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43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493篇
林业   591篇
农学   831篇
基础科学   292篇
  616篇
综合类   4654篇
农作物   357篇
水产渔业   752篇
畜牧兽医   2093篇
园艺   1094篇
植物保护   221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256篇
  2019年   319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245篇
  2016年   289篇
  2015年   365篇
  2014年   528篇
  2013年   499篇
  2012年   717篇
  2011年   738篇
  2010年   688篇
  2009年   669篇
  2008年   958篇
  2007年   614篇
  2006年   502篇
  2005年   524篇
  2004年   451篇
  2003年   485篇
  2002年   287篇
  2001年   241篇
  2000年   151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种子科技》2021,(8):41-41
凡涉及计量的地方请用法定计量单位。重量单位:公斤用kg,克用g,吨用t;长度单位:米用m,厘米用cm,毫米用mm,微米用μm;面积单位:公顷用hm2,平方米用m2,不能使用亩制;浓度单位:采用百分比浓度或mol/L;时间单位:小时用h,分钟用min,秒用s。  相似文献   
2.
3.
《中国马铃薯》2017,(3):138-143
马铃薯块茎低温糖化现象除了直接受到淀粉和糖代谢相关酶如淀粉酶、酸性转化酶的活性影响外,也可能间接受到赤霉素和脱落酸等植物激素的调控。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块茎为试验材料,采用50 mmo L GA_3处理12 h后置于低温((4±0.5)℃)和室温((22±1)℃)条件下贮藏10 d,测定薯块的炸片色泽、还原糖含量、淀粉酶和酸性转化酶活性,研究赤霉素对马铃薯块茎低温糖化的影响。结果表明,GA_3处理使马铃薯块茎的炸片色泽加深,还原糖含量增加121.1%;同时,GA_3处理提高了淀粉酶的活性,而对酸性转化酶的活性没有影响。由此表明,GA_3可能通过提高马铃薯块茎淀粉酶的活性而使还原糖积累,从而导致炸片色泽加深即增强了低温糖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以辽宁凌源松岭子乡大扁杏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和水杨酸对大扁杏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和水杨酸2种药剂处理均可以提高大扁杏种子的萌发率和发芽率,其中添加0.10~0.80 mg/L赤霉素和0.8、1.6 mg/L水杨酸均可以显著促进大扁杏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5.
农药自动混药装置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主要依靠施用农药,现有的大多数农药剂型需要加水稀释,配制成一定浓度后再施用。近年,我国农业航空迅速发展,对农业航空的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的需求变得非常迫切。系统总结了农药自动混药装置类型以及农药自动混药装置特点,通过对农药自动混药装置研究发展概况分析,阐明了国内农药自动混药装置所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农药混药装置的发展趋势,为后续的研究方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国马铃薯》2018,(2):70-73
针对马铃薯扦插苗在冬季低温条件下生长发育缓慢、结薯率低的问题,开展赤霉素不同浓度处理对扦插苗生长发育及原原种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赤霉素的喷施浓度为10 mg/L时,对扦插苗生长发育、生物量的积累、匍匐茎的发生与膨大、结薯数量与产量的增加均有促进作用,单株结薯数达6.3粒/株(CK 2.5粒/株),且结薯合格率(≥2 g)较对照提高60.9%。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明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对FACE(大气CO2浓度增高)响应的差异。