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15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11篇
  10篇
综合类   205篇
农作物   34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酸青霉菌果胶酶诱导黄瓜抗黑星病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就草酸青霉菌(Penicillium oxalicum)的固态发酵提取产物--果胶酶粗酶液诱导黄瓜对黑星病(Cladosporium cucumerinum)的抗性进行了研究。以果胶酶粗酶液喷雾处理4个感黑星病黄瓜品种的黄化苗,48 h后挑战接种黑星病菌孢子悬液,其中"中农5号"黄瓜品种表现的诱导抗病效果最好,诱抗效果达62.51%。不同浓度果胶酶诱导处理黄瓜,发现果胶酶浓度在20 U/mL时,可导致黄瓜发病略高于对照;在40~200 U/mL浓度范围内,诱导效果较为明显。通过研究果胶酶诱导抗病的时效性,表明诱导处理前接种病菌或诱导处理后0、6 h接种的各处理病情指数与对照间没有差别,而诱导处理12~72 h后接种病菌的,果胶酶的诱导抗病效果均很明显,诱抗效果达29.64%~60.02%。实验还表明,随着挑战接种压力的增大,果胶酶的诱导抗病效果降低。果胶酶不能抑制黑星病菌孢子萌发,相反可以促进孢子萌发和芽管生长。  相似文献   
2.
《天津农业科学》2015,(6):74-77
以黑豆皮为原料、黑豆红色素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双酶法提取黑豆红色素的最佳工艺为酶用量(果胶酶+纤维素酶)(2+1)mg、酶解p H值3.6、酶解温度55℃、料液比1∶25、酶解时间120 min、提取2次,提取率高达26.60%。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双酶法提取黑豆红色素简单高效、提取条件温和且无溶剂残留问题,适用于食品工业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鹅源草酸青霉产果胶酶对肥胖大鼠体重、脂肪沉积及脂质代谢影响。随机选取雄性大鼠108只,体重220~240 g,适应性饲养3 d。分为对照组(Ⅰ组)、高脂组(Ⅱ组)和高脂模型组;高脂模型组造模成功后,将其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各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Ⅲ组)、0.01%(Ⅳ组)、0.05%(Ⅴ组)、0.1%(Ⅵ组)、0.2%(Ⅶ组)、0.4%(Ⅷ组)、0.8%(Ⅸ组)的果胶酶。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1)鹅源草酸青霉产果胶酶能够有效抑制肥胖模型大鼠体重的增长,降低Lee’s指数,控制体型发育。2)鹅源草酸青霉产果胶酶能够降低肥胖模型大鼠机体脂肪沉积量。3)鹅源草酸青霉产果胶酶能够有效地对肥胖模型大鼠由于摄入高脂饲粮引起的脂肪肝进行干预,使其恢复到正常水平。4)鹅源草酸青霉产果胶酶能够降低肥胖模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游离脂肪酸含量,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5)鹅源草酸青霉产果胶酶能够降低肥胖模型大鼠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提高血清脂蛋白酯酶和肝酯酶活性。由此可见,鹅源草酸青霉产果胶酶对肥胖模型大鼠脂肪沉积和脂质代谢具有显著干预修复作用,降脂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烟草梗丝中含有大量果胶、纤维素等细胞壁物质,造成吸味不好,对其在烟制品中的应用造成了阻碍。本研究旨在利用GYC 501的发酵酶液处理烟草梗丝,以降解其中以果胶为主的多糖,改善吸味。本研究首先建立了一种测定烟草梗丝中果胶含量相对简易的方法,并从发酵时间、缓冲液浓度、缓冲液p H值、发酵温度、酶的使用量入手,先进行单因素优化实验再进行正交实验,以优化发酵条件。结果显示:使用塔宾曲霉(Aspergillus tubingensis)GYC 501在烟草梗丝培养基中发酵48 h后所得到的发酵液对烟草梗丝进行发酵处理,得到最优发酵条件:酶使用量为1536 U,发酵时间为12h,温度为42℃,缓冲液p H为4.8,缓冲液浓度为0.3 mol/L,梗丝含水量为50%。在此最优发酵条件下,梗丝果胶降解率最佳,为34.97%。  相似文献   
5.
