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8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35篇
林业   124篇
农学   251篇
基础科学   23篇
  72篇
综合类   1384篇
农作物   141篇
水产渔业   106篇
畜牧兽医   429篇
园艺   430篇
植物保护   22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对广西贺州市荸荠种植区感染秆枯病的荸荠样本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及分析病原菌的侵染过程,为荸荠秆枯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发病明显的荸荠茎秆组织进行分离,采用传统的形态学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通过制备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于载玻片上培养,测定分生孢子萌发情况。利用病菌孢子悬浮液对荸荠茎秆进行离体接种,检测病菌的侵染过程。[结果]分离获得1株病原分离物(Ceh),经形态学鉴定该病原为荸荠柱盘孢菌(Cylindrosporium eleocharidis Lentz)。病菌分生孢子接种于载玻片后4 h开始萌发,8 h后大量萌发,12 h后形成大量附着孢,菌丝24 h后形成。病菌接种荸荠茎秆4 h后,分生孢子开始萌发并产生芽管;8~12 h芽管伸长,形成附着孢侵入荸荠茎秆表皮组织;24 h至7 d菌丝形成;接种8 d后,病菌在茎秆表面形成分生孢子盘。[结论]引起广西贺州市荸荠种植区荸荠秆枯病病原为荸荠柱盘孢菌(Cylindrosporium eleocharidis Lentz)。荸荠秆枯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侵染过程可用于病原菌和寄主互作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3.
以小麦条锈菌高感品种铭贤169为试验材料,设置了-50、-45、-40、-35、-30、-25、-20℃7个不同温度梯度,研究了小麦条锈菌夏孢子离体处理后的致病力。结果表明,在-35~-20℃低温下,条锈菌夏孢子可存活10 d,接种寄主小麦后病叶率2.36%~74.39%,平均严重度0.13%~4.21%;-40℃下可存活8 d,病叶率1.23%~2.78%,平均严重度0.01%~0.29%;-50℃下可存活6 d,病叶率1.04%~1.39%,平均严重度0.01%~0.17%。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夏孢子致病力逐渐下降。在相同温度下,随着夏孢子离体处理时间的延长,致病力亦呈逐渐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一例猫犬小孢子菌感染的诊治,去探究可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方案。改善临床上治疗猫犬小孢子菌感染周期长,治疗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并对相关防治与人畜共患病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从韭菜大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胚囊和花粉的发育过程、胚胎发育和种子的形成、无融合生殖性状的遗传等方面对韭菜无融合生殖种子的形成机制进行综述,同时对韭菜无融合生殖特性的研究方向和在韭菜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韭菜无融合生殖机制的阐明和韭菜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华山松疱锈病病原菌Cronartium ribicola J.C.Ficher ex Rabehorst的锈孢子在灭菌水、2%葡萄糖液、2%蔗糖液及2%麦芽糖液中均能萌发。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0-15℃,pH为6-7,RH为25%-75%。光暗交替较之全暗条件更利于锈孢子的萌发。锈子器自然破裂放出的锈孢子较未裂锈子器中的锈孢子萌发率高1 ̄2倍。  相似文献   
7.
8.
侧耳属真菌担孢子细胞核相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改进式海登汉氏苏木清法对侧耳属5个种17个品种的担孢子核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食用菌除了以单核担孢子为主外,还都具有含2个或2个以上细胞核的担孢子,糙皮侧耳的NP品种含2-5个细胞核的担孢子的比率高达16.23%,其它品种多核担孢子的百分率均在4.18%以下。  相似文献   
9.
主要发生在叶部,叶鞘、茎秆和穗部也可发病。初期出现退绿斑点,以后形成鲜黄的粉疱,即复孢子堆。复孢子堆较小,长椭圆形,与叶脉平行排列成条状,后期长出黑斑,即冬孢子堆。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