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法,研究头季稻密度和肥料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了数学模型,解析了单因子效应和交素作用,得出川东地区头季稻留蓄再生稻最优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密度30.73-31.54万窝/ha,N126.21-128.96kg/ha,P2O580.34-82.78kg/ha,K2O95.42-103.84kg/ha,头季稻产量可达8250kg/ha,再生稻产量达3000kg/ha以...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再生稻种植气候生态区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28个影响再生稻生长发育指标中选出≥10℃年积温、9月平均温度、年降雨量、8-10月日照时数等4个主要成分作为区划分区指标。用聚类分析法,将云南省再生稻生产区域分为3个气候生态区。即滇西南高温多雨多日区,滇南低纬温暖区和滇中,滇北,滇东北高温少雨,温凉寡照区。  相似文献   
3.
头季稻后期光合产物与再生稻生长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应用^C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头季的一期光全产物的分配及其与再生稻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品种头季齐穗后15天的光合产物主要运往穗部,其余27%-51%分配到营养器官。其残留于稻桩内的多少对头季稻营养和再生稻生长具有显著影响。残留在稻桩的光合产物越多,稻桩总糖,可溶性糖含量则越高,再生稻的发苗数,有效穗和产量也越高。头季收获时,再生芽与长芽中分配的光合产物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再生稻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再生稻综合农艺措施对产量的影响,建立了相应数学模型,得出了最佳逐艺措施组合方案。即在重庆地区,再生稻用促芽氮肥145.16-157.52kg/ha,于头季稻齐穗后22-24天施,头季稻齐穗后15天配施磷钾99.95-108.11kg/ha,留桩高度24-28cm,发苗肥48.34-57.58kg/ha,再生和妥产量可达1890kg/ha以上。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再生稻气候生态区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聚类分析表明,四川省再生稻栽培可分为5个气候生态区。即盆南弱光和暖伏旱区,盆东平行岭谷高温伏旱区,盆东长江河高温伏旱区,盆西南少日,多雨,低温区和攀西高海拔区。  相似文献   
6.
汕优63再生芽幼穗分化发育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杂交中稻汕优63(每公顷产7500kg 以上)再生芽幼穗分化发育于齐穗后15天左右开始。在初期,上位节芽幼穗分化快,下位节芽幼穗分化慢;后期则相反。在头季稻的完熟期,倒2、3、4节茅穗的分化进程相差不大。从芽穗分化至再生稻齐穗期,需35—53天,活动积温880—1438.2℃。茅穗分化率与头季稻后期的成熟度及芽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茎重的消长呈显著负相关,与籽粒干物质积累呈不明显正相关。促进再生芽穗分化发育的营养物质,来源于头季稻茎秆贮存的和后期的同化产物。但与茎重回升和籽粒积累的物质关系不大。因此,对蓄留再生稻的稻株,要确保后期生育正常和不过早收割。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再生稻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再生稻腋芽萌发及成活的最适温度为24.5-27.0℃,相对湿度为81%-85%,稻桩含水量为70%左右。当稻含水量在70%以上时,含水量与再生芽萌发和伸长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中稻纹枯病对再生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伏旱期土壤水分对再生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温伏旱期,再生稻头季稻齐穗后15天排水,稻株冠层和2/3高处的日均温和相对湿度呈极显著相关,收后稻桩冠层的也然。在伏旱期,稻田土壤水分随排水期提早和土层深度降低而减少,土壤干旱,有机质,pH值和全N,P,K均较有水田低。齐穗后15天排水的茎秆绿叶数少。粒重和结实率下降,产量较低,活芽短,但早熟,稻米的蛋白质含量增加,倒5节的活芽较其他处理和对照的长,再生稻的成苗率,成穗率,活芽利用率和穗茎比低。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重庆地区田作旱的形态原因和对再生稻的影响及其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