通过正交试验对果胶酶水解壳聚糖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对降解过程中粘度、还原糖生成量、平均分子量等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果胶酶在50℃、pH值4.5、酶用量与壳聚糖质量之比为3、壳聚糖脱乙酰度为80%时对壳聚糖降解效果最佳,其中底物脱乙酰度对酶解效果影响极显著。在最适条件下,果胶酶对壳聚糖水解约1h,可控制产物平均分子量在2500左右。果胶酶降解壳聚糖的起始速度非常快,反应30min后粘度下降基本平稳;水解反应进行135min后,产物还原糖生成量逐渐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6.
果胶酶澄清沙棘果汁最佳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是用果胶酶对沙棘果汁进行单因素澄清及最佳澄清工艺条件的确定试验。结果表明,在果胶酶用量为0.03~0.06g/kg、温度40~50℃、pH值2.0~3.0的条件下澄清沙棘果汁,透光率达99%以上,果汁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基本不变。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果胶酶对沙棘果汁澄清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果胶酶用量为0.035g/kg,温度为45℃,pH值为3.0,时间为90min。  相似文献   
7.
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采后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是引起葡萄采后病害的主要病原真菌之一。葡萄灰霉菌可在田间潜伏侵染,采后由健康果实携带进入销售市场,该菌的显著致病症状为果实软腐和脱落。灰霉菌与葡萄的其它采后致病菌,如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镰刀菌(Fusarium sp.)、芽枝霉(Cladosporium sp.)、青霉菌(Penicillium sp.)、黑曲霉(Aspergillus nigar)和粉红单端孢菌(Trichothecium roseum)相比,不仅表现出明显的潜伏侵染优势,而且具有较强的低温(4℃)条件下的致病优势。4℃低温下灰霉菌在寄主葡萄体外和体内分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力均显著高于以上各菌,而在25℃下无显著差异,这一结果与该2种温度下灰霉菌接种果实后的症状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8.
从不同处理方法、酶液pH变化等方面对果胶酶诱导黄瓜抗黑星病效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果胶酶的4种不同处理试验中,以全株表面喷雾法处理的黄瓜黄化子叶黑星病的病情指数降低最多,浓度100和200U/ml的诱导防病效果分别为56.34%和64.13%;下胚轴注射、灌根和漫种等3种处理方法的诱导抗病效果均不显著。经果胶酶诱导处理的黄瓜绿苗叶片病情明显降低,而处理叶上部的未处理叶片发病情况与相应对照差别不大。该结果表明,果胶酶诱导黄瓜绿苗抗黑星病的作用属于局部诱导。果胶酶处理次数的增加可增强其诱导抗病效果,并延长诱导抗病时间。酶液pH变化对果胶酶的诱导抗病作用影响显著,pH5.5时,2个浓度的诱导效果最好,分别为51.87%和66.42%。  相似文献   
9.
朱维军  陈月英 《果树学报》2006,23(3):465-467
以大枣为原料,在浸提、澄清工序中,通过抗氧化剂和果胶酶处理试验,旨在探索大枣在加工过程中氧化型维生素C和还原型维生素C的变化规律,达到最大限度保存大枣中总维生素C的目的。结果表明,(1)采用植酸处理对还原型维生素C的保存效果最好;(2)0.04%的六偏磷酸钠和0.06%的EDTA-2Na对氧化型维生素C和还原型维生素C都具有较好地保存作用;(3)茶多酚和EDTA-2Na对氧化型维生素C的降解起抑制作用;(4)六偏磷酸钠可使氧化型维生素C和总维生素C的含量增高;⑤采用果胶酶处理对氧化型维生素C具有较好地保存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绿色饲料添加剂——果胶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胶酶是降解饲料抗营养因子——果胶的有效酶,它作为一种绿色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针对这一现状,主要对果胶酶的性质、分类、作用机理作一阐述,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简要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