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77篇
  免费   455篇
  国内免费   903篇
林业   609篇
农学   1243篇
基础科学   3014篇
  1270篇
综合类   9055篇
农作物   639篇
水产渔业   240篇
畜牧兽医   1721篇
园艺   1366篇
植物保护   578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412篇
  2022年   476篇
  2021年   531篇
  2020年   553篇
  2019年   572篇
  2018年   362篇
  2017年   591篇
  2016年   779篇
  2015年   804篇
  2014年   1214篇
  2013年   1135篇
  2012年   1296篇
  2011年   1259篇
  2010年   1136篇
  2009年   1100篇
  2008年   1085篇
  2007年   934篇
  2006年   760篇
  2005年   682篇
  2004年   600篇
  2003年   534篇
  2002年   429篇
  2001年   394篇
  2000年   320篇
  1999年   279篇
  1998年   207篇
  1997年   187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4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孟英华 《种子世界》2021,(12):0009-0011
在缺少水资源的状况下,滴灌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抗旱节水技术。它可以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大幅度节省种植成本,减少人工投资,实现机械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马铃薯需水量的关键阶段是块茎成管期和膨大期,在这两个阶段,早期灌溉对马铃薯产量的提高有明显的作用。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也能避免马铃薯减产,在马铃薯栽培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滴灌下生物质改良材料对盐渍土水盐氮运移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生物质改良材料对滴灌盐渍土水、盐、肥运移过程的调控效应,采用土箱模拟试验,研究了水肥一体化滴灌条件下,生物炭和腐殖酸两种改良材料对盐渍土水、盐、氮运移和再分布过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滴灌条件下,盐渍土壤水盐的时空动态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水分入渗驱动的盐分运移过程和蒸发扩散驱动的水盐再分布过程;铵态氮含量在时间上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空间上的运移再分布特征较弱;硝态氮含量初始时空分布表现出与水盐相似的运移特征,受铵态氮硝化作用的多重影响,后期空间分布与铵态氮空间分布相似;生物炭通过提高土壤饱和导水率,增大了入渗阶段土壤水、盐、氮的运移速率和分布范围;腐殖酸通过提高土壤田间持水率增大了再分布过程土壤水、盐、氮的分布范围和强度,同时其对尿素的水解和硝化过程表现出更强的抑制效果。应用生物质改良材料在改变土壤物理性状进而调控滴灌土壤水盐运移的同时,还影响土壤氮素转化运移过程及其分布,这为水肥一体化滴灌盐渍农田的节水、控盐、减肥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中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验,大胆进行课程教学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优化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选择新疆伊宁市荒山滴灌造林地,比较研究了8L·h-1和16L·h-1两种不同流量滴头一个灌溉期内土壤水分运移规律,结果表明:伊犁州荒山滴灌造林中使用8L·h-1滴头是合理的,滴头流量过大,容易形成地表径流,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使用8L·h-1流量滴头在造林早期灌溉6~8h就可以保证植物健康生长,随着林分的生长,须逐渐延长灌溉时间。  相似文献   
5.
引入翻转课堂的理念,以《机械制图》课程为例,打造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该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两学期的试验表明,学生对该模式认可度较高,既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改善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黄瓜为试材,采用小区试验对比的方法,研究了滴灌和畦灌条件下不同磷素用量对秋季大棚黄瓜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提高秋季大棚黄瓜产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滴灌大棚的黄瓜生长状况明显好于畦灌大棚,商品黄瓜产量显著提高(P0.05),各阶段用水总量278.3 mm,节水达41%。畦灌条件下,不施磷肥处理黄瓜果实产量显著低于磷肥处理(P0.05);滴灌条件下,过量的磷肥施用(P2O5100 kg·hm~(-2))导致黄瓜果实产量和品质显著下降(P0.05)。由此可见,滴灌条件下合理施用磷肥能够降低水资源消耗,提高磷肥利用效率,有利于黄瓜品质和产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农技服务》2019,(9):51-52
为寻求最佳烤烟留叶方式,田间设计4种不同的打顶留叶方式进行小区试验,并测定农艺性状、产量和产值。结果表明:采取"去下留上"方式,即去掉下桔一及上桔二以下烟叶、留叶数14片的处理表现最优,产量达150.04公斤/亩,产值4 232.628元/亩。  相似文献   
8.
9.
针对南疆地区水资源短缺、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以棉花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小区试验,在棉花现蕾期、开花期以及结铃期分别设置3个亏缺灌溉水平(W1:50%ETc,W2:65%ETc,W3:80%ETc,ETc为作物蒸发蒸腾量),以全生育期100%ETc灌溉处理为对照(CK),研究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生育期亏缺灌溉对棉花生长、产量、氮素吸收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现蕾期亏水对棉花株高、叶面积指数、地上干物质生长、氮素吸收和产量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但复水后补偿效应显著,其中轻度亏水(W3)在籽棉产量减少3.48%的条件下,WUE高达1.57 kg/m3,显著高于CK的1.48 kg/m3;开花期亏水,棉花的各项生长指标均有显著降低,复水后补偿效应不显著,不利于棉花生长发育;结铃期亏水对棉花地上干物质累积、氮素吸收和产量均有显著的抑制效应,但在W2和W3水平下,WUE均达1.51 kg/m3.综合考虑在保证棉花产量的同时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可在棉花蕾期进行80%ETc灌水,其他生育阶段实施充分灌溉,来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获得更高的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富锗酵母培养物对下笼蛋鸡肉品质及肠道的影响。选取505日龄健康的海兰褐壳蛋鸡4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2、16、20 mg/kg的富锗酵母菌培养物。预试期7 d,正试期为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2、16、20 mg/kg组腿肉的蒸煮损失分别降低45.2%、33.6%、39.7%(P<0.01),pH均高于对照组(P<0.01);16mg/kg组腿肌的亮度(L~*)低于对照组(P<0.05);12、16、20 mg/kg组腿肌的剪切力分别比对照组低44.13%、56.07%、50.60%(P<0.01);各试验组胸肌pH均高于对照组(P<0.01),16mg/kg组的pH高于12、20mg/kg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16mg/kg组乳酸菌数量升高(P<0.05);空肠中,各试验组的绒毛长度高于对照组(P<0.01);16、20 mg/kg组绒毛长度/隐窝深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富锗酵母培养物可以改善下笼蛋鸡小肠的形态结构和肠道菌群平衡,提高鸡肉品质,建议添加量为16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