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篇
林业   26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78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侯凯东 《中国茶叶》2011,(11):34-35
独轮车在老一辈人中可能见惯不怪,年轻一代对其有所了解,又知它与鄂俄茶马古道有何重大关系的恐怕不一定多。如果说云南茶马古道的代表是马帮,川藏茶马古道的代表是背佚,那么鄂俄茶马古道当是独轮车了。明清石板街上的辙痕横向串连起一条繁荣了两个世纪的中俄茶叶之路,在湖北省赵李桥茶厂的陈列室中,我看到了百年前的米砖茶、青砖茶、光绪年间砖茶运输的《合帮公议》、运茶的独轮车、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文化在温泉景观的重要性,结合博南古道文化要素应用于大理古驿温泉景观设计项目案例,分析博南古道文化内容,提炼博南古道中的马帮文化、古道上名家作品、蜀身毒道的古道艰险、古驿漾濞的核桃文化、古道路石等融入风景园林要素中的园林建筑、景观小品、园林植物、道路广场和地形水体,在通过园林要素,对古驿温泉露天温泉区的植物、游玩区、泡池区、广场区等景观区的文化氛围进行营造,使大理博南古驿温泉景观项目的博南古道文化特征感和品牌形象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3.
张家口作为"草原茶叶之路"上的重要枢纽及其"茶马互市"的特殊地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着重对张库大道的概念、茶马互市的由来、大境门的作用和"口商"的作用,以及历史人物三娘子对茶马互市的贡献与重走茶叶之路的意义进行简要梳理,彰显张家口在古代茶叶之路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正独轮车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分布,在老一辈人中可能见惯不怪,现代人新一代有多少人了解,又有谁知它与鄂俄茶马古道的有何重大关系呢?我们知道云南茶马古道的代表是马帮,川藏茶马古道的代表背  相似文献   
5.
正方包茶原产于四川灌县,是西路边茶的一个主要花色品种,因将原料茶筑压在方形篾包中而得名。过去西路边茶都用马驮运,每匹马驮两包,故又名"马茶"。方包茶的鲜叶原料比南路边茶更为粗老,是采割1~2年生的成熟枝梢,直接晒干制成。方包茶的毛茶预处理分切铡、筛分、配料、蒸茶、渥堆等过程,然后筑制。方包茶的筑制分称茶、炒制、筑包三道工序。然后进行烧包和晾包而制成。方包茶的规格是蔑包方正,四角稍紧。每包重35公斤,  相似文献   
6.
临沧普洱情     
正自认为是个简单的人,却一不小心喜欢上了不简单的临沧普洱茶。我对临沧普洱茶的钟情,不仅仅是一种突然而至的兴致,而是自小就与茶的一场青梅竹马的意念,不是单纯品味的狂欢,更是几番人生之际甘甜苦涩的情感回旋。于是,生长在茶的  相似文献   
7.
西藏茶文化     
徐锐 《中国茶叶》2012,(9):36-36
应邀与宗教人士去西藏考察,我兴奋应诺。其实,西藏的神秘,是我很久的向往,那里有通天之路,那里是朝圣之地。"水、花、香、灯、茶、饭",这是藏族人每天起来必做的一件事,藏族人离不开茶,除了每天早上需要用茶碗装上"七碗水"用来敬佛外,煮酥油茶则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次旅行,我感受最多的就是藏文化的厚重和神秘,还有雪域高原那绮丽的风光。藏族人品茶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酥油茶,一种是甜茶。据  相似文献   
8.
汉源访古     
赵良冶 《草原》2012,(7):62-65
正一梨花纷飞时,访古在汉源。年前,瀑布沟电站蓄水发电,高峡出平湖。今朝新县城,难觅丝路古道迂回盘旋,不见大渡河急流险滩,惟有湖水环绕,碧波荡漾。应主人之邀,雨中登游船,饱览无限风光。湖面烟波浩渺,湖水望不见底,主人说,最深处可达七十五米。多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3):157-158
六百年前,滇黔古道是大西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大通道。安顺屯堡经济文化是沿着滇黔古道广泛分布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滇黔古道孕育了安顺屯堡经济文化的形成、发展和繁荣。新时期,滇黔古道上屯堡旅游业蓬勃发展,为屯堡经济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