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4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固始鸡种蛋孵化期间蛋壳中钙、磷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孵化期间蛋壳内钙、磷含量变化呈现不同规律。0~6胚龄,蛋壳中钙、磷变化均不明显;从12胚龄开始,钙含量突然降低,并以递增趋势持续至21胚龄;磷含量明显变化是从9胚龄开始,12胚龄达最大,随后逐渐降低,18~21胚龄保持不变,所以6~18胚龄是蛋壳中磷的主要转移期;同时,各胚龄阶段蛋壳中钙、磷比例也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不同氮磷施用量对丹参产量及有效成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氮、磷二因素五水平二次D-饱和最优设计,于2002年在陕西天士力商洛药用植物有限公司丹参基地进行了施肥对丹参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氮、磷肥对丹参生长、产量和品质有明显影响,同时建立了氮、磷肥对丹参产量肥效反应数学模式,确定丹参的氮、磷肥最佳用量。提出丹参目标产量4500~5000kg/hm2之间的氮、磷用量是氮127.5~196.7kg/hm2;P2O5用量是66.55~153.68kg/hm2。明确了氮、磷肥与丹参有效成分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单纯施用氮肥,会造成丹参素和丹参酮的降低,氮、磷肥合理配合施用,可使丹参高产,同时提高丹参品质。  相似文献   
3.
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研究了磷对啤酒大麦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平衡N、K及微量元素等养分后,施磷可提高啤酒大麦产量,磷用量在300 kg/hm2以下时,啤酒大麦产量随着磷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磷用量为300 kg/hm2时,产量达最高,为7 345 kg/hm2;施磷可改善啤酒大麦的品质,提高啤酒大麦的千粒重,降低啤酒大麦籽粒中的粗蛋白含量,磷用量在225 kg/hm2以下时,千粒重随着磷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籽粒粗蛋白含量随着磷用量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4.
对33只不同品种及不同生理阶段的舍饲山羊测定日采食量,并参照美国NRC(1981)山羊营养需要标准进行营养盈缺分析,结果表明:山羊日粮代谢能为9.35~10.20 MJ/kg时,山羊干物质采食量占体重百分比为2.3 %~3.7 %,接近或高于标准.山羊每日摄入的粗蛋白质、钙和磷数量明显超过标准;公羊、空怀母羊日摄入代谢能高于标准,而妊娠母羊、哺乳母羊和波杂育成羊日摄入代谢能水平接近NRC标准或缺乏.  相似文献   
5.
高油玉米需磷特性及磷素对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高产条件下探讨了高油玉米的需磷特性,结果表明,单株磷吸收量1.427g,每公顷需纯磷85.65kg,其中开花前吸收量约占总吸收量的47%,花后吸收量占53%,灌浆期为吸收高峰;形成100kg籽粒需磷0.74kg,显著高于普通玉米。植株磷总吸收量与籽粒含油率、蛋白质含量、油分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均呈正相关。盆栽试验表明,施磷能促进高  相似文献   
6.
氮磷钾底肥对大豆蛋白质含量的效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正交回归旋转设计方法,建立了氮、磷、钾肥对大豆蛋白质含量的综合作用模型.依据该模型探讨氮、磷、钾肥对大豆蛋白质含量影响的规律.氮、磷、钾肥对大豆蛋白质含量的单因素效应、二因素互作效应受到其它因素水平的影响.氮肥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均为负效应,降低速度随着氮肥编码值增高而加快.磷肥对蛋白质含量的作用有正有负.钾肥对蛋白质含量的作用为负效应,其降低幅度随钾的增加而提高.施尿素量为1.93~4.70g/盆,施重过磷酸钙量为8.13~20.59g/盆,施硫酸钾量为1.27~3.37g/盆,采用这个比例施肥有95%的可能使蛋白质含量高于43.5%.  相似文献   
7.
Die Schluff‐ und die Sandfraktion sind die Hauptträger des starken Phosphatfixierungsvermögens einer Berglehm‐Braunerde vom Standort Weigmannsdorf bei Freiberg(Freistaat Sachsen, Deutschland). Die Tonfraktion weist im Vergleich zur Schluff‐ und Sandfraktion den höchsten Gesamtphosphatgehalt auf, jedoch ist ihr Phosphat gleichzeitig durch eine höhere Doppellaktatlöslichkeit gekennzeichnet und ihr Anteil am Feinboden (<2 mm) mit 5% gering. Die Untersuchungen lassen vermuten, daß innerhalb der Sandfraktion insbesondere den Feldspäten eine Bedeutung bei der Phosphatfixierung zukommt.  相似文献   
8.
固始鸡孵化期间蛋壳内钙鳞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固始鸡种蛋孵化期间蛋壳中钙、磷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孵化期间蛋壳内钙、磷含量变化呈现不同规律。0~6胚龄,蛋壳中钙、磷变化均不明显;从12胚龄开始,钙含量突然降低,并以递增趋势持续至21胚龄;磷含量明显变化是从9胚龄开始,12胚龄达最大,随后逐渐降低,18~21胚龄保持不变,所以6~18胚龄是蛋壳中磷的主要转移期;同时,各胚龄阶段蛋壳中钙、磷比例也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水稻高产施肥数学模型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庆山  杜立树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537-5539
[目的]探讨水稻高产施肥数学模型。[方法]采用3因素5水平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建立数学模型。[结果]水稻单产≥9750 kg/hm2的最优施肥组合为:氮(N)242.0~283.4 kg/hm2,磷(P2O5)117.2~149.4 kg/hm2,钾(K2O)183.9~237.6 kg/hm2,概率≥95%。[结论]采用最优施肥方案,水稻单产可达10159.5 kg/hm2,比当地习惯施肥增产895.5 kg/hm2,增产9.67%,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0.
采用以酸橘、枳为砧木的成年砂糖橘树作为供试材料,通过对各器官各部位磷素营养水平的分析,研究磷素累积消耗的特点与规律。结果表明:1、砂糖橘不同器官的磷素累积消耗量存在差异,以枝条的累积消耗量最大;除枝条外,不同砧木砂糖橘的相同器官中磷素累积消耗量差异不显著。2、两种砧木砂糖橘地上部的磷素累积消耗量均显著地高于地下部。3、砂糖橘地上部和地下部各器官不同部位的磷素累积消耗量存在一定差异,但不同砧木对地上部和地下部器官各部位的磷素累积消耗量影响不大。4、砂糖橘各级侧枝木质部与韧皮部的磷素累积消耗量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砧木砂糖橘之间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