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9篇
  免费   370篇
  国内免费   414篇
林业   516篇
农学   234篇
基础科学   215篇
  1126篇
综合类   2290篇
农作物   108篇
水产渔业   188篇
畜牧兽医   857篇
园艺   91篇
植物保护   478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209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229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287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315篇
  2013年   329篇
  2012年   464篇
  2011年   531篇
  2010年   392篇
  2009年   379篇
  2008年   320篇
  2007年   356篇
  2006年   217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emand for livestock food products is projected to increase dramatically through to 2050. Increased livestock production capacity on marginal lands will be critical to meeting this demand. A 5‐year research effort was undertaken to evaluate lamb and sward productivity within open and hardwood silvopasture (SP) systems in Appalachia, USA. Grazing began in mid to late April each year, with the grazing season averaging 141 d. Grazing system treatments during 2002 and 2003 grazing seasons were as follows: 100% open pasture (OP), 67% OP and 33% SP, and 67% OP and 33% SP with delayed SP grazing initiation (OSD). In 2004, a 100% SP (SP) system was added. Animals were rotationally stocked through either 6 (2002–2004) or 7 (2005–2006) paddocks. Open pasture produced greater (P < 0·001) grazing season herbage yield, while all systems generated similar animal performance. Based on summer solstice, herbage production in spring was greater (P < 0·001) than summer, except in 2003. Total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 (TNC) content was greater (P < 0·05) in spring than in summer, except in 2004. Animal performance was superior in spring versus summer (P < 0·001). Animal plasma urea nitrogen (PUN) was lower (P < 0·05) for OP in 2003. When PUN was correlated with nutritive value indicators, the ratio of TNC to crude protein (CP) had the strongest correlation. The strong correlation indicates the need for synchronized ruminal energy and CP availability. Development of silvopasture from existing woodlots has potential to improve whole farm productivity on marginal lands.  相似文献   
2.
全面客观评价生态资源承载能力,进而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甘肃省迭部县为例,首先,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生态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各指标权重,评估生态环境承载力现状;其次,在生态功能区层面对迭部县水源涵养功能及生物多样性功能进行评价;最后,对生态承载力状况进行成因解析。研究结果表明:(1)迭部县整体生态承载力得分为0.239,处于“较强”承载力状态,构成整体生态承载力的生态弹性力、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和人类社会影响力得分分别为0.222、0.062和0.063。(2)2016年,迭部县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为111.76 mm,水源涵养功能处于“高”状态,其中,水源涵养功能较高地区主要集中在以草地和针阔混交林为主的区域。(3)自然栖息地面积占迭部县总面积的83.67%,其自然栖息质量指数(Natural Habitant Quality Index,NHQI)处于“高”状态。(4)从自然和经济2个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迭部县生态环境条件较好,但林草地面积已呈现出逐渐减少状态,因此需要通过合理科学的开发引导,发展文化旅游事业,推动迭部县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Landsat和MODIS数据融合的农牧区NPP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山北坡是中国重要的农牧业发展基地,利用遥感数据准确获取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时空信息,对于合理分配农牧业草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受到天气影响及卫星传感器受到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限制,获取既具有中空间分辨率、又具有高时间分辨率的遥感数据比较困难。本文基于中空间分辨率Landsat 8 OLI数据与高时间分辨率MODIS数据,采用遥感数据时空融合STARFM算法,获取中空间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序列的遥感数据,以天山北坡中段区域为实验区,结合CASA模型,对区域内植被NPP进行模拟。结果表明,2016年内8个时期,融合后的NDVI数据与对应时刻的Landsat 8 OLI NDVI数据的相关系数不小于0.759,偏差在0.006 2~0.009 4之间,均方根误差在0.074~0.135之间;利用融合数据与CASA模型协同模拟的NPP具有良好的空间细节信息,NPP模拟值与野外实测值决定系数R~2为0.860 1,表明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本研究为多源遥感影像融合技术与光能利用率模型协同模拟NPP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田园综合体的概念进行介绍,找出广西田园综合体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最后 提出解决广西田园综合体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从而促进广西农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稳步 提升。  相似文献   
5.
陇东旱塬区复种不同藜麦品种(系)的适应性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不同藜麦品种(系)在陇东雨养地区夏播复种的生态适应性,以12个藜麦品种(系)为材料,对其物候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品质性状等指标进行考察,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其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12个藜麦品种(系)除LY-2无法复种成熟外,其余的11个品种(系)均能完成生育期;对其19个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单位面积籽粒产量与单株粒质量和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根倒率、茎倒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株高与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籽粒粗蛋白和淀粉分别与籽粒直径和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对其15个性状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提出的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5.04%,根据综合得分,筛选出适应性最好、得分最高的2个品种(系)‘陇藜4号’和‘Q2’;聚类分析表明,11个藜麦品种(系)系统聚为3大类型,各品种(系)间性状与遗传距离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第三类产量最高,第二类有矮秆、早熟等特性,可根据生产需要和育种目标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农村普遍建立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是保障农村社会稳定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是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工程。但是,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保障对象、保障方式、保障资金、管理体制等,充分认识并采取 有效措施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南方山区草地资源的类型及开发利用途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对我国南方山区草地资源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从生态学类型上对该地区草地进行了划分,进而提出了南方山区草地开发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2年的牦牛放牧试验表明:除不同植物本身的生理特性外,降水和地温是影响小嵩草高寒草甸两季草场不同植物类群地上生物量绝对生长率的关键因素。小嵩草高寒草甸两季草场地上总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1999年在7月份最大;1998年,冷季草场各放牧处理的绝对生长率在8月份达到最大,暖季草场的对照组和轻牧组在7月份最大,中牧组和重牧组在8月份最大。不同植物类群地上生物量生长率的变化不尽相同。1998年,冷季草场禾草和莎草地上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8月份达到最大,暖季草场禾草和莎草地上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7月份达到最大,且9月份出现了营养的再次积累;1999年,冷季草场禾草地上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在6月份和8月份出现了两个峰值,暖季草场禾草地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在7月份达到最大。对杂草类而言,1998年冷季草场的绝对生长率6月份最大,暖季草场重牧组的绝对生长率8月份达到最大,其他各处理7月份达到最大;1999年重牧组杂草的绝对生长率在6月份达到最大,其他各处理杂草在8月份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9.
论甘肃省杜仲产业化基础与开发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仲是我国特有名贵中药,能降血压、抗衰老、增强人体免疫。而且杜仲全身是宝,皮、叶、果、木材均有重要的医疗、保健和工业用途,仅叶就可以进行三级开发,形成高附加值的独立产业。加之该树种耐寒、耐旱,并能在土壤全盐1.6 % 的环境中正常生长,这又为干旱、半干旱及盐渍地区绿化造林、保持水土、改良盐渍提供了一种难得的优良树种。所以大力发展杜仲产业,将会在甘肃经济建设和西部大开发中发挥重要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彭珂珊 《四川草原》2003,(3):5-8,10
农牧交错区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通过建国50多年的艰苦努力,已经成为一条经济产业带,生产了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农牧产品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并对西部地区起着重要的吸引和辐射作用。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分析,按照典型剖析、专题研究、总结提高的基本思路,分析了农牧交错区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探讨了在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