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5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9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魂惊北冰洋     
《森林与人类》2005,25(6):70-71
雪龙船航行到北纬75.46度、西经158度时,被广阔的北冰洋冰原阻挡。这是多日以来遇到的最大一块浮冰。雪龙船在连续破冰前进了200多米后,领队决定停船进行做冰站考察。  相似文献   
2.
大王花是世界开得最大的花,同时可能也是世界上最令人厌恶的花,因为它总是散发着一种极其难闻的味道,因此又叫尸臭花。它是于1818年由创建英国在新加坡殖民地的  相似文献   
3.
《森林与人类》2005,25(6):60-61
就在海豚为远道而来的客人进行表演的时候,海鸥们也不甘示弱,它们也三三两两排着队,从我们的视线中展翅翱翔。自令海:一个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天地。  相似文献   
4.
《森林与人类》2005,25(6):68-69
初踏浮冰,心中忐忑.不知这里的浮冰到底有多厚.轻轻踩踏了几下,感觉挺结实  相似文献   
5.
6.
我曾无数次走进赛罕乌拉,十次登上海拔1951米高的顶峰,饱览了这里的旖旎风光,领略了“一览众山小”的奇妙感觉。曾跟随考古工作者,倾听他们讲述古代草原丝绸之路的故事。考察了曾经发生在这里的辽王朝的政治、经济和宗教文化遗存一更多次陪同中外科学家,考察这里的一草一木和飞禽走兽。我把赛罕乌拉视为生态学的天然课堂,一本厚重的自然、历史教科书。考察的日日夜夜早已过去,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科学考察船多年的工作实践及探索,从设备管理、安全管理以及人员管理3个方面阐述了科学考察船在轮机管理方面的基本特点.对原有的管理方法进行了改进,保障了科考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1991年6月,经过一番辛苦的资金筹措,51岁的地质学家位梦华在国家南极科学考察委员会办公室的资助下,一个人跑到了北极。  相似文献   
9.
走进浮冰区     
《森林与人类》2005,25(6):62-65
壮观的冰群,布满了海面,这里的浮冰不像南极的冰,不是从冰架上垮塌下来的,因此没有南极冰山的立体、壮美与雄浑。但北极的浮冰是在海洋中形成的,面宽、平坦、密集。因此显出一种博大与坦荡。  相似文献   
10.
海底耕耘者     
《森林与人类》2005,25(6):66-67
在雪龙船行进到北纬72度附近时,大家盼望已久的海洋动物——海象出现了。在不断融化的浮冰上,一群海象正带着刚刚生出不久的小海象在那里栖息。雪龙船的驶来无疑惊扰了它们宁静的生活,成年海象带着小海象一个个扑进了海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