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为提高聚脲喷涂喷枪的混合效果,基于撞击流理论设计了一种新型聚脲喷涂喷枪的混合室。混合室采用两级撞击混合,分别采用两组T型和两组Y型对撞混合形式。利用SolidWorks设计混合室的结构模型后,利用FLUENT软件,采用冷、热水在混合室内撞击混合、对流传热的方法进行仿真模拟,并且计算了流体在混合室内的微观混合时间。结果表明:合理增加撞击流混合室的混合级数和采用多组T型、Y型对撞混合形式可增益混合效果;撞击流混合室的主要混合区是在撞击区;流体在喷枪内停留的总时间约为5.71 ms,满足具有反应迅速这一特性的材料的混合要求;微观混合时间小于1 ms,混合效果优异。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海子水库放水涵洞闸门前承压段3道伸缩缝止水功能部分失效、伸缩缝漏水防渗处理等问题,采取聚合物砂浆封缝、灌注水溶性聚氨酯堵漏、手工聚脲材料护面防渗等处理,为聚脲防渗材料在水库放水涵洞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3.
4.
聚脲涂层的耐阴极剥离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聚脲涂料在金属上的阴极剥离机理及聚脲弹性体配方的选择,分析了金属表面、聚脲/金属界面附着力、聚脲涂料配方对聚脲涂层的耐阴极剥离性能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从改善聚脲/金属界面状态、提高聚脲涂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聚脲涂层的水分渗透率和氧气透过率等几个方面改善聚脲涂料的耐阴极剥离能力,以制备具有良好耐阴极剥离性能的聚脲涂料。  相似文献   
5.
The attract‐and‐kill strategy is a new pest management technique that presupposes the intelligent combination of an attracting agent (e.g. pheromone) and a killing agent (e.g. insecticide).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potential combination of the microencapsulated synthetic oviposition pheromone 6‐acetoxy‐5‐hexadecanolide with an insecticide has been tested. Initially, polyurea microcapsules containing 6‐acetoxy‐5‐hexadecanolide, the synthetic mixture of diastereomers of the oviposition pheromone of the mosquito species Culex quinquefasciatus Say (Diptera: Culicidae), were studied. Laboratory bioassays were performed to confirm the bioactivity of the microencapsulated pheromone on the oviposition activity of Culex pipiens L. biotype molestus Førskal (Diptera: Culicidae) with the aim of determining the optimum dose for oviposition response. Its effect was dose dependent, revealing an optimum dose of 300 mg of dried microcapsules. Attractancy over time was also studied. The microencapsulated pheromone was found to be sufficiently attractive to gravid female mosquitoes for a period of 40 days. Finall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ynthetic pheromone with the control agent temephos showed both an acceptable oviposition activity and sufficient larvicidal effect. Copyright © 2007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6.
李滨  李大钊 《森林工程》2014,(2):109-113
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聚脲涂料的应用与喷涂设备的发展现状做出总结.聚脲涂料近几年已经得到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但是目前国内针对此材料的喷涂设备的研发较为缓慢.为了解决目前聚脲涂料喷涂和填缝设备功能分离的问题以及一般喷枪难以进行清洗的问题,采用基础理论分析、液压设计、电气设计方法以及借助于CAD软件,设计出一款集喷涂、填缝、清洗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喷涂设备,完成了此设备的结构、液压系统、电气系统设计.此外,运用流体力学等理论知识推导出喷枪出口流量与压力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将聚脲涂料的喷涂、填缝、清洗等功能集中在一台设备上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引入高分子量、高支化度以及端基为尿素的高支化聚脲(HBPU)用于低摩尔比脲醛树脂(UF)改性,利用HBPU与游离甲醛的反应以及与UF组分的共缩聚反应实现树脂耐水性能的提升和人造板甲醛释放量的降低,有效平衡胶合性能和甲醛释放量之间的矛盾。在无溶剂、无催化剂条件下,通过尿素(U)与三(2-氨基乙基)胺(TAEA)的脱氨缩合反应,一步合成了具有尿素端基的HBPU,并对HBPU的分子量分布和结构进行了表征。使用HBPU水溶液,采用UF合成反应后期加入和共混2种方法对UF进行改性,通过胶合板性能测试以及甲醛释放量测定,考察了HBPU添加量和添加方式的影响。凝胶渗透色谱和碳-13核磁共振分析表明,通过本研究的合成方法可以获得具有高分子量、高支化度、尿素为端基且水溶性良好的HBPU,并且随着U与TAEA摩尔比的提高,更多尿素封端产物形成。电喷雾电离质谱对改性树脂的分析结果表明,HBPU不仅与UF中的一部分游离甲醛发生羟甲基化反应,同时与UF组分反应生成了部分共缩聚产物。胶合板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共混以及反应后期加入HBPU两种方式得到的改性树脂耐水性能均显著提升。同时,使用添加5%HBPU改性树脂制备的胶合板甲醛释放量较未改性树脂制备胶合板降低41%。HBPU改性同步实现胶合性能的提升和甲醛释放量降低的主要原因在于HBPU在提高树脂支化程度的同时,还起到捕捉游离甲醛的作用。解决UF胶合性能和人造板甲醛释放量之间矛盾的关键在于提升树脂的支化程度,同时降低树脂中游离甲醛的含量,而引入高分子量、高支化度、具有类似尿素反应活性的聚合物是同步实现胶合性能提升和甲醛释放量降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含沙水流冲磨蚀破坏水工水工建筑物的机理;分析了水工水工建筑物抗冲磨性能与其体型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运行管理的关系;指出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合理确定水工混凝土的设计参数、采用喷涂聚脲弹性体等技术,是提高水工水工建筑物抗冲磨蚀性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阿维菌素微胶囊剂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摸索界面聚合法,制备阿维菌素微胶囊的最佳反应条件,本试验探索了以水为反应介质的界面聚合法制备壁材为聚脲的阿维菌素微胶囊剂的缩聚反应工艺过程,研究了界面聚合反应时间,搅拌速度、乳化剂种类、农药与壁材投入比、分散剂种类等因素对微胶囊粒径和包覆率及释放速率的影响,并对微胶囊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选用甲苯-2,4-二异氰酸酯和乙二胺作为囊壁材料,界面聚合时间为12 h,搅拌速度为1 000 r/min,选用乳化剂A∶农乳500#=3∶1,聚乙烯醇为分散剂,可制得平均粒径在1~3μm,包覆率在90%以上,包覆率和流动性良好的微胶囊剂。  相似文献   
10.
毒死蜱的聚脲微胶囊化、表征及毒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和三乙烯四胺为囊壁原料,利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毒死蜱化聚脲微胶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微胶囊制备的配方及工艺条件,并用红外和热重对微胶囊的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表征,对微胶囊的缓释性能及对斜纹夜蛾的毒力持效性进行了评价.红外和热重分析结果证实:毒死蜱被成功地微胶囊化,微胶囊结构稳定;正交试验优化条件下的初期包封率超过90%;微胶囊中的毒死蜱在水中30 d释放不超过5%;微胶囊制剂对斜纹夜蛾毒杀的LC50值8 d内从28.32 mg/L变化到31.16 mg/L,表明微胶囊中的毒死蜱持效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