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6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饮茶的传统,这种饮茶风气在唐朝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喝茶的人变多,仅仅在家中喝茶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饮茶需求,因此各式各样的茶馆在唐朝逐渐开始兴起,而这种风潮到了宋代愈演愈烈,小小的茶馆也逐渐演变成了高大的茶楼,这些茶楼虽然早已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但是茶楼的装饰文化却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了下来。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西方文化不断的涌入我国,虽然有着十分好的一面,例如让我们能够借鉴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但是也有坏的一面,那就是西方文化的入侵让我国的传统文化一点点被侵蚀,如今我国许多的茶楼装饰设计都开始采用西方现代化风格,这样有悖于源远流长的茶楼装饰设计文化,也有悖于茶文化元素的传播。本文通过探究在茶楼装饰中探寻茶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再开发,以期为我国传统茶楼与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有着丰富成熟的茶文化历史,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形成了成熟的茶文化理念内涵,而茶楼不仅是人们饮茶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整个茶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拟从茶楼设计开展的主要要求分析入手,结合当前茶楼设计活动中国画元素融入的具体价值作用,结合国画元素的相关内涵,从而探究茶楼设计中的国画元素的具体融入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式茶楼的色彩设计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中式茶楼的设计大多以"中国红"为主,习惯性用色导致中式茶楼大部分倾向于"中国红"的色彩定式。本文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实现中国茶楼的色彩创新设计,并结合中式茶楼的色彩研究作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知性普洱     
初识普洱茶,始于儿时和父亲在茶楼饮早茶,那时只觉得它耐冲泡,亲眼目睹服务员十几次续水后,茶汤依然红亮甘醇。再识普洱茶,是2002年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一位爱喝茶的朋友小心翼翼地从包里取出一小块普洱茶,自豪地说这“生茶”有二十几年的历史了,价钱不菲。至于什么品牌,我已经不记得,但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很多人听完后都围了过来品试,品后,有人说好茶,很醇厚!有人说很香,太好了!我也喝了两杯,细细品味,感觉到有少许霉味,但碍于情面,也跟着点点头。  相似文献   
5.
王学铭 《农业考古》2007,(5):253-254
去南京办公,对方单位请我去茶楼品茶。幽雅的茶室,飘散着氤氲的茶香,茶香入口暗香萦绕口鼻,如入兰圃,香清气爽。清绿的茶汤,澄彻明净,绵软的茶汁,盈满齿颊。细品无些许苦涩,入喉甘润。我嗜茶有年,还没喝过这么好喝的茶!品啜着,思索着,回忆着……这是什么茶呢?不可名状。在客人面前又不好意思问,还担心客人问我!毕竟是从北方大城市来南京的人,怎么能“露怯”呢?客人埋单,我偷问茶艺小姐,她莺声燕语地说:“太平猴……”尾音随着她那袅娜的身影带走了。茶的名字简直太怪了!有名茶“江西‘狗牯脑’”,正好对“南京‘太平猴’”?绝妙茶联。不过这…  相似文献   
6.
由长兴县人民政府和上海市茶叶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贡茶之最——长兴顾渚紫笋名茶品茗推介会”,4月13日下午在新元大酒店三楼隆重举行。这是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紫笋茶,展露新颜后第一次在上海亮相。出席推介会的有上海荼界各著名茶馆、茶楼、名店、名企业的老总及上海、浙江的荼人、各新闻媒体的记者等二百余人。  相似文献   
7.
普洱的魅力     
杨敬芳 《农业考古》2005,(2):334-335
2005年3月18日,我校(南昌女子职业学校)茶艺表演队,应广州市番禺区梅峰茶楼之邀,参加了由番禺梅峰茶楼徐文针总经理总策划的《话说番禺》之《唐诗入画》活动,而我很幸运的成为了此次表演自重带队老师。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深刻的感到了,我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让我见识了普洱茶的非凡魅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茶文化,是千百年来茶叶历史的衍生物之一。而作为其重要承载体的茶楼,更是与其密切相关。随着人们精神文明的发展需要,茶楼从简单的社会功能,延展出物质和审美等众多功能来,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些作用,都与茶楼的设计风格密切相关。因此,大多数茶楼的设计,都会融入茶文化的装饰元素在内,以求更好的愉悦大众。本文以茶楼设计为主体,探究茶文化装饰元素在其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时至今日,漆艺传承已成为华夏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漆艺元素于艺术环境中所能表现的装饰效果、艺术效果无可比拟,它能够为生活环境划定较为明确的空间格局,无不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底蕴。鉴于此,笔者通过分析茶楼环境艺术设计与漆艺元素的应用,深入浅出剖析漆艺元素的物性,以科学合理的设计手段充分发挥漆艺元素的装饰功效,同时又能从漆屏风的角度来阐述漆艺的环保特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我国茶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并在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形成鲜明的民族特色。茶楼不仅是品茶的场所,更是茶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这就要求茶楼设计一方面要满足茶客品茶的需求,另一方面要体现出茶文化积淀的深情厚趣。本文探讨了茶楼设计中茶文化装饰元素的应用,体现出茶文化装饰元素特定的文化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