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0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297篇
林业   511篇
农学   278篇
基础科学   69篇
  554篇
综合类   1512篇
农作物   188篇
水产渔业   229篇
畜牧兽医   340篇
园艺   75篇
植物保护   29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234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浙江省凤阳山海拔1 300~1 400 m处不同林分类型(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竹林)为对象,测定不同土层土壤基本理化性质、酶活性及腐殖质质量分数,分析土壤腐殖质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凤阳山自然保护区的土壤肥力和可持续经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土壤腐殖质质量分数针阔混交林最高,阔叶混交林、竹林、杉木林次之;胡敏酸质量分数针阔混交林最高,杉木林最低;富里酸质量分数针阔混交林最高,竹林最低。除磷酸酶活性随土层加深无统一规律外,4种林分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及蔗糖酶活性土壤随土层加深皆呈现降低趋势。土壤pH值、土壤密度与土壤腐殖质质量分数、胡敏酸质量分数和富里酸质量分数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除磷酸酶活性相关性不显著外,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总孔隙度、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与土壤腐殖质质量分数、胡敏酸质量分数和富里酸质量分数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凤阳山不同林分类型对土壤腐殖质特征的影响较土层深度更显著,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与土壤腐殖质质量分数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茶橙瘿螨是茶树上一种常见害螨,以成螨、幼螨和若螨刺吸茶树汁液为害茶树,减弱树势,对茶叶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文章介绍了茶橙瘿螨的分布与为害、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以期为生产上该害虫的正确识别和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取实地调查、采集标本、影像资料、专家鉴定和分类统计等方法对方城县野生木本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方城县共有野生木本植物60科137属236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6属7种,被子植物56科131属229种;优势科有蔷薇科等13个科,含66属145种,优势属有悬钩子属等13个属,含65种;野生木本植物中有乔木121种、灌木85种、藤本25种、竹类5种;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和省级重点保护植物共有18种。  相似文献   
4.
Poor land use management and practice inhibit the growth and establishment of tree seedlings in dryland areas.We assessed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status of Faidherbia albida(Del.)A.Chev.trees grown on different land uses.We quantified the growth and nutrient uptake of F.albida seedlings inoculated with AM from different sources.These efforts were based on soil and fine root samples from the rhizosphere soils of F.albida trees.AM root colonization was determined using the gridline intersect method.Spores were extracted by the wet sieving and decanting method and identified to genus level.The seedling experiment had a completely randomized onefactorial design with four treatments and five replications.Faidherbida albida seedlings were grown in a greenhouse.All in situ F.albida trees were colonized by AM fungi.AM root colonization of F.albida tre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P<0.0086)in area exclosures than on lands used for grazing or cultivation.Spore abundanc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P<0.0014)in area exclosures followed by cultivated land and grazing land.Glomus was the dominant genus in all land-uses.AM-inoculated F.albida seedlings grew better(P<0.05)than non-inoculated controls.Seedlings inoculated with AM from area exclosure had significantly(P<0.05)higher growth and nutrient uptake than those inoculated with AM from grazing and cultivated land.This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native soil AM potential for better establishment of seedlings to achieve optimum plant growth improvement and assist in rehabilitation of degraded arid lands.  相似文献   
5.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害虫,目前已经侵入我国云南省。田间调查发现,草地贪夜蛾与甜菜夜蛾S.exigua、斜纹夜蛾S.litura和黏虫Mythimna separata在玉米上往往混合发生,且形态相近,容易混淆。本文详细描述了草地贪夜蛾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并比较了其与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黏虫的幼虫和成虫的形态差异。本文为草地贪夜蛾的准确鉴别和田间调查提供依据,并为草地贪夜蛾的精准测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花生新黑地蛛蚧是近年来滑县花生田新发现的一种地下害虫,对花生造成危害,影响花生的 品质和产量。本文主要介绍新黑地蛛蚧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活习性、为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8.
根据大豆理想株型的概念,分析了大豆的主要生理性状和形态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并提出了大豆高产理想株型的合理构成,以期为大豆育种的田间选择和株型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
草地类型梯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紫泥泉地区位于天山北坡低山带,具有代表性的冬春秋放牧场。本文应用数量分类(TWINSPAN)、排序(DCA)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草地类型的分类及其分布的梯度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草地类型按传统分类划分出18个型,TWINSPAN分类结合DCA排序归纳出8个型,其中6个型为地带性草地类型,2个型为非地带性草池类型;地带性草地类型沿水热梯度分布,非地带性草地类型沿质地梯度分布。  相似文献   
10.
以杉木或湿地松为主要树种,用南酸枣、檫树、樟树、乐昌含笑、福建柏、鹅掌楸、蓝果树等作伴生树种,开展了13个类型的混交林试验研究,在定性分析筛选的基础上,初选出9个比较优良的混交类型,再依据Ii=P1h/H+P2d/D+P3v/V计算出混交类型的优选指标,用I标准=I单均+aδn计算出类型的优化标准为6.12.据此对参试的混交类型进行优选,选出的最佳混交类型为杉木+南酸枣、杉木+檫树、杉木+樟树和湿地松+鹅掌楸4个混交类型,供林业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