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6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32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牧户作为退牧还草技术的实施者和重要利益相关者,其对技术的感知度和认可度对于调整和完善退牧还草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草地荒漠化典型区域——内蒙古鄂托克旗为例,采用主观层次分析法和客观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包括技术成熟度、技术应用难度、技术相宜性、技术效益和技术推广潜力5个方面的退牧还草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农牧户视角对内蒙古鄂托克旗退牧还草技术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基于农牧户视角的鄂托克旗退牧还草技术综合评价结果为0.469 8,说明农牧户对于退牧还草技术的综合评价处于中等水平,技术满意度一般,技术可持续性较弱。具体表现为农牧户对于技术自身的草地生态系统退化修复功能持以肯定态度,生态效益评价较高;而对于经济效益和技术可持续性评价较低。2)分项退牧还草技术评价结果由高到低的排序为:技术相宜性、技术效益、技术成熟度、技术应用难度、技术推广潜力。3)分区域研究得出,鄂托克旗退牧还草技术综合评价的区域差异性较小。因此,退牧还草技术的综合评价结果能够反映农牧户对于该项技术的满意程度,为退牧还草技术的持续有效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荒漠化程度评价高光谱遥感信息模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范文义 《林业科学》2002,38(2):61-67
本文用国产高光谱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系统数据对荒漠化评价建立定量化遥感信息模型。对荒漠化评价因子中的主要定量因子 (植被盖度、生物量和土壤含水率 )进行了定量反演 ;对难于进行定量计算的评价指标 ,先通过目视解译获得各因子的编码图 ,分别进行影像化后参加荒漠化程度评价遥感信息模型计算。通过每个像元都可获取全部评价因子的指标值 ,在现有的荒漠化评价方法的基础上 ,建立以像元为单位的荒漠化程度评价的定量化遥感信息模型并输出荒漠化程度分布图。结果表明 ,用高光谱数据定量反演荒漠化地区植被生物量、盖度和土壤含水率是比较可靠的。当反演区域内灌木和草地同时存在时多项式模型的精度要明显高于线性模型 ;当植被类型单一时 ,模型即为较高精度的线性模型 ,但模型的应用地域范围受到限制 ,只能分块进行计算。因此 ,在只有灌木和草地的区域用多项式模型反演会提高效率。土壤含水量的反演方法适合于地形平坦、植被比较稀疏的条件。但研究发现 ,基于土壤热惯量的含水量模型具有一定的抗植被干扰能力。荒漠化程度评价的遥感信息模型的精度主要取决于现有荒漠化评价的方法 (即评价指标是否科学合理、专家给定的权重和等级标准是否客观 )以及各指标数据的获取精度  相似文献   
3.
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区辐射特征与热量平衡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交汇处的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区的长期连续实测资料 ,分析了该地区的辐射特征 ,研究了热量平衡各分量的变化特征及热量平衡规律。在绿洲荒漠过渡区 ,其太阳辐射、净辐射和反射辐射具有明显的日进程和季节变化规律 ;太阳辐射月总量最大值 (12 0 2 3 3kW·m- 2 )出现在 8月份 ,最小值(5 2 0 6 5kW·m- 2 )出现在 11月份 ;流动沙丘表面的反射率高于有植被覆盖的红柳和白刺灌丛沙丘表面的反射率 ,在植被生长季节更为明显 ,反射率日最大值分别为流动沙丘 (37 5 % ) >白刺沙丘 (2 9 7% ) >红柳沙丘 (2 7 9% ) ;流动沙丘表面接受的净辐射是植被覆盖区的 5 0 %~ 70 %左右。在绿洲荒漠过渡区生态系统的热量平衡中 ,占比例最大的是潜热通量 ,其次为感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随着荒漠化程度的加深 ,生态系统反射率增加 ,净辐射减少 ,而且热量平衡中感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所占比例增加 ,而潜热通量比例减小。  相似文献   
4.
根据盐渍荒漠的地理分布和成因,把我国盐渍化土地分为三种类型:即内陆及平原区盐渍土、滨海盐渍土和次生盐渍土。总结了我国盐渍化防治所经历的不同阶段及特点。综述了我国盐渍荒漠化综合治理的技术和措施体系,同时对盐渍荒漠化领域研究、技术特点和进展状况进行了总结。通过资料研究,对未来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有关喀斯特石漠化研究的一些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着重从地质和生态的角度,阐述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特点和演化方式及其对综合治理的指导意义。对西南岩溶山地而言,土壤和植被是生态环境中最为敏感的自然环境要素,与非岩溶区相比,具有明显的脆弱特征。它们在干扰下发生迅速演替,诱发地表水文条件的改变,导致石漠化的形成。文中特别强调岩溶山区碳酸盐岩基底岩性的不同、生态环境类型与植被演替的方式和进程的多样性对于岩溶生态系统的影响作用。基于上述认识,对石漠化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生态恢复过程以及可能发展的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6.
在安徽省2009年和2014年沙化土地监测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沙化土地动态变化以及变化原因,结合安徽省沙化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指出安徽省防治土地沙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沙化土地治理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辽宁朝阳地区目前荒漠化土地及生态环境现状、荒漠化治理及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predict increases in temperature, changes in precipitation patterns, and longer drought periods in most semi-arid regions of the world. Ecosystems in these regions are prone to land degradation, which may be aggravated by climate change. Soil respiration is one of the main processes responsible for organic carbon losses from arid and semi-arid ecosystems. We measured soil respiration over one year in two steppe ecosystems having different degrees of land degradation under three ground-covers: with vegetation, bare soil, and an intermediate situation between plants and bare soil.The largest differences in soil respiration rates between the sites were observed in spring, coinciding with the highest level of plant activity. The degraded site had drier and hotter soils with less soil water availability and a longer drought period. As a result, vegetation on the degraded site did not respond to spring rainfall events. Soil respiration showed a strong seasonal variability, with average annual rates of 1.1 and 0.8 μmol CO2 m−2 s−1 in the natural and degraded sites, respectively. We did not obser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oil respiration rates associated with ground-cover i.e., the temporal variation was much larger than the spatial variation. At both sites, soil moisture was the controlling driver of soil respiration for most of the year, when temperatures were above 20 °C and constrained the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for the few months when the temperature was below 20 °C. An empirical model based on soil temperature and soil moisture explained 90% and 72% of the seasonal variability of soil respiration on the natural and degraded sites, respectively. For the first time,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land degradation may alter the carbon balance of these ecosystems through changes in the temporal dynamics of soil respiration and plant productivity, which have important negative consequences for ecosystem functioning and sustainability.  相似文献   
9.
固沙植物甘草与土地荒漠化探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阐述了我国甘草资源分布现状以及甘草在干旱荒漠区的生态作用 ,指出实行围栏护育和人工种植 ,是保护甘草资源 ,恢复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生态平衡 ,防止土壤荒漠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土地沙漠化是青海湖流域重要的生态问题之一,明晰区域内不同沙化阶段植物群落的演化特征,有助于为该区沙漠化防治工作有效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野外样方调查并应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厘清该区潜在、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沙化阶段植物组成特征与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沙化程度加剧,植物优势种从矮生嵩草、草地早熟禾和垂穗披碱草演替为青海固沙草、驼绒藜和沙蒿,生活型从中生向旱生演替;植物盖度、高度、地上生物量和多度依次降低;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与Pielou指数均为先升后降,轻度沙化阶段最高,符合“中度干扰假说”。沙化过程对多样性指数影响为Shannon-Wiener指数>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除Pielou指数外,其余多样性指数与植被特征相关性显著。研究结果可为青海湖流域沙化防治及群落多样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