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5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199篇
林业   216篇
农学   311篇
基础科学   94篇
  833篇
综合类   1017篇
农作物   124篇
水产渔业   92篇
畜牧兽医   242篇
园艺   67篇
植物保护   1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Plants have developed different mechanisms to absorb and solubilize phosphorus (P) in the soil, especially in environments with low P availability.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winter cover crops on soil P availability in a clayey subtropical (Hapludox) soil receiving soluble P fertilizer and a rock phosphate applied to the summer crop, under no‐tillage. Th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over 3 yrs (2009–2011) with five different cover crop species: common vetch, fodder radish, ryegrass, black oat, white clover and fallow as control. The soil was sampled after the third year of cover crop cultivation and analysed for inorganic and organic P forms according to the well‐established Hedley fractionation procedure. Phosphate fertilizers promoted accumulation of both labile and nonlabile P pools in soil in the near surface layer, especially under rock phosphate. Fertilizer applications were not able to change P fractions in deeper layers, emphasizing that the Brazilian clayey soils are a sink of P from fertilizer and its mobility is almost nil. Although the cover crops recycled a great amount of P in tissue, in a short‐term evaluation (3 yrs) they only changed the content of moderately labile P in soil, indicating that long‐term studies are needed for more conclusive results.  相似文献   
2.
3.
本文描述了落叶松人工林抚育后径级结构特征。试验表明,抚育后的林分在一定密度条件下,其密度遵从Weibull分布,并能保持相当长的时间不变;其密度较大,Weibull参数值在2~3间变动,b值在6~8间变动;稀疏时不能用Weibull分布模拟。  相似文献   
4.
由专家群体对不同品种、种植密度、树龄、产量进行柑橘园产量等级经验评估,应用回归方法筛选出柑橘园产量等级的统一量化模式,为相关应用研究提供可比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利用36块落叶松一样树混交林标准地调查资料,研究其幼龄期林分Ⅰ级木单位面积株数与林分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Ⅰ级木的株数并非随密度的增加而直线递增,而是趋向“二阶常数”分布,且在同一年龄阶段,在较低的密度范围(2325~4800株/hm2)或较高的密度范围(4801~6750株/hm2).Ⅰ级木的株数变动幅度不太大。  相似文献   
6.
对福建省新育成甘薯品种应用灰色加权关联度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估,旨在鉴定新品种在丘陵旱地的适应性以及探讨出一种比较适宜的品种评估方法。结果表明,龙薯1号、莆薯41和泉薯647比较适应东南沿海丘陵旱地生产条件,评估结果与品种的实际表现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7.
刘新卫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3,23(4):251-253,257
建立了湖北省分地区水灾损失灾度等级的划分标准。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理论,按最大隶属原则和择近原则对灾度等级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8.
在测定5类9种粗饲料及3个混合粗饲料的常规成分基础上,实测了它们的粗饲料分级指数(GI):大青山草地早熟禾3.4758、沙打旺3.3731、苜蓿1.7202、混粗C21.1797、青干草1.1029、混粗C10.7852、羊草0.5684、玉米青贮0.4152、玉米秸0.1985、谷草0.1728、混粗D0.0805、苏丹草0.0687,并就GI与饲料相对值(RFV)对粗饲料品质的分级进行了比较,表明GI要优于RFV,同时证明:GI还可以用于混合粗饲料的优化与牧草刈割期的确定。研究并建立了预测粗饲料代谢能(ME)的模型:ME(MJ/kg)=-11.7492 0.5959IVDM(D%)-0.0044[IVDM(D%)]2,其中IVDMD为体外干物质消化率。  相似文献   
9.
10.
金安桥水电站下闸蓄水后,陡升的库水位将对导流洞结构稳定造成不利影响。为保障堵头封堵前的导流洞结构稳定性,运用三维弹塑性损伤有限元,在模拟进水口边坡及导流洞开挖支护的基础上,计算汛前下闸水位时的岩体渗流场,对导流洞围岩和衬砌在岩体渗流作用下的结构稳定性进行复核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导流洞的围岩稳定性在蓄水后仍有保障,衬砌结构受力较小,现有环向配筋满足结构内力要求,但在进水口变截面和导流洞变截面部位沿水流方向的拉应力较大,使得衬砌出现开裂。进一步分析表明,上述区域的开裂范围有限,对整体衬砌结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