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林业   12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春榆,裂叶榆,家榆,白榆4种榆木解剖特征,物理性能,PH值和缓冲溶量及凝胶时间的测试分析表明,榆木的材性变异,PH值和碱缓冲溶量影响其胶合性能;在榆木胶合板生产工艺中应使用混合型固化剂。  相似文献   
3.
4.
阿爸的树     
正长辈们都叫我"杜蕾皋道勒".汉语的意思是"榆木脑袋",于是它便成了我的绰号。我七岁那年就上学念书了。猜想大人们是希望我这个榆木脑袋早早入学,让知识的光辉照亮那个冥顽不化死性空洞的脑袋吧。这既是故事的开始.也是它的结尾。我们居住在一个叫达拉哈德的地方。我们一家由三口组成——阿爸,阿妈和我。我是独生子,我出生的时候阿爸三十二岁,阿妈才二十三岁。人们虽然认为  相似文献   
5.
对经过水热软化处理和顺纹压缩后榆木试件的单向和"S"形弯曲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熟材的单向和"S"形弯曲性能好于幼龄材;弦向的单向和"S"形弯曲性能好于径向;顺纹压缩后"S"形弯曲性能好于相应的单向;幼龄材、径向和"S"形弯曲的变异性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6.
榆木蠹蛾性诱剂的合成及林间诱蛾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榆木蠹蛾处女雌蛾性腺体提取物、化学合成相应的标准化合物并通过触角电位分析及林间诱蛾试验,旨在找到一种对榆木蠹蛾成虫具有强引诱活性的性诱剂.结果表明:提取物中存在反-3-十四碳烯醇(E3 - 14∶OH)、顺-3-十四碳烯醇(Z3 - 14∶ OH)、反-3 -十四碳烯醇乙酸酯(E3 - 14∶Ac)、顺-7-十四碳烯醇乙酸酯(Z7-14∶ Ac)和顺-3-反-5-十四碳烯醇乙酸酯(Z3E5 -14∶ Ac).榆木蠹蛾雄蛾对Z7-14∶ Ac产生最强的触角电位(EAG)反应,为4.95 mV,极显著高于其他化合物,其他依次是E3 - 14∶Ac、Z3E5 -14∶Ac、E3E5 -14∶ Ac、Z3 - 14∶Ac、腺体提取物、E7 - 14∶Ac,其中乙酸酯化合物EAG值极显著高于其相应的醇(P<0.01).林间诱蛾活性试验表明:Z7- 14∶ Ac有诱蛾活性,E3 - 14∶Ac和Z3E5 - 14∶ Ac有显著的增效作用,Z7-14∶ Ac、E3 - 14∶Ac和Z3E5 - 14∶ Ac按10∶ 4∶4的比例配成每个含900 μg性诱剂的诱芯具有很好的诱蛾活性,单诱芯日平均诱蛾数达11.02头.  相似文献   
7.
榆木顺纹压缩弯曲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木材从力学角度上看是一种粘弹性材料 ,从结构上看又是一种多孔材料 ,木材的这个特性 ,可以使其进行简单的弯曲 ,但是要获得较小的弯曲曲率半径 ,首先应强化木材软化机理的研究 ,增大木材的塑性 ;其次研究木材软化处理后的顺纹压缩机理和压缩技术 ,使木材在顺纹压力的作用下 ,细胞壁中微纤丝之间产生滑移 ,导致木材细胞壁的壁层纵向产生褶皱 ,木材在弯曲力矩的作用下 ,弯曲时的受压面形成褶皱 ,受拉面形成展皱 ,在允许的形变范围内获得较小的弯曲曲率半径。本文研究结果表明 ,试件尺寸为 2 80mm× 1 6 5mm× 1 6 6mm时 ,经过水热软化处理后 ,顺纹压缩率达到 2 4 % ,试件回弹后的长度最小为 2 6 1 74mm时 ,弯曲的曲率半径最小为 4 2 5mm ,测试的试件平均值为 5 6 94mm。  相似文献   
8.
榆木材性对胶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春榆,裂叶榆,家榆和黄榆4种木材的解剖特征,物理性能,pH值,酸,碱缓冲容量以及脲醛树脂脂胶凝时间进行系统测试,结果表明,4种榆木均适合做胶合板用材,从而可以扩大胶合板用材树种;4种榆木的pH值,酸缓冲容量明显高于水曲柳,椴木等常用胶合板材树种,建议生产榆木胶合板应该使用混合型固化剂。  相似文献   
9.
榆木属于难干硬阔叶材,易出现干燥缺陷。针对50 mm厚的榆木锯材,根据其干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应力检测调整中间处理的次数与时间,对榆木锯材常规干燥基准进行了优化;并利用称重法对探针测得的含水率进行修正,得出补偿函数,以保证干燥基准的正确实施。结果表明,按优化后的干燥基准对试材进行干燥,含水率从60.0%±3.0%降至10.0±1.0%,干燥周期由626h缩短至506h,共节约19.17%的干燥时间;干燥后试材厚度上含水率偏差和残余应力分别减小46.73%和33.49%,各项质量检测指标基本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0.
预处理对榆木锯材干燥效果及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25 mm厚榆木锯材的常规干燥工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100℃水热处理与汽蒸处理对干燥周期、干燥质量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旨在丰富榆木干燥理论,为高效常规干燥工艺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干燥基准Ⅲ的工艺最佳,干燥周期为177 h,干燥质量满足国家锯材干燥质量标准一级指标;预处理可在保证榆木锯材干燥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干燥周期;与未处理材相比,预处理材的干缩率、干缩系数与湿胀率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干裂势有较大幅度的降低,抗干缩(湿胀)率略有降低;汽蒸处理材的吸水率均高于未处理材,水热处理材的吸水率均低于未处理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