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RAPD分析技术在家蚕品种鉴定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重庆市一生产夏芳X秋白普种的蚕种场所生产的蚕种,按表型分为四类.利用RAPD技术,分别对每个品种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得到其指纹图谱,与标准夏芳、秋白、夏芳X秋白进行比较,取得与形态观察一致的结果.说明了RAPD技术在DNA水平上鉴别家蚕种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紫外指纹图谱技术的食醋品种检测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不同食醋为研究对象,采用旋转蒸发、紫外光谱扫描等手段研究了波长范围、蒸发液稀释比例、蒸发温度和参比液质量浓度等对食醋紫外吸收曲线的影响,确定了食醋紫外指纹图谱检测方法的试验条件:扫描波长范围245~330nm,蒸发液稀释比例1:6,蒸发温度45℃,冰醋酸参比液质量浓度45g/L.以曲线间的相似度为指标验证了方法的重现性、稳定性和差异性,结果表明:各个食醋样品3次重复测定的指纹图谱间相似度均大于0.90,同一样品图谱的重现性良好;各个食醋样品在不同存放期的紫外指纹图谱间相似度均大于0.90,同一样品图谱的稳定性良好;各个不同食醋样品的紫外指纹图谱之间的相似度均小于0.90,不同样品图谱的差异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闵会  吴健  胡江宁  叶剑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051-12052,12070
[目的]建立指纹图谱方法,区分与鉴别浙贝母、平贝母、川贝母药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结果]测定方法稳定可靠,3种贝母测定精密度、重复性RSD均小于5%,同时色谱峰均具有各自的特征性.[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作为浙贝母、平贝母、川贝母区分与判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新疆8个棉花品种(系)的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ISSR对8个新疆品种(系)进行指纹图谱构建。通过基因组多态性分析,从60条引物中筛选到11条扩增效果好的引物,用其中2条引物UBC809,UBC841建立8个品种的指纹图谱,统计品种鉴定的置信概率达到1/8388608。结果显示,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棉花品种的指纹图谱构建具有高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SSR标记进行家蚕引进品种资源的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35个SSR标记研究了96个家蚕品种资源的指纹图谱,包括包括47个欧洲系统一化性品种,13个日本系统一化性品种和1个日本系统二化性品种;以及35个中国系统二化性品种的指纹图谱。这些SSR标记在家蚕品种间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等位基因数量在3~28个,平均为13.34个,多态性指数(PIC)在0.299~0.919,平均0.71。根据各品种的指纹图谱,用Nei(1978)的方法计算了各品种间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1983,最小为0.0641,并用UPGMA方法进行了聚类,得到的分子系统图与传统意义上的形态分类方法接近但存在一些微小的差异。根据遗传分析结果,探讨了家蚕的起源与进化关系。我们的研究表明,SSR标记非常适合于进行品种资源的指纹图谱分析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一种标记。  相似文献   
6.
我国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AFLP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利用 Mse 和 Eco R 酶切 ,筛选了适宜大豆 AFL P指纹分析的引物组合 ,并利用 17对引物组合 ,建立了我国 92份代表性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的 AFL P指纹图谱 ,分析了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指纹图谱的特点与差别 ,发现了具有大豆种间特异性的带纹 M- CG/E- CGA- 4、M- CG/E- CGA- 12和 M- CGG/E- GGC- 14 ,并探讨了应用 AFL P指纹图谱鉴别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种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以8个核桃品种叶片为材料,利用ISSR技术,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2条对8份DNA进行PCR扩增,共扩增位点34个,其中多态位点24个(比例达70.58%),构建出8个核桃品种的数字化指纹图谱。以NTSYSpc2.1软件计算品种指纹图谱的相似系数(GS)并进行(UPGMA)聚类分析,样品间的GS在0.54~0.94之间,在GS=0.64处将8个核桃品种分成2组:第一组母本为‘扎343’(1号),矮化品种有‘新温724’(4号)和‘新温908’(5号);第二组母本为‘新早丰’(2号),矮化品种有‘新温609’(3号)、‘新温915’(6号)、‘新温916’(7号)和‘新温917’(8号),与田间表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新疆早熟陆地棉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SR分子标记对41份北疆地区早熟陆地棉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其DNA指纹图谱。最终100对引物筛选出8对多态性较好引物,共检测50条带,其中多态性33条,多态性比率66%,每对引物平均扩增到6.25条条带。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68 0~0.784 6,平均值为0.646 2。聚类分析表明,供试材料在遗传距离为0.42时可划分为3类,第3大类又可以划分为2大亚类,多数品种属于第3大类。利用其中7个特异性标记引物获得的数据构建供试材料的分子指纹图谱。新陆早系列在选育过程中亲本的来源较为广泛,遗传背景较复杂,获得的SSR分子指纹图谱能够用于新疆早熟陆地棉品种及相关材料的鉴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川产道地药材三叶黄连的指纹图谱检测标准。[方法]以盐酸小檗碱为参照物,采用依利特SinoChrom ODS-BP(250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浓度0.1%乙酸和10 mmo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45nm。[结果]药材有14个共有峰,共有峰的参数符合"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建立的指纹图谱检测标准,可作为川产道地药材三叶黄连质量评价与品种鉴别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0.
王一飞  王广基  佟玲  张瀛  朱永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558-11559,11561
[目的]建立北柴胡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SB-C18(250 mm×4.6 mm ID,5μm)色谱柱,在柱温25℃、检测波长220 nm、流速为1.0 ml/min的条件下,以乙腈-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对9个不同产地的柴胡样品进行梯度洗脱,分析其指纹图谱。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出版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2004年A版)软件,对9个不同批次的北柴胡药材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各批北柴胡药材中均有11个特征峰,各峰分离度良好,各批次药材间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RSD均<1.0%,药材间相似度均>90%。[结论]该研究采用HPLC法,以柴胡皂苷a为内参比峰,建立了北柴胡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稳定、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北柴胡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