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园艺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4,(6):1782-1783
[目的]对黔东南地区几份火棘种质资源果实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采用蒽酮比色法、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和酚酞指示剂法对火棘、全缘火棘、细圆齿火棘与细圆齿火棘细叶变种4种火棘属植物的果实进行可溶性糖、VC和有机酸含量的测定。[结果]研究表明,供试火棘果实可溶性糖、VC和有机酸含量分别为11.83%~13.02%、530.8~696.9 mg/kg和0.69%~0.84%。细圆齿火棘细叶变种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13.02%,显著高于其他3种火棘;细圆齿火棘果实的Vc含量为696.9 mg/kg,显著高于其他3种火棘;细圆齿火棘有机酸含量最高,为0.84%,显著高于其他3种火棘。[结论]综合营养成分分析,认为供试材料中,细圆齿火棘细叶变种果实品质最好,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
以0.5 a火棘实生幼苗为试材,采用盆栽称质量控水法,研究了土壤相对含水量75%( CK,对照)、55%( LS,轻度干旱)、35%( MS,中度干旱)、15%( HS,重度干旱)4种不同强度干旱胁迫对其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加大,火棘幼苗叶绿素质量分数呈现出下降趋势,其中LS胁迫下与 CK差异不显著,MS、HS胁迫下与CK差异显著;可溶性糖与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相对电导率与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均呈现出增加趋势,其中LS胁迫下除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与CK差异显著外,其余均与CK差异不显著,而MS、HS胁迫下4种指标均与CK差异显著;过氧化物酶( 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趋势,其中LS、MS胁迫下的活性显著强于CK的,在HS胁迫下又显著弱于CK 的。结果认为火棘幼苗对干旱胁迫表现出一定的抗旱耐旱潜力。  相似文献   
3.
李淑久  牟君富 《园艺学报》1994,21(4):339-343
红子果实的肉质果壁是由托附杯借细胞体积增大发育而来。成熟果壁细胞不含有淀粉粒,但具有大量单宁细胞。速冻果果壁细胞间隙和细胞内有许多小冰晶体,细胞受损害小。缓冻果的胞间冰晶体大而数量少,细胞受损程度大。  相似文献   
4.
陕西关中产火棘果实的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陕西关中人代栽植的火棘,成熟果实相对含水量,灰分,粗纤维,粗脂肪,可溶性蛋白,有机酸,VC,VE,水溶性果胶,单宁以鲜果计算分别为74.28%,0.50%,8.15%,5.28%,0.016%,0.84%,0.14%,0.0041%-0.0045%,3.14%,0.094%;总糖为5.64%,其中可溶性糖3.80%,还原性糖3.08%,蔗糖0.47%,果糖1.45%,葡萄糖2.13%,氨基酸以谷氨  相似文献   
5.
高向阳  张晓歌  丁璞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824-4825,4827
以微波压力消解样品,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浓度直读法快速测定火棘果中的铜含量。实验对铜离子测定的最佳pH范围,掩蔽剂、缓冲剂和离子强度调节剂的用量,方法回收率、精密度、检出限及干扰因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对实际样品进行了测定。结果: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500 mg/L,检出限为0.001 2 mg/L,回收率为89.8%~97.7%,RSD为4.0%。结论:该法快速、简便、成本低廉,用于火棘果中铜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火棘种子发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伟君  马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453-14455
[目的]寻求促进火棘种子发芽的最佳方法,为火棘实生苗的快速繁育提供依据。[方法]以采自西安市某绿化带的火棘种子为试验材料,先用不同浓度的硫酸分别浸种20和30 min进行酸蚀处理,再进行温汤浸种(30 ℃)处理,然后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0、5、10、15 mg/L)分别处理10 min,研究不同处理对火棘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30 ℃温汤处理1 h后直接用15 mg/L的赤霉素处理10 min,火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高达98.3%和98.7%,且随着赤霉素浓度的降低,其发芽势和发芽率也随之减小;用45%浓硫酸浸种30 min、温汤浸种1 h后,5 mg/L的赤霉素处理10 min后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93.3%和98.7%。[结论]45%浓硫酸浸种30 min、温汤处理1 h,再用5 mg/L赤霉素浸泡10 min的处理所获得的种子最易发芽,发芽率最高,是促进火棘种子发芽的最佳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3年、2个扦插季节的5次试验,分别用NAA、生根剂、根旺和生根粉对火棘插条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不同的药剂处理对提高火棘扦插成活率没有明显效果,而扦插基质对成活有着决定性作用;春季扦插的效果优于夏季扦插。  相似文献   
8.
固定化技术应用于火棘果醋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磊 《保鲜与加工》2012,12(5):35-38
以火棘果实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固定化醋酸菌酿造火棘果醋的醋酸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接种量相同的前提下,采用固定化醋酸菌发酵具有较高的产酸速率,比游离醋酸菌发酵所需的时间明显缩短。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固定化醋酸菌酿造火棘果醋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4℃,接种量10%,酒精度7%。所制得的火棘果醋醋香浓郁,酸甜适口,营养丰富,香气自然、协调,是一种市场开发潜力良好的保健果醋。  相似文献   
9.
采用常规分离方法从火棘的茎、叶、果实中分离得到15株内生真菌,以小麦根腐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等9种病原真菌作靶标菌,筛选出了一株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菌株-J4,采用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J4进行鉴定。结果表明,J4菌株为子囊菌亚门间座壳属(Diaporthe)真菌。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的扦插基质对火棘插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珍珠岩+泥炭土(1:2)生根效果为最好,其他基质影响效果由强至弱依次为泥炭土、粗沙和壤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