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5篇
  1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O2对采后葡萄的急性伤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 7个葡萄品种为试材 ,研究了常温下 SO2 对不同品种葡萄的急性伤害。结果表明 ,SO2 对不同品种葡萄的急性伤害阈值大小依次为红宝石 <红地球 <马奶 <秋黑 <巨峰 <玫瑰香 <龙眼 ;SO2 的熏蒸浓度、熏蒸时间与漂白指数呈极显著复相关 ,SO2 熏蒸浓度是影响急性伤害的最主要因素 ;果梗和果皮可能是 SO2进入果实内部的两大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2.
莫寅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278-2279,2404
[目的]利用HPLC法对梅鹿辄葡萄和葡萄酒中的花色素苷组分及其相对含量进行研究。[方法]利用乙醇提取酿酒葡萄梅鹿辄中的花色素苷,并用HPLC法分别测定梅鹿辄葡萄及葡萄酒中的花色素苷。[结果]在梅鹿辄葡萄果实及葡萄酒中测得的9种花色素苷中,均以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含量最高,分别占总成分的28.41%和54.00%;在果实中二甲花翠素3-O-(6-O-乙酰)葡萄糖苷、二甲花翠素3-O-(6-O-对香豆酰)葡萄糖苷分别以22.16%和25.28%的含量构成主要花色素苷,而在葡萄酒中这两种花色素苷含量迅速下降,分别降至4.32%、11.88%,不是梅鹿辄葡萄酒中的主要呈色成分。[结论]初步分析了花色素苷在梅鹿辄葡萄浆果向葡萄酒转变过程中的变化,为客观鉴定葡萄品种及其他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文章综述了干旱区葡萄节水栽培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葡萄节水栽培是传统的节水农业技术与生物、计算机模拟、电子信息、高分子材料等高新技术结合的产物,具有多学科相互交叉、各种单项技术互相渗透的明显特征。它以重大前沿性技术研究成果为基础,研发葡萄节水关键技术,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干旱区葡萄节水栽培技术体系。可以预测,现代节水技术研究将对干旱区葡萄产业带来的突破与贡献。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无胁迫和NaCl胁迫条件下,同基因型二倍体葡萄4个脯氨酸累积变异系和对照系愈伤组织的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在无胁迫条件下,葡萄脯氨酸累积变异系的CAT和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系,4个变异系的CAT活性分别是对照的2.41,2.30,2.29和2.13倍,SOD活性分别是对照的4.51,3.69,3.84和3.72倍。在一定浓度NaCl胁迫下,对照系和变异系的CAT和SOD活性都有一定的增加,变异系的CAT和SOD活性仍高于对照系。脯氨酸累积变异系CAT和SOD活性高是其对NaCl胁迫具有较强抗性的可能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The use of near infrared (NIR)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to measure the concentration of minerals and electric conductivity (EC) in red grape homogenates was investigated. Wine grape samples (n = 209) from two vintages, representing a wide range of varieties and regions were analysed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 (ICPOES) for the concentrations of calcium (Ca), potassium (K), magnesium (Mg), phosphorus (P), sulphur (S), iron (Fe), and manganese (Mn) and scanned in reflectance in a NIR instrument (400-2500 nm). The spectra were pre-processed using multiple scatter correction (MSC) before developing the calibration models using 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 regression and cross validation. Coefficients of determination in cross validation (R2) and the standard errors of cross validation (SECV) obtained were for Fe (0.60 and 1.49 mg kg−1), Mn (0.71 and 0.41 mg kg−1), Ca (0.75 and 60.89 mg kg−1), Mg (0.84 and 12.93 mg kg−1), K (0.78 and 285.34 mg kg−1), P (0.70 and 40.19 mg kg−1), S (0.88 and 14.45 mg kg−1) and EC (0.87 and 7.66 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g, S and EC in grape berries might be measured by NIR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相似文献   
6.
ABSTRACT

The aromatic composition of two Muscat grape cultivars (‘Muscat of Alexandria’ and ‘Italia’) cultivated at two sites in Tunisia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year of harvest (2001 and 2002). In all cases linalool reached its odor perception threshold in both cultivars grown at both sites. Over the two consecutive years, linalool evoluted inversely to nerol and geraniol. The two muscat cultivars produced fruit with high muscat aroma typicity only at the Tunis site (characterized by a semi-arid climate). Under Rjim Maâtoug conditions (Saharan climate), they showed poor Muscat typicity.  相似文献   
7.
肖杨  王冠  袁淑杰  于飞 《农学学报》2021,11(5):91-96
为了预先掌握葡萄各生育期棚内温湿度环境,从而让农户有充足时间调整大棚管理措施,降低气象灾害风险,利用2018年11月—2019年6月大棚内外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天气类型下棚内温湿度与棚外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并通过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棚内逐小时温湿度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棚内温湿度与棚外气温、空气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长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晴天和多云大棚内外要素之间相关系数大多在0.3以上,棚内气温与棚外要素的相关性更高且最大相关系数超过0.9,阴天相关性较低;棚内逐小时气温、空气相对湿度模型的R2多在0.5以上,气温模型预报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RSME)≤3.7℃、平均绝对误差(MAE)≤2.9℃,空气相对湿度模型预报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13.3%、平均绝对误差≤10.6%。所得模型填补了该地区大棚葡萄各生育期温湿度预报的空白,为田间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栽培管理技术对无核剂处理木纳格葡萄无核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白木纳格葡萄、红木纳格葡萄进行精细管理,用无核剂在花前、花后两次处理果穗,花期提早4 d;分别获得92;和87.6;的无核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座果率分别提高55.2;和62.5;,穗重分别增加27.6;和24.3;,单粒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果穗紧密,近圆柱形,成熟期提早1~2周.  相似文献   
9.
低温胁迫对葡萄保护酶和氧自由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3种抗寒性不同的葡萄品种(贝达(砧木)>赤霞珠>梅鹿辄)1 a 生枝条为供试材料,分别在-15℃,5℃,25℃下处理24 h,在处理0、3、6、9、12、24 h后,分别测量了叶片中3种保护酶的活性和氧自由基生成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保护酶SOD、POD、CAT的活性均呈现先降低再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贝达的保护酶活性高,且下降缓慢,梅鹿辄的保护酶活性低,下降迅速;氧自由基产生速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为先上升后下降,其中贝达的氧自由基产生速率最低,梅鹿辄的氧自由基产生速率最高.说明低温胁迫下葡萄1 a生枝条的保护酶活性变化和氧自由基产生速率与其品种的抗寒性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野生葡萄抗黑痘病基因的RAPD标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葡萄种间杂交组合 90 3(毛葡萄商 - 2 4×欧洲葡萄龙眼 )的F1群体为试材 ,运用RAPD技术 ,采用集群分离分析 (BulkedSegregantAnalysis ,BSA)方法进行中国野生葡萄抗黑痘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研究 ,获得了与抗病基因相连锁的RAPD标记OPV0 2 6 0 0 ,并在杂种后代中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