出不同产业新型经营主体适度经营规模,明确地区实现适度规模难易程度,可认识不同地区、不同产业新型农业发展的差异,有助于推动新型经营主体差别化培育,为丘陵山区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连接小农户和大市场的关键环节,研究其在新常态下主要面临的劣势、优势及增收机制,为广西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广西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抽样调查,运用超越对数(Translog)生产函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收机制进行分析.[结果]广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资金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人才等劣势,但在自然资源、产品及区位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广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土地要素产出弹性最高,仍然属于要素投入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农业社会服务发展滞后,在当前阶段通过增加要素投入、提高受教育水平及发展多种产业融合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增收路径.[建议]发展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打造地方特色生态品牌与功能农业;探索政府担保+企业主导+农民入股+资源开发等多种融资发展模式,拓宽资金来源;发展技术服务规模经营,培养一批职业产业带头人;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规模经营下粮食经营主体的持续生产意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充分调动粮食生产积极性,为我国培养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和保障粮食持续稳定生产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山东省陵城区、临邑县的220个经营主体的实地调研,通过Logit模型对粮食经营主体持续经营意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经营主体年龄、兼业化、家庭收入、土地流转、对补贴满意度、政策支持满意度和参加合作社对粮食经营主体持续生产意愿具有显著影响。【结论】加强农业政策补贴的指向性和针对性,建立综合性收入补贴,对种粮农民的收入进行补偿,巩固"收入路径依赖型"粮食经营主体的种粮意愿与积极性;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培养适应新时代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提高农户粮食种植积极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济源市紧紧围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体系,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从项目、金融、用地等方面积极支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以多种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带动小农户、对接企业、链接市场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福建省建瓯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数据,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5方面问题:总量多、规模小、实力弱;合作社运作不规范;服务指导不到位;发展资金难解决;规模经营有难度。根据具体问题提出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5个建议:加强监管,促进规范运作;强化服务,全力提供保障;政策倾斜,扶持发展壮大;注重引导,促进规模经营;突出主体,培养新型农民。希望对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1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1.1支持多元融合发展。支持发展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鼓励普通农户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土地、林权、资金、劳动、技术、产品等为纽带,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依法组建专业合作社、综合经营性合作社和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支持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开展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社会化服务,带动农户发展规模经营。培育多元化农业  相似文献   

15.
以湖北省142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研究对象,运用Probit模型,考察人力资本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显著正向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商行为,经营主体高中及以上学历员工越多,采纳电商的可能性就越大;管理者的受教育程度、务农经历与再教育情况对电商采纳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管理者年龄对电商采纳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因此,政府应认识到人力资本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利用电子商务,使其实现健康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在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黑河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出数量规模同步扩大、农业牧业多元发展的好局面,有效地带动了小农户进入大市场。但就当前情况来看,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还有很长路要走。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黑河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种粮效益不断走低的背景下,为寻找新型粮食经营主体提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之路,依据家庭农场名录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对宁夏粮食产业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的经营效益、种粮意愿及与普通农户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除设施蔬菜的资金生产率较低外,经济作物的单位面积效益、劳均效益以及成本利润率均高于粮食作物;家庭农场在土地生产率、资金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方面均一定程度上高于合作社,但合作社的规模效益较高,为社员和农户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多,社会效益较高;70%以上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都会在下一年继续坚持种粮,剩余的则选择不再种粮或不确定;自己开发土地的家庭农场对种植粮食的满意度、愿意度、选择度高于流转土地的家庭农场;新型经营主体在户均净收入、人均净收入上远高于普通农户,但在单位面积净收入上,低于普通农户。应采取下列措施促进粮食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引导农户合理收取土地流转费;政府扶持资金应具有公平性;解决好部分经营主体存在的土地经营权属纠纷问题;重视粮食产业新型经营主体晒场、仓库等设施的配套完善;引导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向各自不同的正确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省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福建是粮食调入大省,粮食自给率低,稳定粮食生产的难度越来越大,培育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特别是引导和培育种粮大户,发展规模粮食生产经营,将成为今后我省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任务。一、发展现状根据我们组织开展的全省种粮大户调查,沿海种植规模在50亩以上、山区种植规模在30亩的全省粮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系统,实现小农户和新型农业提升有机衔接。探寻新的农业经营主体,是创建新型农业经营体制的关键,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综合效益的迫切需要。舟山农业的转型发展,亟需大量优质且具有活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否有能力带动小农户发展,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技术效率比较视角出发,利用对黑龙江省13市47村342个样本的调查数据,采用三阶段DEA-Tobit模型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玉米生产技术效率进行比较并分析导致技术效率差异的因素。结果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玉米生产技术效率普遍高于小农户,具备带动小农户发展的能力,其中带动能力最强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其次是家庭农场、专业种植大户;环境因素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影响,在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后,生产者管理因素是导致技术效率差异的主要因素。因此,重塑主体培育政策、巩固合作经营基础、创建优良生产环境将有助于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