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1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夹江花(鱼骨)的形态生物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量分析了夹江花(鱼骨)的外部形态特征和框架特征,为其形态种质标准和系统分类研究提供参考.可数性状方面:背鳍Ⅲ-7,尾鳍19,臀鳍Ⅲ-6,腹鳍I-8,胸鳍I-16~19,第一鳃弓鳃耙数6~10,围尾柄鳞18~20,侧线鳞46(6.5-7.5)/(4.5-V)49,下咽齿3行、1.3.5-5.3.1,脊椎骨4 42~44;可量性状方面:全长为体长的1.20倍,体长为体高4.38倍、为头长4.18倍、为尾柄长5.52倍、为肠长0.84倍,头长为吻长2.79倍、为眼径4.21倍、为眼间距3.47倍,体高为体宽1.5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77倍.体重与体长相关式为W=0.0123L3.083,n=30,r=0.9983.肥满度系数为1.57.  相似文献   
2.
人们不一定知道,在江河湖海中悠然畅游、繁衍生息的鱼类,却都是近视眼,它们的视力很少能看到10米以外的物体。为什么它们却能在暗礁林立的水域中畅游无阻,有的甚至要跋涉邀游几万海里,但却从来不与礁石、船只、河岸等发生“碰壁”?它们依靠的是什么?其实,它们是靠自己身体上的“雷达”  相似文献   
3.
正二点委夜蛾是鲁南地区2011年新发生的一种害虫,由于其侵害部位及幼虫形态与小地老虎相近,许多农民把二点委夜蛾误称为"地老虎"。其老熟幼虫体长20毫米左右,体色灰黄色,头部褐色,幼虫比较明显的特征是各体节有一个倒三角的深褐色斑纹,腹部背面有两条褐色背侧线,到胸节消失。蛹长10毫米左右,化蛹初期淡黄褐色,逐渐变为褐  相似文献   
4.
伊河团头鲂主要形态学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河是黄河中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河南省栾川县熊耳山南麓,流经嵩县、伊川,穿伊阙而入洛阳,东北至偃师注入洛水。全长368km,流域面积6100多km2。伊河盛产多种鱼类,《洛阳伽蓝记》记载:"洛鲤伊鲂、贵於牛羊"。通过对伊河上游嵩县段的鳊鲂属鱼类采集、分类鉴别,伊河中游嵩县段  相似文献   
5.
通过阿利新蓝染色、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对点纹斑竹鲨晚期胚胎侧线系统的分布、形态和表面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点纹斑竹鲨的侧线系统与多数软骨鱼板鳃类相一致,包括有机械感受功能的侧线管和陷器,以及有电感受功能的罗伦氏壶腹器。侧线管分布呈典型的“七管模式”,其内的管道神经丘位于侧线管内远离体表的一侧,由覆盖细胞、支持细胞和感觉细胞组成。陷器分布于背部两体侧线管之间,单个陷器位于两盾鳞间,深陷在真皮中,由1短管通向表面,管壁不规则,上段由表皮细胞组成,管深40~60 μm。罗伦氏壶腹器由管孔、罗伦管和罗伦瓮3部分组成,呈长颈瓶状,很多罗伦管都较长,从1 mm~50 mm 不等,管壁规则;罗伦瓮由7个罗伦小囊组成,每个小囊直径约50 μm。通过与其他软骨鱼类进行比较,点纹斑竹鲨的侧线系统分布和感受器结构不但印证了软骨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同时也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通过选择性封闭达氏鳇(Huso dauricus)稚鱼不同感觉器官(包括视觉、嗅觉、触觉、侧线感觉、电感觉、嗅觉+触觉、嗅觉+触觉+电感觉),研究其在达氏鳇稚鱼摄食行为中的作用,旨在为达氏鳇的资源保护和人工培育提供科学依据。实验鱼受精卵采自黑龙江抚远江段,经过开口饲养56 d,随机选择120尾体质健壮的稚鱼用于实验。