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探究大黄素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及其机制,本试验采用二倍稀释法检测大黄素最低抑菌浓度(MIC)及其对试验菌生长曲线的影响;检测培养液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以分析大黄素对试验菌细胞壁通透性的影响;检测β-D-半乳糖苷酶活性和DNA含量,以探究大黄素对试验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大黄素对试验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检测大黄素对外毒素溶血活性和内毒素分泌量的影响及其对感染鲫鱼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大黄素MIC为32μg/mL,可明显抑制嗜水气单胞菌生长。与二甲亚砜(DMSO)对照相比,大黄素浓度≥32μg/mL时,培养液中AKP活性、β-D-半乳糖苷酶活性和DN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大黄素浓度为4~16μg/mL时,生物膜形成量显著降低(P<0.05);大黄素浓度为32~128μg/mL时,培养液中外毒素的溶血百分比为(36.97±3.60)%~(75.15±7.29)%(P<0.05),内毒素的分泌量无显著变化(P>0.05)。鲫鱼注射大黄素[≥64 mg/(kg·bw)]后感染嗜水气单胞菌(2×106...  相似文献   
2.
测定中兽药散剂清热散中大黄素的含量,为该制剂制定质量标准提供依据。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条件为:EclipseXDB-C18柱(5μm,4.6mm×150mm);流速1.0mL/min;流动相甲醇-水溶液(95∶5);检测波长254nm。结果显示,大黄素进样量在0.088~0.8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回收率为99.34%,RSD为1.19%,该制剂中大黄素含量为0.102%,RSD为5.0%。该法选择合理,结果准确,可以作为清热散中大黄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植物源杀菌剂大黄素甲醚防治黄瓜白粉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温室盆栽的方法,从生产厂家提供的7种不同浓度与配比的大黄素甲醚制剂中筛选出防治黄瓜白粉病效果最佳的配比组合剂型0.5 %大黄素甲醚水剂,其稀释倍数小于等于1 000倍时,防治效果在90 %左右,显著高于其他配比组合及对照药剂三唑酮与大黄素AM。对该药剂的作用方式、保护作用持效期、稳定性、防治技术及田间效果进行了研究与验证。结果表明:0.5 %大黄素甲醚水剂兼具保护与治疗作用,以保护作用更为突出,接种后14 d保护效果仍高达94 %;其保护作用的持效期为3~4 d,在黄瓜生长期间的温度与光照条件下能保持很强的稳定性与防治活性,田间验证也取得了稳定且显著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植物源白粉病特效杀菌剂——大黄素甲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大黄素甲醚,主要剂型:0.5%水剂,主要成分:大黄素甲醚,其他有效成分: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等均有较好的抑菌杀菌效果。以天然植物大黄为原料,经精心提取其活性成分,加工研制而成,是北京清源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一种高活性植物源白粉病杀菌剂。不仅可抑制真菌的萌发生长,还可诱导作物产生抗逆保卫反应,对多数作物白  相似文献   
5.
0.5%大黄素甲醚水剂稀释500~1000倍液,在黄瓜白粉病发生始盛期每隔7d喷药1次,连续喷3次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均在90%以上,且有治疗作用,对黄瓜安全,且保叶效果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20g/亩。  相似文献   
6.
芦荟属通称芦荟,原产于地中海和非洲,为独尾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据考证的野生芦荟品种有300多种,主要分布于非洲等地。我国主要种植库拉索芦荟、中华芦荟、木立芦荟和好望角芦荟。芦荟具有肉厚多汁的特点,含丰富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蒽醌类、糖类、氨基酸、有机酸、纤维素、活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大黄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含量,并对不同产地的大黄样品进行测定。[方法]采用依利特ODS2 C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无水甲醇-浓度0.1%磷酸(75∶25,V/V),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25℃。[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1.96X-0.25,相关系数R=0.999 94;Y=2.45 X+0.18,相关系数R=0.999 94;Y=1.91 X+0.05,相关系数R=0.999 90;Y=1.25 X-0.06,相关系数R=0.999 95;Y=0.96 X-0.20,相关系数R=0.999 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9%、98.84%、98.94%、99.11%和98.37%。[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大黄药材品质评价与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8.
HPLC法测定芦荟体内芦荟苷、芦荟大黄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比试验探讨了对芦荟中芦荟苷、芦荟大黄素的提取方法。对HPLC法同时测定芦荟体内芦荟苷、芦荟大黄素含量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分别对流动相、检测波长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并进行了仪器精密度试验、方法精密度试验以及回收率测定,最终确立了应用HPLC测定芦荟体内芦荟苷、芦荟大黄素含量的色谱条件。  相似文献   
9.
建立大黄素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方法,制备包封率高的注射用大黄素脂质体,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离心沉淀-微孔滤膜挤压法分离游离大黄素大黄素脂质体,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素脂质体的包封率;采用薄膜分散-冷冻干燥法制备注射用大黄素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建立制备工艺;考察注射用大黄素脂质体的包封率、表面形态、平均粒径、zeta电位及贮存稳定性。结果表明:在磷脂、胆固醇、大黄素的质量比为70∶2∶3,水为水化液,预冻温度-10℃,蔗糖为冻干保护剂,蔗糖与水质量比为1∶10,5%葡萄糖注射液为再水化液的条件下,制得的注射用大黄素脂质体包封率在80%以上,形态呈规则球形,平均粒径(206.3±17.5) nm,zeta电位(-31.6±0.8) mV,4℃密封环境下可贮存3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0.
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首份全球抗菌素耐药报告显示全世界面临严重的公共卫生威胁,2021年农业农村部制定了《全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方案》(2021-2025),从国家层面实施综合治理策略和措施,鼓励替代抗菌药物的研制和创新。大黄素甲醚、大黄酸作为植物蒽醌类有效成分,具有抗微生物、抗炎、抗氧化、神经保护等药理作用,但对其抗菌、抗病毒、抗炎症相关的作用机制和产业化工艺缺少详细报道。本文对国内外已经发表的专利文献、期刊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其抗菌、抗病毒、抗炎作用机制及其生产工艺,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