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 64 份黄皮种质资源的果实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 可溶性总糖含量、可滴定酸(TA)含量、糖组分及含量等指标,为选育优质黄皮品种(系)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蒽酮比色法和酸碱滴定法测定黄皮果实可溶性总糖和 TA 含量,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分析可溶性糖的组成及含量,结合果形指数、TSS 含量等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筛选优质黄皮品 系。【结果】64 个黄皮品种(系)的单果质量介于 3.82~13.17 g,果形指数 0.94~1.57、平均值为 1.1,TSS 含 量 10.96%~24.55%、平均 18.08%,可溶性总糖含量 8.04%~16.96%、平均 11.88%,TA 含量 0.11%~1.95%、平 均 1.01%,蔗糖含量 18.65~74.85 mg/g、平均 44.28 mg/g,葡萄糖含量 .7~32.1 mg/g、平均 20.00 mg/g,果糖含量 11.15~46.85 mg/g、平均 22.56 mg/g。鹰嘴黄皮(008)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达 16.96%,塔下甜皮(086)果糖 占比高达 35.41%、糖酸比达 102.14。【结论】黄皮为蔗糖积累型,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综合性状优良品系 10 份,其中早丰黄皮(010)、丛城甜黄皮(050)和金丰黄皮(067)为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已审定品种, 所选品系(种)均可为后续优质黄皮品种选育提供良好的材料基础,也可为黄皮产业品种结构调整提供新选择。  相似文献   
2.
黄皮的适宜贮藏温度及MAP保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大鸡心黄皮、闽侯鸡心黄皮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对黄皮贮藏期及主要品质的影响,并进行了大鸡心黄皮果实MAP保鲜的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常温下黄皮果实贮藏期短,常温贮藏3 d后,好果率低于75%;低温能明显延长果实的贮藏期,延缓果实的糖、酸和VC含量的下降;在2-12℃间,贮藏温度越低,保鲜效果越好,适宜的贮藏温度为2-4℃;采用MAP保鲜技术能延缓果实品质的下降,在2-4℃下大鸡心黄皮MAP保鲜的适宜条件是采用0.025 mm的PE膜包装,装果量为5.4 kg.m-2.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浓度CPPU处理对郁南无核黄皮果实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20d用CPPU10mg/L处理幼果,收获时果实纵径、横径和体积均显著高于对照,CPPU5mg/L处理差异不显著,CPPU20mg/L处理能显著促进果实的纵向生长。CPPU处理郁南无核黄皮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CPPU5mg/L和10mg/L处理可提高果实的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尤其是CPPU5mg/L处理的果实含糖量和糖酸比均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了解黄皮果实中有机酸,采用水浴超声提取果实中的有机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方法,对12份黄皮种质果实中有机酸的组分及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色谱柱Venusil XBP C18(T)(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0.01 mol/L(NH4)2HPO4(H3PO4调p H至2.7)、流速1 m L/min、柱温27℃、检测波长210 nm的条件下,黄皮果实中柠檬酸、草酸、乳酸、苹果酸、抗坏血酸、酒石酸得到良好分离,且测定精确灵敏、回收率高、重复性好,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75~0.9996,相对标准偏差为1.02%~1.84%,回收率为95.60%~101.78%。黄皮果实中有机酸以柠檬酸、草酸和苹果酸为主,乳酸在少部分种质中有测出,不同种质果实中柠檬酸、草酸、苹果酸含量分别为0.780~8.090、0.773~4.205、0.478~3.212 mg/(g·FW),分别占总酸的22%~65%、16%~40%、11%~20%。  相似文献   
5.
以成熟的黄皮种子为材料,研究了脱水处理对黄皮种子生理指标的影响。将黄皮种子置于装有饱和的LiCl(RH12%)、MgCl2(RH 32%)、Mg(NO3)2(RH 52%)、NaCl(RH 72%)、H2O(RH 100%)溶液的干燥器中脱水处理。7 d后,测定黄皮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蛋白质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显示,脱水程度越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SOD活性、POD活性越低,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刚好相反。POD同工酶结果表明,脱水过程中POD不断被分解,尤其是小分子量的POD同工酶的降解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微波辅助提取黄皮果肉果胶工艺参数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优化微波辅助提取黄皮果肉中果胶的工艺,采用均匀设计法,考察了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液料比及提取液pH值4个因子对黄皮果胶得率的影响。利用SA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模型拟合和回归分析,确定提取时间和液料比是影响果胶得率的重要因子,并最终获得微波辅助提取黄皮果胶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600W,提取时间8min,液料比24:1mL/g,提取液pH值2.0。在此条件下果胶得率为3.59%。通过对果胶基本特性的测定分析,该工艺提取的黄皮果胶品质基本符合国家标准,可为黄皮果胶提取的工业化放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黄皮果实成熟和低温贮藏过程中有机酸的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两个黄皮品种果实成熟和低温贮藏过程中有机酸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黄皮果实有机酸有柠檬酸、草酸、苹果酸、乳酸、抗坏血酸等,其中以柠檬酸、草酸为主。在果实成熟过程中,柠檬酸、苹果酸呈逐步下降的趋势,草酸、抗坏血酸和乳酸的含量均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在低温贮藏过程中,总酸和5种有机酸均呈下降的趋势,柠檬酸变化是影响黄皮果实有机酸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黄皮两个主要栽培品种鸡心黄皮和郁南无核黄皮果实生长动态及其发育过程中糖、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个黄皮栽培品种果实纵、横径生长均呈双“S”型曲线;糖、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两品种间虽有差异,但随着果实发育成熟呈规律性变化。果实糖含量随着果实发育成熟逐渐增加,其中鸡心黄皮在果实转黄后第3周(即花后12周)剧增,而无核黄皮在转黄后第5周(即花后14周)剧增;果实酸含量随着果实发育成熟逐渐下降,其中鸡心黄皮在果实转黄后第3周(即花后12周)开始剧降,而无核黄皮在转黄后第4周(即花后13周)开始剧降,直至果实成熟;维生素C含量在果实发育成熟的早期有升有降,但在果实成熟后期即果实转黄后第3~5周含量均急剧升高,最后成熟果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青果  相似文献   
9.
应用反相HPLC法对杨梅和黄皮果肉中的氨基酸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从杨梅和黄皮果肉中分别检测出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精氨酸、甘氨酸、苏氨酸、脯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和酪氨酸等14种氨基酸.其中每1g杨梅鲜果肉中的氨基酸含量为0.0379~1.7326mg;每1g黄皮鲜果肉中的氨基酸含量为0.0050~3.7692mg.两类水果不同品种之间的氨基酸含量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程序降温处理对黄皮果实贮藏品质和采后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无核’黄皮果实为实验材料,研究程序降温(LTC)处理对黄皮果实贮藏品质及采后生理的影响。将采后黄皮果实分别经LTC Ⅰ(12℃,4 d)、LTC Ⅱ(8℃,4 d)、LTC Ⅲ(12℃,2 d后转至8℃,2 d)处理后,转至低温(3.0±0.5)℃贮藏12 d,每4 d测定各项品质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程序降温处理有效减轻了黄皮果实的褐变,促进了可溶性固形物(TSS)和维生素C含量的积累,促进了可滴定酸(TA)的降解,减少丙二醛(MDA)的积累,维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抑制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同时保持较高的总酚和类黄酮含量,从而延缓了果实采后衰老速度,有利于减轻黄皮果实褐变和提高贮藏品质,其中以LTC Ⅱ处理的保鲜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