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1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316篇
林业   238篇
农学   362篇
基础科学   66篇
  281篇
综合类   1354篇
农作物   304篇
水产渔业   290篇
畜牧兽医   350篇
园艺   342篇
植物保护   10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RGB颜色空间的早稻氮素营养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双季稻区水稻过量施肥带来环境污染和成本提高问题,设计不同品种氮肥梯度大田试验,应用数码相机获取早稻冠层数字图像,研究不同色彩参数及早稻氮素营养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以期确立双季早稻氮素营养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同一氮肥处理下图像色彩参数差异不大;拔节期数字图像参数对氮素营养指标敏感;模型构建结果显示,图像参数INT与水稻氮素营养指标构建的模型决定系数(R2)最大,模型预测效果最佳,R2分别为0.895 7和0.924 7;进一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和BP神经网络分析法进行预测,预测效果均较好。对预测结果进行检验,发现品种对于模型的构建影响不大,以BP神经网络分析法构建的叶片氮浓度(LNC)模型和以INT为敏感色彩参数构建的叶片氮积累量(LNA)回归模型效果最优,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则效果不佳。早稻冠层RGB颜色空间敏感参数与氮素营养指标间相关性较好,可以实现氮素营养的无损监测诊断。  相似文献   
2.
芫花萜膜终止早中孕412例临床观察的结果表明,对孕12~16周的流产成功率为90.8%,给药至排胎平均时间为23.46±10.32小时,产时、产后失血平均分别为71.87±33.56ml和45.17±20.58ml。整个流产过程宫缩缓和,极少强直性宫缩,节律良好,痛苦少,类似正常分娩过程,可作为终止12~16周妊娠可供选择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杂交早稻吸氮特性与产量形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在不同施氮水平下,杂交早稻吸氮特性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早稻威优49亩产500千克左右,植株每亩总吸氮量平均为9.78千克,其中土壤供氮量占52.45%。杂交早稻一生中前期吸氮量占50.72%,中期占31.08%,后期占18.30%,以中期施氮对叶片含氮率影响最大。在高氮水平下,中期施氮导致茎鞘醣含量急剧下降。抽穗前植株吸氮量与每亩发育颖花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但结实率受每朵颖花占有抽穗前醣量的影响。最适 LAI 为6.5~7.5。  相似文献   
4.
大豆室内耐冷筛选及其在田间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试验把生长箱大豆耐低温萌发筛选与田间早春播研究相结合,验证耐低温发芽的可靠性。在实验室,萌发期表现抗冷的大豆,田间出昔期仍表现抗冷或较抗冷。实验表明,大豆出苗的生物学最低温度平均为7.1℃,所需有效积温136℃。地温的高低直接影响大豆早春出苗的多寡,两者呈密切的正相关。黄、青、黑豆中,以黑豆抵抗早春不良气候条件的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5.
6.
收获期对杂交早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不同收获期对杂交早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不同收获期处理间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长宽比、垩白指数及直链淀粉含量均无显著差异 ,但胶稠度及蛋白质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 ,以抽穗后 35d收获的稻米胶稠度最高 ,以抽穗后 2 5d收获的稻米蛋白质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在黄瓜上叶面喷施丰州牌丰产素,其浓度分别为2000倍、4000倍和6000倍。试验结果表明,3种浓度对黄瓜的生长势都有增强的作用,并对早期产量有较大的提高。其中2000倍液对早期产量的增产幅度最大,比对照提高42.81%。并且对黄瓜的营养成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6000倍液对维生素c和含糖量都有较大的提高,因此,对黄瓜品质的改进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气候条件对早期断奶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气候对犊牛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但犊牛开食料等饲养管理达到犊牛所需的标准,不会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指标,3个月龄时体重均能达NRC饲养标准。在整个试验期呼市地区早期断奶犊牛平均增重为64.05kg,日增重为703.85g,而锡盟东乌旗犊牛平均增重为57.50kg,日增重为631.87g。体高、体长、胸围、十字部高等体尺指标呼市地区犊牛均高于锡盟东乌旗犊牛,而腹围呼市地区略低于锡盟东乌旗犊牛。干物质的进食量,气候条件差的地区有高于相对暖和地区犊牛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早熟西瓜新品种大宝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宝西瓜是以347为母本,355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早熟,生长势中等,主蔓第7~8节着生第1雌花。全生育期93d(天)左右,果实发育期28~30d(天),果实椭圆形,果形指数1.3左右,单瓜质量3~4kg。果皮墨绿色,厚0.8~1.0cm,有白霜,坚韧,耐运输。果肉红色,口感好,中心含糖量9.5%~10.0%,最高可达11.0%。中抗枯萎病,适于华北地区早春保护地或露地早熟栽培,每667m2产量2500kg左右。  相似文献   
10.
大蒜新品种成蒜早2号和成蒜早3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帅正彬  郭江洪  杨斌 《中国蔬菜》2005,(10):111-112
成蒜早2号和成蒜早3号是从温江蒜的自然变异株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新品种.成蒜早2号从播种到蒜薹始收需153~180 d(天),平均单薹质量12.7 g,单头质量10.7 g,多数蒜头由6~9瓣组成,蒜瓣紧密抱握蒜薹轴,一般蒜薹和蒜头产量分别为340和350 kg·(667 m2)-1,抽薹比温江蒜早,抗寒力比温江蒜弱;成蒜早3号从播种到蒜薹始收需153~186 d(天),平均单薹质量和单头质量分别为14.5和12.0 g,多数蒜头由5~8瓣组成.一般蒜薹和蒜头产量分别为320和410kg·(667 m2)-1,抽薹比温江蒜早,抗寒力与温江蒜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