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3篇
农学   92篇
基础科学   17篇
  26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高酸苹果收获过程中的效率低、果实摘净率低、损伤率高等问题,根据我国青岛地区高酸苹果实际收获需要,设计了一种液压控制的高酸苹果振动式采摘机。基于振动式采摘机工作原理,完成振动采摘装置、激振装置、液压控制系统的结构设计,计算分析夹持钳对树干的夹持力为7 254 N,夹持钳夹持高度范围为12~103 cm。建立高酸苹果果实-树枝单摆动力学模型,分析果实脱落条件,得到果实振动微分方程,确定振动频率、振幅、夹持高度为采摘效果主要影响因素;利用ANSYS软件对果树模型进行自由模态响应与谐响应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振动频率9~12 Hz、振幅1~2 cm、夹持高度40~70 cm时,三级、最次级树枝位移最明显。为确定采摘机最优工作参数,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组合田间试验,得到果实摘净率、果实损伤率的回归模型,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试验数据和回归模型响应曲面进行分析优化,当振动频率为10.0 Hz、振幅为1.6 cm、夹持高度为58.7 cm时,果实摘净率为95.9%、果实损伤率为1.3%,满足高酸苹果采收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2.
选取北京某优质农产品种植公司的6月中旬、12月下旬2条具有代表性的鲜切生菜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对整个链条温度波动规律分别进行为期7d的实地考察测量;并根据调研的温度曲线,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供应链温度,测定鲜切生菜的微生物含量变化.研究结果显示,2条供应链温度都呈现出较大波动性:6月中旬实际供应链温度波动范围为在1.2~24.1℃,12月下旬为-6.1~16.2℃;运输过程温度波动较小,装车卸货等环节温度波动较明显.实验室模拟条件下得到的鲜切生菜微生物含量变化规律与供应链温度波动曲线存在正相关性,相关系数6月中旬0.849 77,12月下旬为0.847 99.  相似文献   
3.
以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膜为包装材料,研究其对鲜切苹果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3种保鲜膜包装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鲜切苹果呼吸强度,推迟呼吸高峰期到来,减少营养物质消耗,0.04mmLDPE保鲜膜较适合于鲜切苹果的自发气调包装。  相似文献   
4.
中国主栽青辣椒品种鲜切加工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科学评价青辣椒品种的鲜切加工适宜性,收集中国主栽青辣椒品种20个,统一种植,在同一成熟度下采收,并对其感官理化指标(L*、a*、b*值、感官评价得分、出品率、果皮硬度、果肉厚度、含水率、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功能性指标(维生素C含量、总酚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 iron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β-胡萝卜素含量进行测定。应用SAS9.2软件对基础数据进行显著性分析;应用相关性、主成分、Varclus变量聚类及因子评价分析对17项指标进行降维处理,筛选核心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评价指标权重;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个青辣椒品种的鲜切加工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显著性分析发现除含水率外,青辣椒的其他指标品种间差异极显著(P0.001),其中b*值、β-胡萝卜素含量及FRAP值的变异系数较大;在所有品种中陇椒5号的维生素C含量在α=0.05水平上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京辣2号的β-胡萝卜素含量在α=0.05水平上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京研皱皮辣、陇椒5号的抗氧化能力在α=0.05水平上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相关性分析发现果皮硬度与感官评价得分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8,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2;糖酸比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1;维生素C含量与FRAP值、ABTS值及总酚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0.73、0.58;果肉厚度与维生素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总酚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0.6;β-胡萝卜素含量与L*、b*值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3、-0.66。主成分、聚类、因子评价及层次分析确定感官评价得分、维生素C含量、出品率、糖酸比、β-胡萝卜素含量及总酚含量为主要评价因子,权重分别为38.15%、26.55%、18.37%、9.00%、5.00%、2.94%。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针对鲜切加工,微辣的青椒品种中"国福311"和"中椒106"的加工品质较好,中辣青椒品种中"陇椒6号"的加工品质较好,强辣青椒品种中"兴蔬皱皮辣"的加工品质较好。