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40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牛外伤寒邪后 ,因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 ,导致寒邪入里 ,引起持续高烧 ,一般为 4 0℃~ 4 1.5℃ ,用西药退热药及抗生素治疗无效。近年来 ,笔者收治该病 12例 ,用大柴胡汤治疗 ,收效良好 ,现介绍如下 :1 方药组成 大柴胡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 ,由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黄、枳实、白芍、大枣组成。2 方解 方中柴胡、黄芩和解少阳 ,柴胡解在表之热 ,黄芩清在里之热 ,为主药。大黄泻下通便 ,枳实破积行气 ,攻在里之燥热 ,助黄芩上清热 ,为辅药。邪在少阳为肝胆之经 ,白芍为肝胆之药 ,能柔肝养血顺其肝胆条达之性 ,诸药合用 ,共奏和…  相似文献   
2.
胎衣不下的病因较多 ,如 :营养不良、瘦弱、气滞血凝、临产时间过长、出血过多、致气虚血少、或因临产时受冷风吹袭等都能造成胎衣不下。1 症状阴门外垂有少许胎衣 ,初为淡红色 ,时久变为暗红色或黑褐色 ,形似烂肠 ,大部分胎衣停留于子宫内。初时吃喝正常 ,久则精神沉郁 ,站立不安或卧地苦闷。不时弓腰努责 ,阴门内排出腥臭的红黄色液体 ,或流出暗红色、灰白色胎衣碎片。胎衣腐烂时 ,体温升高 ,食欲减退。2 治疗组方 :当归 90 g、川芎 2 5g、桃仁 30 g、红花 2 5g、益母草 60 g、炮姜 2 5 g、甘草 1 5 g。用法 :用于体重为 40 0 kg的牛 ,…  相似文献   
3.
奶牛子宫、阴道炎症,主要是难产、胎衣滞留、子宫下垂等方面疾病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以及配种、人工授精过程中消毒不严而引起的感染所造成的.奶牛有子宫、阴道炎症,直接影响配种受孕、产犊等.  相似文献   
4.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肌肉呈持续性强直性痉挛和反射兴奋性增高。本病广泛分布于各地,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一种较为严重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5.
20 0 0年 6月本县铺川乡上庄村康家社何生其的一条骡子 ,为冬芥地种洋芋炎热天从居集市场负重 80kg洋芋籽回来 ,靠孙子去拴圈棚 ,未拴好患畜到刚出过粪的圈舍。第二天早上项直强硬 ,回转不灵 ,低头困难 ,饮食较难 ,不愿吃草料 ,请乡站兽医打针吃药治疗两天无效 ,诊为偏头风。第三天邀求治疗 ,重役归来 ,汗出未干 ,偷跑刚出粪阴圈 ,乃肺、肾双亏 ,由于肺肾素虚 ,毛窍易开 ,湿邪毒乘虚侵袭 ,毛窍闭塞 ,使经络不疏 ,成为项直风湿症。脉浮数 ,口色青白。1 治疗 以祛风健脾、调营养卫、宣肺活血、益肾疏筋为治则。火针 :两侧九委穴、百会、风门…  相似文献   
6.
奶牛产后诸病,也是临床中较常见的病症,如果治疗不当会造成严重的损失。现将多年来治疗奶牛产后诸病的经验加以总结,应用“中西结合”对131例患畜进行加减辩证施治,治愈126例,治愈率为96.2%,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牛的乳头皲裂 ,在我区兽医临床上时有发生 ,严重者出血、疼痛 ,拒绝哺乳。该病症一般多发生于春秋两季和乳量不足的母牛 ,由于犊牛过度吸吮或挤奶的手法不正确而引起乳头的干燥浅在性炎症 ,若不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和纠正则易形成乳头皲裂。笔者自 80年代以来采用蜂蜜硼砂膏治疗黄牛奶牛乳头皲裂 1 0 0例 ,均获得满意疗效 ,治愈率 1 0 0 %,方法简便易行 ,疗效确切 ,现介绍如下。1 方剂组成与制法蜂蜜 4份 ,硼砂 2份。先将硼砂研成细末 ,再加蜂蜜调制均匀 ,放入高压锅和锅内蒸 30 min,冷却后装入密封的器皿内 ,密封备用。2 功能及适应症本方药…  相似文献   
8.
水肿 ,是由于体内水液滞留 ,泛滥肌肤 ,引起颌下 ,、眼睑、胸前、肢下、阴囊、会阴部、四肢甚至全身浮肿。近年来 ,笔者曾用该方治疗颌下水肿 2 0余例 ,其中牛 8例 ,小尾寒羊 9例 ,山羊 3例 ,骡 2例 ,均用药 2~ 3剂而愈。1 病例介绍  2 0 0 2年 10月 15日 ,河南省农校养殖场一头 1岁小尾寒羊 ,发生颌下水肿 ,遂来求治。主诉 :该羊近期一直食欲欠佳 ,精神不振 ,但未引起重视。临床检查 :该羊毛焦肷吊 ,倦怠喜卧 ,四肢耳尖发凉 ,眼结膜苍白 ,口色淡 ,舌苔薄白 ,颌下有 5cm× 4cm× 3cm的肿块 ,手按压有波动感 ,用针穿刺 ,穿刺液为淡黄色液…  相似文献   
9.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由病毒引起的蜜蜂幼虫传染病。俗称“勾勾病”、“倒驱病”、“蜂瘟”等。1中蜂治囊散治疗中蜂囊状幼虫病1.1配方:贯仲、苍术、粟壳各50g,青木香30g,甘草20g。配伍组成为10框蜂的用量。1.2方解:本方具有消炎、解热、杀菌、镇静、镇痛的作用,故对中蜂囊状幼虫病的防治效果较好。管仲性味苦、寒、有毒,能清热解毒。苍术性味苦、辛、寒,能燥湿健脾,发汗解表,去风湿。粟壳性味涩、平、有毒,能涩肠敛肺,镇静镇痛。青木香性味辛、微苦、温,能行气止痛,和胃止泻。甘草性味甘、平,能补中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缓和药性。2草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中草药治疗草鱼出血病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草鱼出血病在水产养殖业中屡见发生。此病给渔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自 1998年以来用中草药治疗此病 ,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典型病例及其治疗效果介绍如下。1 发病情况 我区大黄堡乡蒋庄子村刘春贵有坑塘15亩 ,放养草鱼 4 0 0 0尾。 2 0 0 0年 7月 1日发现部分草鱼离群独游或靠岸独处 ,摄食量明显减少 ,每天死亡 4 0~ 5 0尾 ,每尾重 0 .4kg ,随找当地水产工程师治疗 ,给予水体消毒剂和口服消炎药数日无效。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鱼鱼体黑暗 ,鱼鳃、头顶、鳍条基部明显充血。解剖检查 :肠道广泛性出血 ,肠黏膜脱落 ,肝脏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