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40篇
植物保护   6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鬼臼毒素及其类似物对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的拒食活性.【方法】从窝儿七Rhizoma et Radix Diphylleiae Diphylleia sinensis Li提取分离得到鬼臼毒素和4'-去甲基鬼臼毒素,并分别配制成500、1 000、2 000、3 000和4 000μg·mL-15种质量浓度,喂食黄曲条跳甲,比较不同浓度化合物在不同处理时间下对黄曲条跳甲的拒食率.【结果和结论】鬼臼毒素对黄曲条跳甲有显著的选择性拒食作用,且有一定持效性;4'-去甲基鬼臼毒素只在高质量浓度(4 000μg·mL-1)下表现出选择性拒食活性,其他质量浓度无明显拒食作用.从两者分子结构推测鬼臼毒素母核上的甲氧基是拒食活性的决定基团.  相似文献   
2.
大大的叶片,如撑开的小伞,庇护着成簇的花朵,颇有点“护花使者”的味道。这就是八角莲。八角莲是典型的药用花卉,为小檗科八角莲属植物。夏季开花,花紫红色,4~8朵簇生于二茎生叶柄的交叉处,下垂,花梗长达2.8厘米;萼片6,卵状或椭圆状矩圆形;花瓣6,长倒卵形,先端有皱波状纹;雄蕊6,花药比花丝长;雌蕊瓶状。浆果近球形,黑色。主要药用部位为根状茎及根。通常秋季采集,洗净晒干备用或鲜用。  相似文献   
3.
3种鬼臼毒类物质杀虫活性测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4.
砂地柏杀虫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概述了杀虫植物砂地柏 (Sabina vulgaris Ant.)中杀虫活性物质的化学特性、活性强度、作用方式、作用机理、构效关系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及进展。通过对砂地柏杀虫作用研究结果的总结和分析 ,为其开发和实际应用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师宝忠  张磊  罗都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8877-8878,9109
[目的]筛选能够转化鬼臼毒素的菌株,得到其转化产物并鉴定结构,以期为高抗肿瘤活性天然药物的获取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微生物分批转化法对鬼臼毒素进行结构修饰,利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鬼臼毒素及其转化产物进行检测,筛选出能够转化鬼臼毒素的菌株,将其中一株能够转化鬼臼毒素的菌株进行扩大培养,对其发酵液进行乙酸乙酯萃取、常规硅胶柱层析分离提取转化产物,应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转化产物结构。[结果]通过转化鬼臼毒素的研究,筛选出能转化鬼臼毒素的菌株为BS.Str-1、BS.Str-2、BS.Str-3、BS.Str-7、BS.Str-18、BS.Str-21和BS.Str-29;对BS.Str-21扩大培养,提取分离得到唯一的转化产物,经鉴定为苦鬼臼毒素。[结论]该研究表明通过生物转化的方法可以获得鬼臼毒素衍生物,该结果为高抗肿瘤活性天然药物的获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作物株型相关性状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物株型是通过对光合产物的形成和籽粒填充物的储藏的影响进而决定产量的综合农艺性状,而株高、分蘖数、分蘖夹角和叶夹角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对关于控制这些性状的分子机理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利用这些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改良株型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以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rerea Pers.)、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ae(Berk.)Sacc)、番茄叶霉病菌(Fulria fulva(cooke)Ciferri)为供试菌种,并以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紫花苜蓿(Medicagos sativa)、野燕麦(Avena fatua)、婆婆纳(Veronicapersica)、番茄(Lycopersicon escuientum)等5种作物种子为供试对象,分别采用生长速率法和种子萌发法,初步测试了鬼臼毒素和脱氧鬼臼毒素的抑菌和除草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下,鬼臼毒素对油菜菌核、脱氧鬼臼毒素对辣椒疫霉活性最好,其抑制率分别为87.42%和85.7%;除草活性研究表明,鬼臼毒素对反枝苋和野燕麦根的抑制效果最强,抑制率分别为93.39%和86.28%,脱氧鬼臼毒素对婆婆纳、野燕麦和反枝苋根的抑制效果最强,抑制率分别为95.62%,89.46%,84.48%。鬼臼毒素和脱氧鬼臼毒素的抑菌和除草作用的研究为其作为一种新的植物源抑菌剂和除草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张炳火  李汉全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147-4149
比较了微生物源的鬼臼毒素在氘代氯仿(CDCl3)和二甲亚砜(DMSO)2种溶剂中的核磁共振数据,结果表明:在溶剂DMSO中,核磁共振能提供更多可靠的信号;据解析,确定了在2种溶剂中所有13C NMR、1HNMR谱的信号归属。  相似文献   
9.
鬼臼毒素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衍生物。用质谱和核磁共振鉴定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和构型 ,测定了其对 5龄菜青虫 (Pierisrapae)、3龄小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和 3龄粘虫 (Mythimna separata)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 ,具反式内酯环的鬼臼衍生物活性显著高于具顺式内酯环的衍生物 ,4位取代基对杀虫活性影响较大 ;推测出了较为理想的鬼臼毒素类似物杀虫活性物质的结构通式。  相似文献   
10.
鬼臼毒素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衍生物。用质谱和核磁共振鉴定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和构型,测定了其对5龄菜青虫(Pieris rapae)、3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和3龄粘虫(Mythimna separata)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具反式内酯环的鬼臼衍生物活性显著高于具顺式内酯环的衍生物,4位取代基对杀虫活性影响较大;推测出了较为理想的鬼臼毒素类似物杀虫活性物质的结构通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