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4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37篇
畜牧兽医   4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力万国 《农家科技》2011,(7):110-113
在涪江、沱江两江的分水岭上,就是旅游名县大足的所在。 前些年,由于县境内无大江大河,地下水甚少,过境水量极微,全县人均水资源量为619立方米,仅为全市人均水资源量的三分之一,属我市西部地区缺水较严重的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2.
邓正德  连林生 《养猪》2012,(3):57-60
利用PCR-RFLPs技术研究大河乌猪脂肪细胞定向和分化因子1(ADD1)、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ST)的遗传酶切多态性及其与肉质性状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CAST基因的MspI-RFLP位点上C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617 3,高于D等位基因的频率;HinfI-RFLP位点上B等位基因为0.512 3,高于A等位基因的频率;在RsaI-RFLP位点上E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506 2,高于F等位基因的频率。在ADD1基因的Eam1104 I-RFLP位点上,等位基因H的频率为0.598 8,高于T等位基因的频率。在对大河乌猪CAST基因与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中,在HinfI-RFLP位点上,肌内脂肪含量AA型与BB型差异显著(P<0.05);肉色评分BB型>AB型>AA型,各基因型间差异显著(P<0.05),失水率AA型显著高于AB型和BB型(P<0.05),贮存损失AA型与AB型差异显著(P<0.05);在MspI-RFLP位点上,失水率DD型显著高于CC型和CD型(P<0.05);在ADD1基因的Eam1104I-RFLP位点上,肌内脂肪含量HH型显著高于HT和TT型(P<0.05),失水率HH型显著高于HT型(P<0.05)。ADD1基因与CAST基因确实与猪的肉质性状存在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3.
位于晋东南沁河流域的原生态古城堡村落群,鲜为人知或不为人知,其原汁原味、没有商业气息的风貌,颇值得探寻和玩昧。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 2 0 0 1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对该局的人工林进行逐块落实 ,找出了一些成活率较低的原因 ,并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孙兴达  李生飞  李祥 《养猪》2014,(1):47-48
大河猪系云南东北部及中部的地方良种,为乌金猪的一个类型,以耐粗饲和肉质优良著称,1998年被列入国家保种名录,是生产云腿的优质原料猪种,当地养猪生产中大量利用大河猪为母本杂交生产优质肉猪[1]。为做好这一优良品种的保种选育,1976年建成大河种猪场,开始大河猪的保种选育工作。但受选育群大小和育种手段的限制,保种选育过程中对胴体品质(除瘦肉率外)及肉质化学成分相关性状的选育提高关注度不够,因此,在保种选育的世代进程中开展本项研究。  相似文献   
6.
商城县大河冲小流域经过5年高标准综合治理和近5年的巩固提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粮食单产由治理前的3900kg/hm2提高到现在的7350kg/hm2,治理区内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治理前的585元提高到现在的2370元;森林覆盖率由治理前的22%提高到38%,纯林地和稀林地逐步实现了乔、灌结合,宜林荒山、荒坡全部绿化;在暴雨频率相同、强度相当的情况下,径流量减少70%,水打沙压面积减少80%,年土壤侵蚀模数由3620t/km2减少到了850t/km2。其主要经验是高标准治理后狠抓管护,保证治理成果后续效应的持续发挥。  相似文献   
7.
2008—2011年,采用样带和样地调查方法,对东大河林区的森林植被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共查到4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7个植被亚型和16个群系;从森林植被类型、经向和纬向地带性、垂直变化、森林植被结构4个方面探讨了东大河林区森林植被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对142头大河乌猪Ⅱ系核心群基础母猪ESR基因和FSH-β基因多态性检测的基础上,分析这两个基因座位的基因型及合并基因型对乳头数、初产仔数、经产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FSH-β基因的3种基因型的产仔数、乳头数之间无显著差异;ESR基因初产仔数CC型>CD型>DD型,CC型比CD型多产仔1.72头,CC型初产仔数显著高于CD、DD型(P<0.05);ESR基因和FSH-β基因合并基因型初产仔数ABCC、BBCC和AACD型明显高于BBCD型(P<0.05)。这也证实ESR基因确实与产仔数有一定关联;但是在对乳头数和经产仔数的统计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2018年12月15日,“帝王作家”二月河(原名凌解放)因病去世,享年73岁。他不仅写有520万字的“落霞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成为中国史学领域经典之作,还与人交往有道,给世人留下了许多交际佳话,值得我们学习传唱。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麦饲喂对大河乌猪干腌火腿理化特性和脂肪酸组成的作用,为大河乌猪养殖管理和肉制品加工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长白猪×大河乌猪”二元杂交的仔猪为研究对象,采用大麦饲喂(玉米饲喂为对照)到100 kg(180日龄)、130 kg(210日龄)、160 kg(250日龄)后,选用其后腿肉为原料,按照传统工艺二次撒盐加工成干腌火腿,食盐添加量为原料肉重的8%,取含有半膜肌、半腱肌、股二头肌的肉块,绞碎后测定食盐、蛋白质、水分、肌内脂肪含量、脂肪酸组成、蛋白质氧化、脂肪氧化水平的差异。【结果】与饲喂玉米相比,从100-160 kg,大麦型日粮组的大河乌猪干腌火腿脂肪含量降低了2%-4%,蛋白质含量提高了2%-4%,蛋白质和脂肪氧化程度减小;大河乌猪体重达到160 kg时,干腌火腿的食盐含量降低了1.03%,水分含量增加了4.52%;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最高的是130 kg体重组中饲喂大麦组,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最高的是160 kg体重组中饲喂玉米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最高的是130 kg组的饲喂大麦组。饲喂大麦会显著降低100 kg、130 kg组大河乌猪干腌火腿中棕榈酸(C16:0)含量(P<0.05),显著降低130 kg、160 kg组的硬脂酸(C18:0)含量(P<0.05)。与饲喂玉米型日粮组相比,大麦型日粮组的大河乌猪干腌火腿中PUFA含量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PUFA/SFA)显著增加(P<0.05)。随着大河乌猪体重的变化,干腌火腿中羰基含量先升高再趋于稳定。大麦型日粮组中大河乌猪干腌火腿的羰基含量均显著低于玉米型日粮组(P<0.05)。在大麦型日粮组中,大河乌猪体重对干腌火腿中TBRAS值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玉米型日粮组中,130 kg 体重组的TBARS值显著低于100 kg、160 kg体重组中的TBARS值。饲喂大麦的大河乌猪体重达到160 kg时干腌火腿的品质最佳,其食盐含量、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PUFA含量分别为7.96%、48.38%、34.64%、8.52%和12.18%,PUFA/SFA和n-6/n-3的比率分别为0.31和30.25,羰基含量和TBARS值分别为0.62 nmol·mg-1蛋白质和2.14 mg·kg-1。【结论】饲喂大麦增加大河乌猪干腌火腿的蛋白质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强其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