以上研究结果可以为鲜切青辣椒生产加工过程中原料的选择提供科学的数据和方法,同时也可为青辣椒育种如富集功能性成分品种的选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Increased regulation of chemical fumigants has forced the almond industry to seek alternatives for postharvest control of insect pests in raw almonds. This paper reports developments of non-chemical treatment for postharvest disinfestation of almonds using radio frequency (RF) energy. A pilot-scale 27 MHz RF unit was used to evaluate effects of a RF treatment protocol on quality attributes in treated in-shell and shelled almond samples. The RF treatment protocol used 0.75 kW RF power, a forced hot air at 63 °C, back and forth movements on the conveyor at 0.56 m/min, and single mixing, which all improved the final heating uniformity. RF treatments sharply reduced the heating time from 86 and 137 min for hot air heating to only 6.4 and 8.8 min for the center of 1.5 kg in-shell and 2.4 kg shelled almond samples to reach 63 °C, respectively. Almond quality was not affected by the RF treatments because peroxide values, fatty acid and kernel color of treated almonds were better than or similar to untreated controls after 20 d at 35 °C, simulating 2 years of storage at 4 °C. RF treatments di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kernel moisture content of both types of almonds but reduced the moisture content in the shell. RF treatments may hold great potential to replace chemical fumigation for disinfesting almonds.  相似文献   
6.
以广东省增城的糖心菠萝为原料,研究了果实的成熟度、切分后紫外线杀菌及抗坏血酸和柠檬酸处理对鲜切菠萝贮藏保鲜期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适宜成熟度的整果,切分后用质量分数为1%柠檬酸或1%VC+1%柠檬酸浸泡处理,并将切块用紫外线照射杀菌,最后用托盘+保鲜膜包装,可延长鲜切菠萝的贮藏期至6d,较好地保持了糖心菠萝的新鲜品质和风味。  相似文献   
7.
新型鲜切果蔬杀菌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鲜切果蔬是一种新型的安全、绿色、环保的果蔬产品,符合现代社会对健康食品的要求,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杀菌是保证鲜切果蔬品质安全的重要环节,目前应用最多还是含氯杀菌剂,但因其含有诸多弊端,因此新型的替代杀菌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从新型化学杀菌技术、物理杀菌技术和生物杀菌技术3方面,系统总结了近些年出现的取代含氯杀菌剂的新型鲜切果蔬杀菌技术,阐述了新型杀菌技术的杀菌效果及其优缺点,并对其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果蔬鲜切加工及保鲜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方便快捷食品需求的增强,鲜切加工产品越来越受到关注。阐述了鲜切产品的加工过程、原料来源及选择,清洗、去皮、切分、护色、包装和贮藏等各项技术,论述和比较了鲜切产品的保鲜技术包括冷藏保鲜、保鲜剂保鲜、MAP保鲜及冷杀菌保鲜等,分析了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对鲜切加工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作者在研究了不同类型苹果砧木叶结构与矮化性能相关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茎结构进行了解剖学探讨。试验结果查明: 1.苹果砧木的矮化与否和韧皮部的厚度(不包括皮层厚度)有关,即:矮化砧韧皮部最厚,半矮化砧次之,乔化砧最簿。 2.不同类型乔矮砧,木质部的厚度分析与矮化关系,无规律可循。 3.对韧皮部与木质部的比值进行了分析,其不同类型砧木茎结构的韧皮部与木质部的比值为1∶2.4——1∶6.5,看来比值变化趋势愈小,愈趋向于矮化或半矮化,反之,则趋向于乔化。由上述几项测定比较,我们认为以砧木茎的韧皮部厚度作为预选苹果矮砧的方法之一,是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秦冠与富士苹果成熟过程中影响其硬度变化的部分因素如果肉细胞壁多糖、淀粉含量及相对电导率等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共价结合果胶、纤维素及细胞壁含量的下降和半纤维素1类的上升与秦冠硬度的变化关系最密切,而与富士最相关的是半纤维素2类及细胞壁含量的下降和半纤维素1类、相对电导率及水溶性果胶的升高。另外,两者细胞壁、半纤维素和淀粉的初始含量就有显著差异。以上这些差异共同导致了秦冠和富士成熟过程中硬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