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向红伟 《甘肃农业》2006,(6):276-277
唐朝前期,出于经略西北的需要,以及马匹在国防军事,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统治者高度重视马牧业的生产,并为此组织和制订了系统完整的马政机构和制度,在陇右地区建立了规模宏大的监牧基地,大力开展对外马匹贸易.这一政策为唐军提供了大量优质战马,在唐朝前期的开边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及至安史之乱,吐蕃乘隙入侵,尽占陇右地区,马政日益衰微。唐政府失去陇右屏障,海内骚然,终晚唐一代,西北边患未除。  相似文献   
2.
王政军 《农业考古》2016,(4):166-169
唐代初期,出于巩固政权、抵御外侮和发展生产的需要,十分重视以马匹为主的畜牧业生产,并由太仆寺统一领导全国的畜牧业生产。唐代太仆寺为九卿之一,下设乘黄、典厩、典牧、车府四署,并掌管分布于各地的牧监和沙苑监,是唐代前期最重要的畜牧业管理机构,为国家提供军马、驿马、御马以及官员的乘马、互市贸易用马、祭祀用马和大量的牛、羊、驴、骡、驼、狗甚至是大象,为唐代社会、经济和军事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畜力支持。随着时代的发展,太仆寺的职权逐步被群牧使、监牧使分化,而后的闲厩使、飞龙使则彻底削夺了太仆寺畜牧生产与管理的职权。  相似文献   
3.
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及兵家对于关系到国家军备强弱、国势盛衰的马政,都非常重视.元代的马政,包含有马政机构及马匹征括、牧养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体系.作为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以畜牧起家,以马上得天下,马政在元代政治军事、经济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并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马史趣话     
马居六畜之首,在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七位。然而,考察人类的驯马史,马则是六畜中最晚被驯化的。按驯化顺序,最早是狗,大约在公元前七八千年就被驯化。其次是羊、牛、猪、鸡,马被驯化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养马最初仅供食用,后来由于马力大、耐驮、善走,驯化后便成了游牧民族乘骑和挽车的交通工具。马又能强国,公元前2000年,马便开始用于军事。我国历代都设有马政,负责马匹的放牧、御车、选择、调教、管理、市易诸事。  相似文献   
5.
马匹,作为冷兵器时代重要的战略物资,一直被统治者所重视。明朝建立之初,在吸取宋代保马法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较为严密的马政体制,并在其后不断有所沿革,其中马匹贸易基本只存在于边疆地区,而马匹牧养则兼顾边疆与内地,并且是内地马政的主要形式。自20世纪以来,众多学者对这一问题展开了充分的研究,取得十分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明代的马匹牧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牵扯到军事物资供应、民间赋役以及明代货币白银化等相关问题。如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下一步研究,也是新一代学者应当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马对于古代战争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战国时期的战争中,车兵驾车离不开马,骑兵坐骑离不开马,运输、传令等也要依赖于马。《商君书?去强》篇认为:"强国知十三数……马牛刍□之数"。《管子.形势解》强调:"其养食马也,未尝解惰也"。战国时期中原各国的养马业已经蓬勃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7.
古代马文化二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孔秀 《农业考古》2002,(3):271-280
古代马文化二题@郭孔秀$湖北襄樊学院附属中学!湖北襄樊市44105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