方法 以常规粳稻、杂交籼稻、常规籼稻共6个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FACE对不同类型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 1)FACE处理极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平均增加24.17%, 常规籼稻增幅最大,FACE和对照均以杂交籼稻最高;2)FACE处理显著增加了单位面积穗数,常规粳稻增幅最大,并显著增加了杂交籼稻和常规籼稻每穗粒数;3)FACE处理显著提高了成熟期吸氮量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成熟期吸氮量平均增加21.23%,杂交籼稻增幅最大, FACE和对照均以常规籼稻最高;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平均增加7.33%,杂交籼稻增幅最大,FACE和对照均以杂交籼稻最高。成熟期吸氮量对产量促进作用略大于成熟期氮素籽粒生产效率;4)FACE处理降低了植株含氮率,成熟期平均下降0.105个百分点,常规粳稻降幅最大。FACE处理极显著提高植株干物质量,成熟期平均增加23.95%,常规籼稻增幅最大;FACE处理显著提高常规籼稻和杂交籼稻成熟期单穗吸氮量,分别增加10.79%、13.93%,但常规粳稻下降了9.60%;FACE处理显著提高了成熟期群体吸氮强度,平均增加22.29%,杂交籼稻增幅最大。FACE处理对水稻全生育期天数无显著影响;FACE处理显著提高茎鞘、叶片、穗各器官吸氮量,叶片增幅最大,平均增加51.86%,杂交籼稻增幅最大;FACE处理显著提高了不同生育阶段吸氮量,抽穗-成熟阶段增幅最大,平均增加108.90%,杂交籼稻增幅最大;5)植株干物质量、单穗吸氮量、吸氮强度、穗吸氮量、抽穗-成熟阶段吸氮量对成熟期总吸氮量的促进作用分别大于植株含氮率、单位面积穗数、生育天数、茎鞘叶吸氮量、移栽-分蘖和分蘖-抽穗阶段吸氮量;6)FACE处理显著提高了氮肥偏生产力,降低了每百千克籽粒需氮量,前者平均增加24.16%,常规籼稻增加最多;后者平均降低4.7%,常规籼稻降幅最大。结论 FACE处理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但品种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1-甲基环丙烯(1-MCP)对猕猴桃后熟质地品质作用效果的差异,寻找适宜的1-MCP临界使用浓度,研究通过应用质地多面分析(TPA)测试法,以"贵长"猕猴桃为试材,比较不同处理果肉质地品质差异和好果率,分析各质地参数之间相关性,并且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0.75μL/L和0.50μL/L 1-MCP处理均能够更好地保持猕猴桃货架期的好果率;果实的咀嚼性、弹性、硬度、回复性和凝聚性相互之间都有较好的相关性,但黏着性与其他指标相关性较差,所以用咀嚼性、弹性、硬度、回复性和凝聚性作为评价猕猴桃果实质购性能的主要参数。与对照比较,6种浓度1-MCP处理中,0.75μL/L 1-MCP的处理对维持猕猴桃后熟质地品质效果最好,其次是0.50μL/L1-MCP处理,两组处理均能够延缓果实硬度并且使果实正常后熟。而高浓度(1.50μL/L和1.25μL/L)的1-MCP对猕猴桃果实后熟质地的保持效果较差,出现"僵尸果"现象。另外综合主成分分析显示,货架末期(9 d)时,不同处理猕猴桃质地品质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0.75μL/L0.50μL/L1.00μL/L0.25μL/L1.25μL/L1.50μL/L0μL/L。因此,从经济和后熟质地品质考虑,采后用0.50~0.75μL/L1-MCP来处理猕猴桃对保持果实质地品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不同保存条件对水质粪大肠菌群的检测结果有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设计科学的实验来探讨不同样品在不同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的水质变化情况,以选择合适的样品保存条件来保存尚未检测的样品。  相似文献   
10.
消毒药是指能迅速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化学药物,其作用机理是使蛋白质凝固或变性、干扰微生物重要酶系统或改变细胞膜通透性。消毒药的作用,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理化性质,而且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一)病原微生物类型 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对消毒药的敏感性有很明显的不同,例如形成芽胞的微生物对消毒药敏感性差,因而所用药物的浓度及作用时间都要增加;病毒对碱和甲醛很敏感,而对酚类的抵抗力却很大;乳酸杆菌对酸的抵抗力强。大多数的消毒药对细菌有作用,但对细菌的芽胞和病毒作用很小,因此,在消灭传染病时应考虑病原微生物的特点,正确选用消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