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4篇
农学   60篇
基础科学   1篇
  10篇
综合类   186篇
农作物   4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6篇
  1952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2.
《江苏农业科学》1989,(11):8-11
在小麦育种中,一年多代育种是加快新品种选育的重要途径。长江中下游麦区,现在仍主要采用异地高山夏繁,一般能实现春性材料的一次加代,而本麦区的小麦新品种以半冬性类型为主,高山夏繁势必淘汰了本麦区可利用的生态类型,不能充分发挥加代在本地区育种中的作用。1980~1986年,我们研究了小麦绿体春化加速世代繁殖技术,目的是通过自行设计建造的小麦绿体春化室,使半冬性至强冬性小麦幼苗在本地通过春化並成苗抽穗结实,实现育种材料就地夏繁,探索较大规模加代的程序和方法,以尽快培育出适合我区生产发展需要的高产、抗病、优质、耐寒性较强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台湾农业探索》2005,(2):47-47
台湾“农委会”台南区农业改良场历经4年努力,研究成功甘蓝及花椰菜商业性春化技术,该技术显著提升采种技术并大幅度降低种子生产成本达70%。已于2005年元月获智慧财产审查委员会审议通过,并以非专属权办理技术授权给民间业者,目前已有2家蔬菜采种业者申请该项技术授权及转移,显示该技术备受甘蓝类蔬菜采种业界重视。  相似文献   
4.
经消毒好的母根入窖前必须选鲜健壮母根进行修削。腐烂和萎蔫的块根呼吸强度明显高于正常母根,可导致窖温升高,是真菌和细菌的侵染源,必须严格淘汰。同时母根的修削质量同样重要,修削标准是去掉母根根头上的老叶,以圆锥型多刀修削为宜,修好的母根应呈鱼鳞状,叶痕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  相似文献   
5.
大白菜生产多以秋季为主,春季栽培常因前期低温易使植株通过春化而未球先薹,后期遇高温、阴雨则易引起叶球腐烂而导致种植失败。根据近几年生产实践,笔总结出春大白菜小拱棚生产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芹菜(Apium graveolensL.)为两年生草本植物,第1年初秋播种完成营养生长,第2年经过低温春化的种株在春夏长日照下抽薹、开花、结实,整个生长周期(从播种到种子成熟)近12个月,环节多、难度大,生产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满足春化条件,确保正常抽薹结实芹菜属于长日照植物幼苗春  相似文献   
7.
以不同熟性的青花菜品种(早熟品种中青10号、中早熟品种中青9号、中熟品种中青8号)为试材,采用不同低温处理对幼苗进行春化诱导,研究不同低温积累强度对青花菜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花菜春化处理最适温度为15℃。与对照相比,低温处理能显著加快春化进程,且温度越低青花菜生育期越提前,主花球结球节位越低,但花球品质和产量却显著下降;反之,温度越高,青花菜的生育期延后,但花球产量和品质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春化作用一般是指单子叶植物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持续低温才能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阶段生长的现象。主要叙述了春化作用的理论以及现象以及在实际生产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探究春化基因VRN1在小麦发育进程中的功能,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了VRN1基因在不同发育特性小麦品种新春2号、京841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VRN1基因在新春2号叶片和茎尖中表达量均呈上升趋势,VRN1基因在京841叶片中呈波动上升趋势,在茎尖中表达量趋于0;以p FGC5941载体为基础构建含有VRN1反向重复序列的RNA干扰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茎尖转化法转化新春2号获得了再生植株,并通过PCR法检测获得了转基因阳性植株,为从分子水平上实现小麦发育特性遗传改良和创育小麦新种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小麦春化进程与植株年龄相关问题的帝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士英 《作物学报》1997,23(6):746-752
主茎总叶数的变化是量测小麦春化反应性的一个可靠指标。随春化处理日数的增加,主茎总叶数减少。但小麦存在一个不能被春化反应所影响的基本叶片数,即6片。春化反应性随植株年龄的增加而减弱,直至失去。品种的春化反应性是由其主茎最大可变叶数(α)和每一低温日数对出叶数的降低植(β)所决定。小春的春化现象,实际上是某些小麦类型因低温而使得其生育早期的出叶数减少,进而导致主茎总叶数降低的一种生态适应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