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70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3篇
  18篇
综合类   119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真丝纤维织物的抗菌防皱性能,根据真丝纤维蛋白质主体的结构,研究了以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单体接枝真丝的影响因素,并对DMC接枝真丝后的回潮率、单丝强力和泛黄指数进行了研究,用红外光谱分析了接枝真丝的化学结构。当DMC浓度为06mol/L,CAN的质量分数为10%,pH=3,温度60℃保温120min时,接枝效果较好。接枝后回潮率改善,但泛黄指数有上升趋向,单丝强力也有所下降。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单体已接枝到真丝纤维上。  相似文献   
2.
《果农之友》2011,(8):48-48
芽接方法首先在结果的树上,选择生长健壮的外围营养枝,用利刀由上向下和横向切成"T"字形接穗口,深度可达木质部,横切0.3~0.4厘米,上下长2厘米,再把新采的接芽用同样的方法,削取同样大小的三角形的芽眼,在树梢上放的芽片,尽快将芽片插入"T"形接口内,让芽片真皮紧贴于被接枝木质部,芽  相似文献   
3.
根据Nicol的线性方程,利用分光光度计测试了一种偶氮与淀粉接枝共聚物在6种溶剂中的吸收光谱.结果表明,共聚物的吸收波长与溶剂的色散力、诱导力、偶极力有关系,由于这些作用力的相互影响,导致聚合物的吸收光谱发生"红移".  相似文献   
4.
魔芋葡甘聚糖—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5.
<正>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设在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二龙山农场农业科技园区。供试玉米品种:德美亚1号。供试保水剂品种:普通淀粉接枝型保水剂。1.2试验方法本试验分为盆栽试验与小区试验。盆栽试验,试验用盆上口直径22cm,下口直径19.5cm,盆高21cm。共12个处理,主要分为3种方式:不施保水剂(对照)、干施保水剂后浇水(干施)、保水剂与水混合后施用(湿施),每种方式均控制盆内土壤在四个含水量水平上:A(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杉木、杨木木材及其主要成分在与苯乙烯接枝共聚反应过程中化学官能团及临界表面张力变化的研究,探讨了木材各化学组成在接枝共聚过程中的反应性能和对木材表面极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木材可与苯乙烯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反应只在木素和苯乙烯之间进行。木材与苯乙烯接枝共聚可降低木材临界表面张力,即降低木材表面自由能,从而有效地改善木材的极性。  相似文献   
7.
剑麻纤维接枝丙烯酸吸水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剑麻纤维为骨架,以一定中和度的丙烯酸和少量丙烯酰胺为单体,采用硫代硫酸钠(Na2S2O3)和过硫酸盐为引发体系,通过接枝反应制备纤维素基吸水树脂.考察引发体系及条件对制备吸水树脂的影响,探索单体配比、交联剂浓度对吸水树脂的吸水能力、吸水速率、保水性能和反复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硫代硫酸钠和过硫酸盐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中,采用过硫酸钾和过硫酸铵两种氧化剂组成的引发体系,在引发剑麻纤维接枝丙烯酸单体的反应中起到协同效应;有效地将过硫酸盐引发接枝反应的温度由常用的55~80℃降至30~50℃,同时,达到较高的接枝率和单体转化率.交联剂的用量、丙烯酰胺(AM)的用量和丙烯酸(AA)的用量对吸水倍率和吸盐水倍率有显著的影响.吸水树脂的最大吸水倍率为530 g/g,最大吸盐水倍率为58 g/g,吸水速率为8 g(g·min),树脂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热稳定性.FTIR分析结果表明,吸水树脂是纤维素和丙烯酸的接枝共聚物.TGA分析结果表明,吸水树脂比剑麻纤维热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环己烷为连续相,Span 80/Tween 80为分散剂,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技术,合成疏水缔合阳离子淀粉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对接枝性能的影响及溶解性能。并用IR、X衍射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氧化还原引发剂可使聚合反应低温快速进行,在m(St)∶m(AM)∶m(DMDACC)∶m(OA)为4∶7.4∶1.5∶0.6时,引发剂用量3.1 mmol/L,30℃反应3 h,单体转化率92.6%,接枝率53.8%,粘均相对分子质量(MV)3.26×106。  相似文献   
9.
魔芋葡甘聚糖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察了一种实验室自制的魔芋葡甘聚糖季铵盐衍生物(KGM-g-DMAE-BC)的合成以及抗菌性能。正交试验优选出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70℃,单体质量比(mKGM∶mDMAE-BC)1∶5,引发剂用量0.7 mmol/L,反应时间3 h。悬菌定量实验结果表明:KGM-g-DMAE-BC(接枝率为38.5%)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色念珠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在振荡作用15 m in后,平均灭杀率分别为99.99%、94.26%和99.99%。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木质素的功能性,利用2-溴代异丁酰溴改性木质素制备木质素基引发剂,然后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将亲水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乙酸乙烯酯(VAC)和丙烯酸(AA)分别接枝到木质素上,合成亲水性木质素基接枝共聚物。对接枝聚合物进行接触角测试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接枝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时,木质素接枝聚合物亲水效果最佳;木质素接枝前后接触角分别为45°、21.6°,接枝后木质素亲水性能提高。红外光谱分析显示,木质素接枝甲基丙烯酸羟乙酯(Lignin-g-PHEMA)共聚物中具有HEMA的特征峰,表明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成功接枝到木质素分子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