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4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3 毫秒
1.
青藏高原低云量的年际变化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利用青藏高原80个测站1961-2000年1~12月低云量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低云量的年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的低云量从东南向西北减少,云量的稳定性夏季高于冬季,南部高于北部.江河上游区域、藏东谷地、川西高原、甘南高原和祁连山区是青藏高原低云量多,且比较稳定的地区;青藏高原西部低云量月变化振幅大,尤以西南部为最,夏季云量最多;高原东南部江河上游区和藏东谷地3~9月低云量多,且起伏变化小,6月和9月出现峰值;高原东南部低云量稳定性较好;低云量的年际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 江河上游区和高原东南部的低云量变化缓慢,高原西北部有显著上升趋势;变化趋势在季节上表现为冬、春、夏、秋西北上升西南下降,春、秋季中东部持平,夏、冬略降.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     
为什么北方日照长,南方日照短?日照的长短,主要的是依纬度的高低而变化的。各地的日照时数,从理论上来说:①在同一纬度应完全相等,②低纬度多夏日照相差不大,高纬度冬夏日照的差别很显著。夏季长于冬季很多;③秋分至春分(即多季半年)纬度愈高,日照时间愈少,春分至秋分(即夏季半年)则纬度愈高,日照时间愈多;④全年日照时数随纬度而增加,但与云量的多少有关系,  相似文献   
3.
利用武汉市及宜昌市2007-2008年逐时太阳总辐照量和气象要素(气温、相对湿度、云量等)实况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两地逐时太阳总辐照量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太阳总辐照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武汉总辐照量值较宜昌地区显著偏大;两地太阳总辐照量与各气象要素相关性大体类似,不同的是宜昌气温、相对湿度及低云量与总辐照量的相关性比武汉差,而总云量与总辐照量的相关性比武汉好;详细统计了(低、总)云量与总辐照量的相关关系,对各种天气类型(阴、晴等)进行分析后发现(低、总)云量对总辐照量影响很大,云量与太阳总辐照量存在比较明显的负相关;最高(低)气温与总辐照量最大(小)值存在时间差;两地夏冬两季相对湿度与总辐照量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张立波 《浙江农业科学》2012,(10):1448-1452
利用1961-2010年浙江省16个气象站日照、降水、云量和风速材料,采用趋势分析和突变检测等方法,研究浙江省年、季、月的日照时数的时空特征和气候变化,同时对日照有影响的昼降水量、昼雨日、总云量、低云量和平均风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年、季、月的日照时数空间分布均呈东北多西南少的特征,夏季最多,其次为秋、春与冬季。近50年浙江省年日照时数普遍显著减少,区域平均每10年减幅为74.2 h,浙东南地区减少最多也最明显。各季的日照时数的变化也都是负趋势,夏、秋、冬三季减少显著,夏季减少最多也最明显,其次依次是秋季、冬季和春季。近30年的年及夏、秋和冬3季日照时数减幅缩小,春季则转为每10年以18.1 h的速率在增加。除鄞州、衢州、玉环和大陈岛年日照时数在20世纪80代中期有明显突变外,其他站点的年日照时数没有明显的突变。近50年浙江省年日照时数减少主要与低云量的增加和平均风速的减少有密切关系,这可能与气溶胶的云、反照率间接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山西中南部一次暴雪过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进一步分析山西中南部暴雪过程的形成原因,笔者利用常规和非常规气象观测与监测资料,针对2014年2月4—6日山西中南部暴雪天气过程,从高空、地面天气形势、中低层流型配置、雷达回波及物理量场的空间垂直剖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该次暴雪过程以500hPa西风槽、南支槽相继影响、地面倒槽前部东南气流的控制为背景。500hPa西风槽,700hPa西南急流与横切,850hPa东南急流为该次暴雪的中尺度有利配置。回波强度在15~30dBz,属连续均匀的稳定性降雪回波。物理量场的相对湿度在200hPa以下为大于80%的湿空气柱、对流层为一致的上升运动、高层辐散与低层辐合构成了有利于强降雪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6.
利用1969—2009年成县日照等观测资料,分析了成县日照时数的年、季、月变化趋势,并分析了其与云量、雾日数、相对湿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成县41 a的年日照时数总体呈减少趋势,其倾向率为-63.406 h/10a。总云量、雾日数的增加以及相对湿度增大都会导致日照时数的减少。  相似文献   
7.
利用桓仁县近56年日照时数实测资料,分析了桓仁地区日照时数年代际、年际、各季和各月的气候变化特征以及与日照百分率、总云量、低云量和水汽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桓仁地区年、季、月日照时数皆呈减少趋势,春季减少最快,冬季减幅最慢。桓仁地区各月的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其中5月减少的趋势较为显著,2月减少的趋势较弱。日照时数与日照百分率的年际变化基本保持一致。年日照时数在1992年附近发生突变。年低云量、水汽压略呈增加趋势,低云量、总云量和水汽压与日照时数变化呈显著的负相关,是桓仁地区日照时数减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选取由卫星遥感反演得到的云光学厚度和云量资料,与由地面观测的太阳辐射数据计算的云削减量进行多种函数形式的回归分析,发现幂函数形式的拟合效果最好(P0.01),经分析,式中各项指标物理意义明确、合理。利用该模型对福建省2012年66景典型有云覆盖下地表太阳总辐射时曝辐量进行估算,结果与地面实测值间相关系数达0.975,平均相对误差为19%;对于地面实测时曝辐量大于1MJ·m-2·h-1的有云覆盖地表,时曝辐量的平均相对误差仅11%。本文方法可完全采用卫星资料计算有云覆盖下地表太阳能,克服了以往建立辐射估算模型主要采用气象台站常规云观测资料、在精度和空间推广稳定性方面的不足,所建模型对地面观测站点稀少、大气环境局地性较强的福建地区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利用祁连山区周围34个测站,1961—2000年历年1—12月平均低云量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合成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40年来祁连山区低云量与气温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云量变化与气温变化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在平均气温升高1℃的情况下,祁连山区年平均低云量减少1%—6%,其中祁连山东南部减少最多达22%,而柴达木盆地和河西走廊增加10%—40%。低云量对气温响应较好的区域秋、冬季是柴达木盆地,春季是祁连山区,夏季是河西走廊地区。  相似文献   
10.
张婷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4,(36):12995-12997,13011
利用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SCCP) 1999年12月~2009年11月的D2云气候资料集,分析了中国地区低云量、低云云水路径以及低云云光学厚度的年、季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十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低云量分布呈减少趋势,不同地区有所差异,春夏季低云量高于秋冬季节;年平均低云云水含量及低云光学厚度的空间上全国分布相对平均,沿海略高于内陆,新疆西北部及黑龙江北部相对丰富,两者的年际变化比较大,总体呈下降趋势,初春(3~4月)较低,其他月份相对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