实验鱼体长为(13.98±1.27)cm,体重为(17.32±4.31)g,在实验开始前暂养适应15 d,实验设计7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实验持续12 d,期间水温维持在25.2~27.5℃;1 h摄食实验显示,封闭视觉、侧线感觉或触须后稚鱼的摄食量与正常稚鱼(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封闭嗅觉、嗅觉+触须、电感觉、电感觉+嗅觉+触觉时,平均每尾达氏鳇稚鱼摄食量分别为正常水平的69.1%、63.0%、54.3%与43.9%,且差异显著(P0.05),说明电感觉和嗅觉在达氏鳇稚鱼期的摄食中起重要作用;延长摄食实验时间时,达氏鳇稚鱼可能产生了摄食定势与习惯,电感觉和嗅觉的摄食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鳜(Siniperca chuatsi)具有独特的捕食习性。为研究鳜捕食行为相关主要感觉——视觉和侧线感觉调控的捕食行为特征,利用高速摄像与感官抑制技术对鳜的独特捕食行为进行了分析,将实验鳜分为4组:GC(对照组,视觉与侧线感觉均具备),GV(只有视觉),GL(只有侧线感觉)和GDS(视觉、侧线感觉均不具备)4组。对各组鳜投喂饵料鱼,并利用高速摄像技术对单位时间内鳜的捕食行为进行动态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鳜在捕食行为中表现出5种捕食模式:直接攻击型、跟踪-弹射型、跟踪-偏移型、弹射型、偏移型,其中,直接攻击型、跟踪-弹射型、弹射型捕食模式主要由视觉控制,跟踪-偏移型、偏移型主要由侧线感觉控制。在视觉、侧线感觉均具备时优先利用视觉捕食,捕食行为趋于简化,相反,鳜仅利用侧线感觉捕食时,捕食行为变得复杂而多样;鳜在捕食时所表现出的各种捕食行为模式是其具有独特摄食习性的重要原因。上述研究为解读鳜特殊捕食行为的形成机制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8.
以鸡的红细胞DNA含量(2.50 pg/N)为标准对照,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1 000尾六合龙池中鲫鱼的红细胞核DNA含量。鲫鱼采用T型标技术标记并测定了上述鱼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其中120尾鲫鱼的红细胞核相对DNA含量接近290,占12%,880尾样品接近330占总数的88%;二倍体龙池鲫鱼的DNA含量为3.82 pg/N,三倍体龙池鲫鱼的DNA含量为4.34 pg/N,可知所测龙池中鲫鱼是由二倍体和三倍体组成的混合群体;同时测定了上述鱼的侧线鳞数量,也可作为辨别二倍体和三倍体龙池鲫鱼的参考标准之一。所采用的T型标记法,在培育三周后龙池鲫鱼的存活率为100%,脱牌率为1.2%。  相似文献   
9.
远东红点鲑属(Tribolodon)是鲤科鱼类唯一营典型的洄游生活方式、能在海水中生活的代表种.众所周知,大鳞红点鲑、细鳞红点鲑及萨哈林红点鲑在产卵阶段体色发生变化,而且各品种之间的变色有所不同.在俄罗斯沿海区的4~7月产卵阶段,它们就开始披上婚装.大鳞红点鲑的交配色是沿体侧有三条橙黄色的条纹.第1条在侧线以上,第2条沿侧线走,第3条低于侧线细鳞红点鲑和萨哈林红点鲑的交配色,是1条低于侧线的红色条纹.……  相似文献   
10.
正黄金鲫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鲤属和鲫属的鲤、鲫杂交品,是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国家级)采用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育成的优良品种,其外形如鲫鱼,体高,头小,头后背部隆起,体厚实丰满,有一对较短的吻须,无颌须,全身披鳞晶莹,排列整齐,侧线鳞31~34枚,体色金黄色,十分艳丽,具有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抗病能力强、对环境适应力强等优点。汤阴县2013年5月份从天津引进水花100万尾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